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首排 城中新樞紐1862坪大基地

「成大之森」基地空拍模擬示意圖
「成大之森」基地空拍模擬示意圖

文 /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成大之森」位台南市中心,正對成大25萬坪校園,後擁4萬坪台南公園,緊臨車站TOD再造計畫,繁華自然兼備,值得傳世收藏。

台南車站作為南台灣交通樞紐,站前TOD改造計畫正式啟動,未來將打造超過8萬坪的轉運暨商業大樓區,配合台南地下化工程與長約5.5公里的南鐵綠園道,未來將提升區域景觀與交通便捷度,為本就市中心交通樞紐的台南車站周邊注入強勁動能。

而隨著台積電等大廠持續擴廠與大南方S科技廊道的推進發展,台南科學園區產業鏈日益完善,園區面積達千餘公頃宛如台灣新矽谷,產業聚集效應與技術創新力,不斷帶動大量專業人才湧入台南,北外環道的陸續完工,與未來台南捷運通車後,將大幅縮短市郊通勤時間,進一步提升市區生活機能與大台南地區整體房市發展躍升。

看準台南車站周邊珍稀地段與未來前景強勢發展,「中德建設」推出全新作品「成大之森」,基地坐落於台南市北區前鋒路,正對成功大學力行校區,佔地面積1,862坪,地上24層,地下5層,規劃265戶住家的精質綠景宅,主推房型為2房(21-26坪),2+1房(24坪),與 3房(32-34坪)。

「成大之森」在交通上,步行約7分鐘即可達台南火車站,透過台鐵搭乘轉至高鐵沙崙站與南科園區,規劃中的捷運綠線為未來貫通台南的東西向路廊,通車後更加便利往來大台南地區,車程約8分鐘可透過大灣交流道上國道1號,預計今年底通車的北外環道中華路匝道約7分鐘車程可達,交通上不論是南來北往或是市區移動,都相當便利。

生活機能上,鄰近車站周邊的百貨林立,如遠東百貨成功店、新光三越台南中山店、FOCUS百貨,籌備中的新光三越南山廣場車程約9分鐘即可到達,此外,遠東百貨公園店、林百貨、南紡購物中心、水仙宮市場等,均在車程約10分鐘即可抵達的範圍;休閒機能方面,「成大之森」正對成功大學25萬坪校園,後擁4萬坪公園,未來鐵路地下化後長約5公里的南鐵綠園道為鄰,台南文化創意園區散步即可到達,充滿綠意環繞與古都文化氣息相輝映,使得「成大之森」在大台南都會區成為珍稀耀眼的潛力產品。

擁有400年歷史的古都台南,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在時代浪潮中持續進化,城市樞紐正在轉型升級,塑造全新的都市風貌,「成大之森」亦即將成為台南都心中的珍稀風景,邀請獨具慧眼品味的知音,一同擁抱這座城市的美好未來。

※上述資料來源於中德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僅供參考。

※以上行徑距離與時間皆參考自Google Map,實際情形仍需以消費者自行前往時間為準。

查看更多>https://newhouse.591.com.tw/138562

※理財周刊1282期更多精采文章:

◎新聞熱線>興能高ESG鋰電池模組將增加出貨1月營收轉正成長

◎新聞熱線>成大首排 城中新樞紐1862坪大基地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K線搭配布林線 提高交易勝率

◎發行人語>華人救英特爾

◎全球理財觀>川普化債增稅救製造業 消費信心弱通膨預期增

◎理善大家來>傾聽內心的聲音 找尋自己適切道路

◎封面故事>第二季操作策略 關稅效應發酵 東升西降 資產重分配

◎AI機器人投資組合>市場波動下的穩健解方 選股機器人如何發掘東陽潛力股

◎熱門產業選飆股>矽光子、BBU、機器人 持續吸睛

◎價投實踐家>數位黃金身分敘事被認可 比特幣長期市值對標黃金

◎幣圈時事>熊市來襲?現在到底該不該抄底?三大條件成關鍵因素

◎房市放大鏡>台積電赴美擴大投資 影響台積宅的三大層面

◎房市觀察>2025年檢視房市景氣轉折之25大重要指標(五)

◎解碼房市>當愛情沒了 錢不要也飛了!專家分析愛情與金錢的自保之道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282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小傷口半年惡化成大潰瘍 竟是「這症狀」纏身一招醫好

「我還沒吃到…」成大美食街李記爌肉飯 開業9天就熄燈

南一中7人繁星錄取台大電機等熱門科系 8人通過醫類第一階段篩選

成大新研究:氣喘童多接觸綠地 鼻腔腸道好菌多

相關新聞

關稅股災 國安危機

關稅股災 國安危機

關稅豁免走廊 產品含美國成分逾20% 國安基金銜命進場護盤 防禦操作轉攻為守

關稅豁免走廊 產品含美國成分逾20% 國安基金銜命進場護盤 防禦操作轉攻為守

陳明賢帶動新創 廣納有想法有作法的年輕人

陳明賢帶動新創 廣納有想法有作法的年輕人

這檔全球首創減脂細胞標靶治療 進度符合預期搶攻百億美元醫美商機

這檔全球首創減脂細胞標靶治療 進度符合預期搶攻百億美元醫美商機

展望亞洲 大豐國小展南亞豐華

展望亞洲 大豐國小展南亞豐華

汽車關稅戰贏家

汽車關稅戰贏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