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基建救經濟 電池 網通 綠能 鋼鐵台廠受惠

【文/蔡明翰】
在堅持「動態清零」的指導原則下,中國封城的效應持續擴散,目前全中國已有20多個城市處於封控狀態,據投資銀行「野村證券」的數據,中國目前約3.44億人處於封控狀態,占全國人口的4分之1。繼上海封城後,近期「世界超市」浙江義烏與全球第一的煤炭運輸港河北秦皇島也相繼封城或部分封控,攪亂全球日用品與煤炭等市場,對供應鏈的殺傷力愈來愈大,嚴厲的封控措施已經嚴重衝擊經濟。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3月份的消費下降了3.5%,餐飲下降了16%,使得中國達成今年設定經濟成長率5.5%的目標愈來愈嚴峻。日前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第1季的經濟成長率為4.8%,低於目標。國際機構近日也紛紛下調中國的全年預測數字,有機構甚至下修至4.2%。
擴大基建投資救經濟
近期美國政府宣布,將啟動一項31億美元計畫,促進美國車用電池製造業的發展,努力將汽油車轉型為電動車的新舉措,資金將從拜登的1兆美元基建法案中提供,該法案包括逾70億美元用於支持車用電池供應鏈。美國曾定下到2030年電動車銷量達到50%的目標,同時也在努力建造全國的電動車充電站網絡,並提供稅收優惠獎勵消費者購買電動車。
此舉將使得電動車需求維持強勁,台廠相關零組件股持續受惠,包括:康普(4739)、美琪瑪(4721)、立凱-KY(5227)、健和興(3003)、智伸科(4551)貿聯-KY(3665)、和大(1536)等。其中,電池族群包括正極材料廠的康普、美琪瑪與磷酸鋰鐵電池材料廠立凱-KY的受惠程度較高,值得特別關注。
美國去年第4季GDP年增5.5%,高於中國同期GDP年增4%,是近20年罕見情況,因此今年以來中國加速基礎建設,各地積極推展重大建設,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第1季基礎設施投資年增長達8.5%,且呈逐月上升態勢,而去年全年基礎設施投資年增長僅0.4%。
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要求經濟官員確保中國今年的GDP增長要超過美國,以此證明中共一黨專政比西方的民主制度更具「優越性」,加上近期習近平主持中央財經委員會第11次會議時,下令要全面加強基礎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讓市場聯想到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趕英超美」的口號,預期中國基建將持續加速增長,相關產業將因此受惠,成為全球政局動盪之下吸引市場目光的焦點所在。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2/5/6 No.1300】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