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明年加碼必選! 半導體 5G掌多頭大旗衝鋒

【文/陳威良】
台股今年以來為「有基之彈」,讓外資錯賣後在11月大舉回補,更龐大的買盤可望在2021年引爆,並喊出攻上16600點;科技股仍穩居主流地位,疫情後製造與消費性傳產股也值得留意。
今年前10月外資累計賣超台股超過7千億元,不過隨著美國選情明朗化、疫苗研發成功、市場資金充沛等3大利多催化下,外資在11月大舉回流買超約1千億元,大盤增添外資助力後,11月行情火熱,加權指數不僅屢次刷新歷史新高,同時還創下歷史上單月第7大漲點紀錄。
外資錯賣台股急回補
值得留意的是,歷年來外資即使對台股站在賣方,單一年度最高金額為2008年金融海嘯時賣超4700億元,此外,外資也從來沒有對台股連續2年賣超的紀錄。如果把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後的股市走勢、景氣動向與2008年金融海嘯對照,可清楚發現今年外資的賣超的確是嚴重錯賣。
回顧2008年受到金融海嘯衝擊,美股4大指數全面重挫3成至4成多,而台灣當年經濟成長率只有0.7%,隔年更衰退轉為負1.57%,股市走空、景氣蕭條,外資賣股變現實屬合理。
但今年即使爆發疫情,美股迅速走出V形反轉,指數頻創新高,道瓊還登上空前的3萬點,經濟表現方面,美國第3季GDP的季增年率為史上最強的33.1%;而台灣受惠轉單效應,外銷訂單以及出口繳出最佳成績,主計總處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到2.54%、明年預估再提高至3.83%,股市強漲為「有基之彈」,外資逆勢狂賣,反倒這回是內資團結一致積極參與台股的破紀錄之旅。因此,外資回頭大買著實不讓人意外,不僅12月放長假前還有機會再加碼台股,而更龐大的買盤可望在2021年引爆。
近期外資陸續發表對台股明年展望,對大盤指數高點的預測,從14500點起跳,甚至最樂觀為小摩預測的16600點,以今年目前為止最高13951點計算,上檔還有2649點空間,大約近2成潛在漲幅。
看漲的主要理由包括低利率環境、新冠肺炎後消費買氣回溫、企業獲利增長強勁、評價相對其他市場便宜、匯率有升值空間、殖利率具吸引力,假使外資把今年所有的賣超全數回補,那至少還有5千億元買盤可期,台股要再大漲1到2成絕對不是空想。
至於選股的方向,類股輪漲應該還是主旋律,無論電子股或傳產股,只要有獲利上修或評價調高空間者,再加上外資持股水位相對以往低,就有可能在明年領軍掌多頭大旗,特別是半導體、5G產業,不僅占台股市值比重高,是外資加碼必選,明年的獲利成長前景也備受期待。
科技股站穩主流地位
今年是5G進入營運商轉的元年,隨著蘋果4款iPhone新機全部支援5G,刺激買氣回籠,預估明年各大品牌商都將推出多款5G手機應戰,5G手機換機潮將大爆發。從過去3G手機轉換到4G的經驗來看,換機潮啟動讓台股上市櫃公司獲利從2012至2014年連續3年高成長,年增率分別為13%、35%、50%,因此科技股將至少維持2年到3年的獲利成長,並站穩主流產業地位。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0/12/4 No.1226】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