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們已騎虎難下 各國政府還有什麼救市招數?

【文/阮文非】
從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到今年初散戶與對沖基金的大亂鬥,正逐漸告訴我們:央媽們似乎已經沒有危機處理的辦法!「動彈不得」恐怕是目前央媽們的處境寫照。
葛林斯班在1987年到2006年擔任聯準會主席期間的豐功偉業,早讓外界認為央行是無所不能的金融市場調控者。經濟好,貨幣政策有功勞;景氣差,大家找央行解決。但從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到今年初散戶與對沖基金的大亂鬥,正逐漸告訴我們:央媽們似乎已沒有危機處理的辦法!這可能是許多人無法接受、但卻必須面對的事實,只有這樣才能冷靜看待央行剩下不多的政策子彈效果。
央媽們的彈藥已不多
要了解央媽們還能有什麼方法去做危機處理之前,必須知道央媽們的政策子彈已經打得差不多,影響市場的火力已大幅減弱。光是看歐、美、日這3大央行目前的資產負債表,若按新台幣計算,均分別超過200兆元大關,更不用說其他國家央行。
現在已到了不用專家分析,也能明白一個狀況,就是全球央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已到了騎虎難下的地步,繼續無限量寬鬆而讓資產負債表不斷創新高之下,只會令資產泡沫吹得更大,但不繼續寬鬆,則可能造成泡沫爆破而引發無法收拾的危機。
「動彈不得」是目前央媽們的處境,去年底多國爆發第2波、甚至第3波疫情,除了中國數據顯示其經濟強勁復甦外(其實筆者對中國數據真實性有保留),歐美都出現一些狀況。但從美國、歐洲、日本、英國、澳洲、乃至其他主要國家的央行都按兵不動。
說好聽的是靜觀其變,等待各國、尤其美國新振興措施產生刺激經濟成長效果,但說實在,其實就是貨幣政策子彈已用得差不多了,包括利率已低無可低,像英國和澳洲要不要採取負利率政策,只是要不要脫掉最後一塊遮醜布而已!
聯準會言論不負責任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元月舉行拜登上台後的首場貨幣政策會議,強調解決疫情危機是目前優先處理的任務,承諾在經濟未完全復甦之前,會維持目前每個月最少買債1200億美元規模,利率水準更沒有調升的可能。
但資金氾濫成災已引發市場各種亂象,本來是聯準會必須處理的責任,但他強調目前仍不是討論收回寬鬆政策的時候。這看似釋出鴿派言論,卻又同時宣布從2月9日開始,不再定期提供1個月的短線回購操作,並透露暫時沒有跟拜登和財長葉倫通話。已有專家解讀,鮑爾可能暗示未來有機會檢討「近乎零」的利率政策。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1/2/5 No.1235】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