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Q4投信 集團作帳 IP 電動車 車電 傳產很有料

【文/許博傑】
今年的台股在經過第3季的震盪後,許多個股明顯出現回檔甚至跌破年線的走勢,然而當時間來到11月後,盤面開始出現法人與集團衝刺第4季的作帳跡象,本篇專題將從投信、集團股觀察,哪些族群有機會在未來獲買盤青睞向上作帳,哪些是法人拉高後可能結帳的標的?投資人該如何聚焦?
台股在10月初隨著美股拉回修正後,加權指數一度跌破16200點逼近年線位置,所幸在市場資金氾濫加上政策還是偏多下,大盤反而在16500點以下打出底部型態。
若從盤面脈動來看,第1波的反彈除了台積電(2330)轉強貢獻外,其實櫃買指數才是10月台股重心,就在櫃買指數攻過9月2日高點218.6點後,隨即資金開始從中小型股中抽離,市場反而又轉向航運、原物料等先前跌深的族群。
投信早在10月已發動
若從法人動向來看,其實投信早就在10月啟動了第4季的作帳行情,從10月投信買超多的族群觀察,當中包括IP、ABF、電動車、汽車電子、第三代半導體等,尤其IP股智原(3035)、世芯-KY(3661)更是10月份半導體焦點;而ABF指標欣興(3037)、景碩(3189)、南電(8046)投信也是卯足全力買超,只是在經過10月的拉抬後,投信已經開始大幅調節智原,也讓智原股價從短線高點219元,回到180元之下,如果只看基本面,其實並沒有問題,長線展望還是相對成長,但壞就壞在投信對智原的持股比重一度來到20%以上,這代表投信後繼的買盤開始不足,進而引出反手調節的賣壓,這時操作就要回到技術、籌碼面。
從過往經驗看,若一檔個股投信的持股比重已來到20%上下的門檻,股價波段要再大幅拉抬的機率已不高,投資人反而要反向思考與操作,等到投信持股調節告一段落後,才有再向上衝刺的動能,目前先以月線169.5元為支撐觀察,拉回守住不跌破,等待短底成形後才有反攻的契機。
ABF族群目前未有投信持股過高問題,在基本面供需仍失衡加持下,研判經過適度的震盪後,年底仍有機會成為法人作帳衝刺的標的,10日線、月線都是可逢低承接的位置。
車電及電動車長多不變
汽車電子及電動車也是10月份投信拉抬的焦點,當中強茂(2481)、漢磊(3707)、朋程(8255)、順德(2351)、德微(3675)、康普(4739),投信在10月份都相對偏多,尤其投信更是大買強茂1.3萬張、漢磊也有9213張,不過隨著股價拉高以後,投信反而從11月2日起開始站賣方開始調節,這也導致這些汽電相關公司出現3~5天不等的拉回。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1/11/12 No.1275】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