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頭不死? 最佳投資關鍵一手掌握

【文/阮文非】
目前從股市到房市,該有的利空幾乎出現了:大宗商品大漲增加通膨壓力、俄烏戰爭令國際社會走向新冷戰、聯準會升息立場更鷹派、歐洲不用俄羅斯能源正醞釀一場能源危機、中國因疫情而多地封城可能令供應鏈問題惡化、全球疫情並未結束,而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反撲。
升息不全然是利空
在利空壓境下,不少大師級專家認為更糟的情況還沒出現,但全球尤其美股過去1個月來卻急速回升。這是否顯示走了十多年大多頭行情的股市和房市,真的會說死掉就死掉?
聯準會3月啟動升息循環,並不斷發出愈來愈鷹派的言論。市場對升息本能反應是以利空視之,認為貨幣緊縮會令股市漲勢無以為繼,而且升息後代表借款成本增加而不利房市多頭走勢。如果過度預期升息真的會拖垮股市和房市,可能會令人失望。華爾街日報最近有一篇分析文章,指出投資人有6大理由不用擔心升息的影響。
首先,1990年以來5次升息循環裡,就有4次是升息1年後標準普爾500和那斯達克等指數走高,前者平均漲幅約1成,後者漲幅約2成。以此來看,美股未來仍有續漲空間的可能性高。摩根大通策略師柯拉諾維克(Marko Kolanovic)認為歷史走勢告訴我們,升息後的美股會繼續漲,大家不應視升息為負面因素。
投資公司Adams Funds執行長斯托克力(Mark Stoeckle)說,即使經濟會衰退,在此之前股市會先上漲一輪,若因擔心衰退即將到來而先出場,反而令自己錯過獲利機會。他強調目前的經濟數據沒有顯示短期內經濟會出現衰退。
另外,聯準會等主要國家央行升息,除了要抑制通膨壓力外,也代表經濟基本面強才願意做出緊縮決定。再換另一角度來看,通膨壓力上也反映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這正是經濟成長的現象。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美國經濟師羅斯(Brian Rose)估計美國人在過去兩年疫情期間累積超額儲蓄高達約2.5兆美元。
美實質利率仍負數
以此來看,經濟不但難以出現衰退,甚至代表有極大消費與投資需求。
聯準會才剛開始升息,即使美國公債殖利率已率先走高,但把通膨因素計算在內,其實實質利率仍然是負值。像美國5年期抗通膨債券(TIPS)殖利率,去年底為負1.6%,即使債息其後持續走高,但4月8日收盤時仍是約負0.6%。實質負利率讓人繼續投資股市等風險性資產以追求更高報酬率。近期投資人搶進跌深的股票即反映此現象。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2/4/15 No.1297】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