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湧向高股息ETF 雙贏操作法才夠利!

【文/楊璧如】
今年第3季台股波動劇烈,當進入第4季,即遭逢美國政府債務上限、中國恒大債務危機與限電等利空打擊,台股一度回防年線,所幸在資金行情保護下,搭配業績題材,指數隨後震盪向上。
在這個盤勢大幅波動的時節,投資人大舉轉進具股息殖利率保護的高股息ETF,尤其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受益人數大幅成長。
另外,根據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資料顯示,國泰永續高股息的受益人數在2020年7月發行約2.1萬人,來到10月22日時,受益人數已暴增為23.7萬人,成長幅度逾10倍之多,顯示低利率時代,投資人追求較定存更高的報酬,同時又想規避股價劇烈波動風險的心態。
中小型基金異軍突起
除了高股息ETF大受投資人青睞外,台股中小型基金績效大躍進,績效相較於3個月前明顯升高,前5名的月績效領先眾多國內開放型基金,績效前20名的中小型基金月報酬均有5%以上,淨值大幅增加,也是市場上另一個受到關注的焦點。
觀察近期台股反彈,又回到萬七水準,與先前不同的是,這次外資操作明顯較上半年保守許多,讓權值股漲幅有限,指數呈現高檔震盪,但中小型股活蹦亂跳,翻倍大漲的比比皆是。
從9月基金持股明細來看,月績效前3名的群益中小型股基金、國泰中小成長基金-I類型(美元)、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等就掌握並重壓了矽智財,如智原(3035)、力旺(3529)、世芯-KY(3661)、創意(3443);股王爭霸如矽力-KY(6415)、信驊(5274);ABF應用如:欣興(3037)、南電(8046)等題材,而這些個股漲幅均高,因此,中小型基金的績效傲視群倫。
不過,中小型基金因持有標的特性,淨值較易暴起暴落,且投資基金費用較股票略高,投資人需對盤勢與內容結構以及基金重壓個股有一定認知,操作基金的難度較高。
ETF可降低選股難度
就投資時機來看,若連結盤面與基金績效,可發現當外資趨向保守,且大盤高檔震盪整理未有轉空時,中小型股就會較受市場資金的青睞,中小型基金績效也更能趁勝追擊。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1/11/12 No.1275】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