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連手打擊加密貨幣 戳破市場泡沫背後有陰謀?!

【文/阮文非】
美國財政部已表示要出手加強監管加密貨幣市場和相關交易,從美聯準會到歐洲央行等高層,乃至包括德意志銀行等金融巨頭,近期一再對加密貨幣開砲。歐美主管機關對不被監管的加密貨幣看不順眼早已不是新聞,但出手整頓時間點又剛好是歐美升息壓力愈來愈大的時候,這背後是否有陰謀,就是藉戳破加密貨幣市場泡沫把錢逼出來,為未來可能升息行動做準備?
通膨加溫增升息壓力
今年來大宗商品行情持續大漲,並陸續創多年新高,使全球都遇到通膨壓力不斷上升的問題,即使聯準會主席鮑爾4月表示極不可能在2022年前升息,但美國財長葉倫在5月初拋出升息之說,到聯準會後來在貨幣政策立場上的說詞也出現了變化,讓外界的升息預期不斷增溫。
升息會緊縮流動性,不利金融市場與經濟表現,若開始升息同時另有資金來源活絡流動性,也許可緩和升息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市場慢慢適應剛開始升息的過渡期。
根據加密貨幣資訊網站CoinMarketCap資料顯示,加密貨幣總市值在5月12日盤中最高逾2.56兆美元,即使後來在25日盤中跌破1.7兆美元,但金額仍相當驚人。若加密貨幣市場泡沫被刺破,這個市場裡的資金勢必往外逃,逃去哪裡無法預知,但可以肯定會增加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更重要的是,過去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出現暴跌走勢時,會讓與挖礦相關的科技股股價大跌,但因為它們跟其他金融資產的關連性不大,沒有對整個金融市場造成任何破壞性衝擊,若主管機關有特定目的去找財源的話,刺破加密貨幣市場泡沫似乎沒有太大顧忌。
事實上,美國極寬鬆貨幣政策和規模史無前例的財政紓困,正在令目前通膨上升壓力愈來愈大,光是房市熱到爆,幾乎所有建材與裝潢所需的材料缺貨,讓營建與裝潢工程都被迫延後1、2個月。
美國房市超旺的情況,正推升大宗商品行情價格走高,讓全球面對通膨增溫的問題。雖然有聯準會高層和專家認為目前的通膨只是暫時性,但在外界普遍認定歐美經濟正復甦並將愈來愈好的情況下,通膨壓力似乎沒有拉回的理由。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1/5/28 No.1251】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