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Andy開戰!委任律師揭家寧母「違反公司法」 開罰金額曝光

立院龍頭選舉「綠白電話門」柯文哲告吳崢求償100萬結果曝光

如何將薪水放大?

放大薪水的概念,不外乎也分為兩種:其一是積極開槓桿,另一則是保守收息轉複利!今天來跟大家說的是保守收息轉複利的規劃。(美聯社)
放大薪水的概念,不外乎也分為兩種:其一是積極開槓桿,另一則是保守收息轉複利!今天來跟大家說的是保守收息轉複利的規劃。(美聯社)

文‧張琨琳/理周教育學苑

放大薪水的概念,不外乎也分為兩種:其一是積極開槓桿,另一則是保守收息轉複利!今天來跟大家說的是保守收息轉複利的規劃。

有關保守收息的規劃,就目前台灣市場來說,你可以選擇的規劃標的物蠻多的,這三類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股票→每年皆有配息的股票為優先標的物。金融股(1次/年)、(台積電 (4次/年)。

2.ETF→先弄清楚你所選擇的ETF主題,千萬不要有人隨便報,就隨便買;搞清楚你要投資的ETF組合內容或核心,能夠滿足你的投資意向,再進行投資;特別留意,有些ETF本身是淨值成長不配息的,那麼就不屬於這個主題提到的合適標的物。

3.債券基金→國、內外基金,目前有月配、季配、年配和累進配共四種,從直譯上來說,就是按約定時間配發現金給你。

綜合來談:這件事的主要核心是我們要運用投資後所產生的「息」,並妥善運用這個「股息」再進階的產生其他的收益。

重點來了,既然要談到「放大」你的投資機會,所以你必須要準備的兩個重要觀念:①風險、②複利。既然是要放大,伴隨而來的就是風險;這個部分我的個人建議就是以你可以承受的風險為核心,想要有高的獲利就可以將這些「股息」轉入股票投資標的物內;倘若你真的覺得很麻煩,當然可以繼續選擇原投資標的物再加碼。千萬記得投資不僅僅是讓子彈飛,還要不停的補充彈藥,這為的是讓你的資本產生複利效果。複利投資,是全球最輕鬆的投資策略,同時是充分讓資金完整滾動的最好計劃,下圖我用了一個期貨的案例,讓你可以理解,複利投資的計劃是那麼的迷人。

當然,投資本就有風險;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想要快速有錢就要衝,學會市場重要的交易技巧;但若無法執行,按部就班慢慢來,也就讓時間來實現你的夢想也是不錯的選擇。其實,參與投資市場時,你真的要考量你可以的計劃才是真的。放大你的薪水說真的也不困難,只要你能接受風險及複利的計劃,財富自由本就是按你的計劃到來。

※理財周刊1281期更多精采文章:

◎新聞熱線>興能高ESG鋰電池模組將增加出貨1月營收轉正成長

◎新聞熱線>中央公園5百米 全電梯白派豪墅

◎地方巡禮>打造便捷宜居南投 工務處用心築夢

◎新聞熱線>「All Over」──呂迦諾個展 探索繪畫、空間與天堂的無限可能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跟著股海老牛 投資氣定如牛

◎發行人語>衰退陰謀乍現

◎理善大家來>五州青銀同樂:關愛獨居長者打造社區共融

◎全球理財觀>台積電擴大投資美國算盟友吧! 那如果再出手救英特爾算什麼呢?

◎封面故事>加碼千億美元投資美國 劍指量子晶片 台積電短空長多

◎特別企畫>人形機器人萬眾矚目 台積電美國擴廠 半導體設備千億商機

◎ETF風雲榜>國內首檔主動式ETF核准通過!如何調整資產配置及選擇?

◎產業追蹤>電動車市場現警訊?

◎AI機器人投資組合>大盤震盪 2月成分股大成鋼、皇昌和新建表現亮眼

◎價投實踐家>BTC前進白宮變戰略儲備

◎房市觀察>2025年檢視房市景氣轉折之25大重要指標(四)

◎解碼房市>全民等降價 房市買氣就一個「慘」字!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281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台股外資殺不停 13天跌掉1,768點 台積話題引爆大盤上下震盪

晶圓一哥救援英特爾?牽動全局 影響台積先進製程投資及全球布局

央行總裁:資金不會集中匯出 台積赴美投資不會衝擊匯市

千元以下的台積電可以追嗎?永豐金總座朱士廷用「主人與狗」理論妙喻

相關新聞

關稅股災 國安危機

關稅股災 國安危機

關稅豁免走廊 產品含美國成分逾20% 國安基金銜命進場護盤 防禦操作轉攻為守

關稅豁免走廊 產品含美國成分逾20% 國安基金銜命進場護盤 防禦操作轉攻為守

陳明賢帶動新創 廣納有想法有作法的年輕人

陳明賢帶動新創 廣納有想法有作法的年輕人

這檔全球首創減脂細胞標靶治療 進度符合預期搶攻百億美元醫美商機

這檔全球首創減脂細胞標靶治療 進度符合預期搶攻百億美元醫美商機

展望亞洲 大豐國小展南亞豐華

展望亞洲 大豐國小展南亞豐華

汽車關稅戰贏家

汽車關稅戰贏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