能源雙控下的台廠商機

【撰文/楊惠宇】
中國近期動作頻頻,從雙減(減少作業和校外補習)到雙控(控制能源總量及強度),前者只是對內部有所影響,但後者則是直接打亂全球供應鏈,範圍影響廣大,讓全球措手不及,至於中國為何要施行這種「七傷拳」般自損的政策呢?中國大陸官方給出的答案是「限制澳洲煤礦進口導致能源不足所致」,但除了電力不足負荷外,背後另外隱藏著與美國之間的互相牽制。
中國多為小型企業,且從事製造等勞力,能耗密集產業,對議價沒有話語權,一方面為接單不敢漲價,一方面又得面對美國灑錢下高漲的原物料,全球訂單湧至中國,看似風光但背後辛酸,加上大量燃煤發電製造的社會污染成本,贏了面子但輸了裡子,於是乾脆一不作二不休,用能源政策減少各廠產能,一方面強硬地改變中國市場環境、一方面讓美國通膨問題加劇,(能耗雙控)己成為全球最大變數。
石化工業報價上揚
目前大陸的塑膠(PVC)產業中,約有80%是採用電石法,而電石法生產PVC對耗電要求是相對高的,再加上大陸的石化工業重鎮華東地區(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皆已祭出限電方案,對整體石化業造成衝擊,其中PVC在限電前報價就呈上漲狀態,相關泛用樹脂普遍在近幾個月都緩步上揚,如今加上限電影響產能,將更進一步拉高產品報價。
【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 請見完整內容《萬寶週刊》【1458期】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