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麥卡錫遭罷免…極端政治 美民主品質惡化指標

央行總裁楊金龍:台幣沒有貶值底線 32.5元不是防線

95.2公尺/秒…17級破紀錄強風狂捲蘭嶼 台東人擔心玻璃吹破無法入睡

二十四節氣選股術 對的時間買對的股票 最賺!

【文/林漢偉】

二十四節氣是按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首先,當太陽垂直照射赤道時定為「黃經零度」,即春分點。從這裡出發,每前進15度為1個節氣,從春分往下依序為:清明、穀雨、立夏…等,待運行一周後就又回到春分點,此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由於節氣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過程,是每年季節變更的重要標誌,因此對農業生產來說非常重要。

正因為二十四節氣反映了自然的運行規律,既然西方人可以透過黃金分割率創造出波浪理論,來分析市場的波動與轉折,那麼,這種來自東方老祖宗的智慧,是否也能用在股市的操作上呢?

從二十四節氣看台股

2022年台股震盪劇烈,第1季先由18619點的歷史新高,連跌2個月、跌至16764點的波段低點,再快速反彈至17770點的高點,期間經歷1855點的下跌,又出現1006點的反彈。

巧合的是,將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與股市的走勢結合(見附圖),可明顯看出今年股市的轉折點,全數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1月5日節氣是小寒,台股見歷史新高後,果真高處不勝寒,出現轉折起跌點;1月20日節氣大寒,預告天氣酷寒,台股當天跌破月線支撐,正式破壞多頭結構;2月4日是立春,春季開始,台股春節變盤向上、站穩季線支撐,展開一波反彈攻勢;2月19日是雨水,雨水增加,當天台股再度回測月線,隔天正式啟動新一波跌勢。

3月5日為驚蟄,有始雷,冬眠動物驚醒之意,3月7日是驚蟄節氣後首個交易日,台股大跌557點,成交量創今年新高量4579億元,當天外資大賣超金額823.71億元,創下史上第2大單日賣超金額,台股也在驚蟄的驚雷一響後,正式跌破頸線支撐,型態頭部確立,整體多方信心就此破滅。

3月20日春分,日夜均分,當天台股反彈至月線,也恰巧是2月19日雨水起跌以來、反彈50%附近的位置;4月5日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後國內外利空同時顯露,聯準會放鷹、俄羅斯遭制裁、中國加大封城與台灣本土確診創下新高,4大利空皆顯,台股進入清洗籌碼階段,正式跌破月線支撐,再度重啟新一波跌勢。

4月20日是穀雨,有雨水增加之意,當天也是4月台指期結算日,台股季線扣抵值也將在4月20日開始由18619點的歷史高點向下扣抵,是否代表台股本波會在4月20日後,再出現新一波的轉折?讓我們拭目以待!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2/4/15 No.1297】

相關新聞

日央每次出手干預 全球經濟就會出大事?

根據過去的經驗來看,每當日本央行對匯率表示關注且出手干預,往往全球經濟都會出現重大狀況,這究竟是碰巧還是魔咒?這次情況又如何,對投資人而言,是好事還是壞事?

二十四節氣選股術 對的時間買對的股票 最賺!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自然的運行規律,西方人透過黃金分割率創造出波浪理論,其實東方的老祖宗智慧,也能用在股市操作!本文專家將帶你一窺節氣與選股操作的祕密。

市場擔憂漸淡化 法人 大股東看法仍分歧

從近期美國頻傳佳音的經濟數據,可以感覺到市場悲觀的氣氛似乎有所轉機,儘管目前大股東、國內、外法人看法仍有分歧,但長線價值已悄悄浮現,投資人不妨從中尋找布局佳機。

台股20000行情 9大名家抓趨勢 選黑馬

台股2萬點是市場眾多大咖一直在喊的目標,甚至有人認為,如果將過去配發的股息加回去,其實指數早就已經突破2萬點了,而台股在2022年歷經了大起大落,登上2萬點的夢想會有機會實現嗎?此外,想在年底作帳行情、明年春節行情中,搶賺一波的投資人現在又該買哪些潛力股呢?為此,我們特別邀請市場9大名家來出謀劃策,期望能夠幫助投資人把握每一波獲利機會。

敢投資才是大贏家 低迷中逆勢併購 擴產搶先機

全球景氣衰退在即,如果此時能找到還願意進行併購、擴產的公司,等到景氣好轉時方能占盡先機。在尋找操作目標時,不妨朝這個方向前進,提早卡位,應當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全球科技股落難!到底誰能鹹魚翻生?

今年科技股跌得慘兮兮,美國科技股領跌大盤,中國科技股更慘!從去年高點以來累跌逾7成。現在科技股是不是可以撿便宜了?明年哪些科技股會是鹹魚翻生的最佳標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