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掌握多空反轉 銅價 大宗商品景氣先行指標

【文/盧昱衡】
美國聯準會於6月16日凌晨2點將聯邦基金利率(FFR)目標區間調升3碼(75個基點)至1.5%~1.75%,並且將持續縮減資產負債表,認為7月視通膨的狀況升息2~3碼也是合適的。大幅度且密集的快速升息,加上高居不下的通膨及經濟衰退隱憂同步形成對股市的完美風暴。
衰退擔憂大過通膨
6月的標準普爾500指數-8.3%、道瓊指數-6.7%、那斯達克指數-8.2%、費半指數-17.4%,而我們台灣加權指數也-11.86%,是疫情爆發後的台股最大單月跌幅(僅次於2020年3月加權指數-14.16%)。
隨著股市重挫,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恐懼陰影逐漸放大,需求衰退的前景預期蔓延至大宗商品,輕原油期貨熱門合約下跌7.8%、黃豆期貨下跌-9.7%、紐約銅期貨下跌-14.32%。大宗商品回落的低點甚至已回到了俄烏戰爭爆發前的位置,如此大的修正幅度顯示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已經大過了通膨成本高漲的氣焰,甚至有通膨即將回落的樂觀看法。
但從供需數據觀察,可以發現通膨最上游的油價和農產品的供需緊俏狀況都沒有明顯和緩的跡象,反而是供應鏈的困境隨著各地陸續解封,已出現運價回落、庫存去化的跡象,對於股市權值的航運股、權值股相對壓力更大。
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若可善用跨市場投資法將眼光從台股放大至全球商品,將更有機會捕獲趨勢行情。
油價回落反映衰退
首先我們觀察原油的供需的變化,時序北半球進入夏季用油高峰,我們透過原油期貨的近遠月價差重新放大至俄烏戰爭剛開打時的情況,可以探知近月期貨的結算需求回溫。近遠月價差是以近月的期貨價格減去遠月的期貨價格得出,若近月的價格較貴,則價差為負,顯示市場對於馬上可以結算的原油定價高於未來的原油定價,代表著對於原油現貨的需求較高。
而裂解價差代表煉油廠買入原油後煉製成汽油與燃油出售的價差,若價差愈高代表煉油廠的生產利潤愈為豐厚,從附圖1可發現因近期的經濟衰退預期使得裂解價差(紅線)大幅回落,從原本的170美元以上回落至120美元,但原油價格(藍線)僅位於100美元左右,成本與商品的差價仍有超過1比1的高額利潤。(裂解價差=汽油與燃油售價-原油成本。)
附圖2左上美國頁岩油鑽井數,可以看出自從2020年疫情爆發後的增長斜率基本不變,目前已回到595座的水平,對比2019年時的700座水平上有一段差距,尚未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2/7/15 No.1310】市場最速半年報 有績黑馬暗藏鋒芒,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 或 請上「非凡優購」網站查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