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愛爾達場場直播 14場資格賽+47場正賽全都看得到

CES展後三大爆點:AR/VR、機器人、AI PC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文.蔡武穆

向來為科技風向球的CES展在本周(1/7~1/10)展開,來自全球150個國家,超過4000家廠商參與盛會,延續去年主軸,本屆還是以AI應用為最大亮點,大會且以「連結、解決、發現與投入」為主題,象徵著AI從想像落實到生活各個層面,可感可知的沉浸式體驗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新商機。

過去一年來,AI從伺服器拓展到邊緣運算,AIOT(智慧物聯網)應用百花齊放,像是物種大爆發一樣,AI深入各個層面,包含AI伺服器、AI PC、電玩、網通、WiFi 7、機器人、自駕車、智慧座艙、顯示器及感測元件、元宇宙AR/VR眼鏡、智慧醫療、量子運算等領域都將成為會展矚目焦點。

市場緊盯AI教父黃仁勳大驚奇

最讓市場引領期盼的是黃仁勳在大會的演說會帶來什麼新的突破。他在會中首先展示新一代顯示卡RTX Blackwell顯卡系列,其中最強大為RTX 5090,同時揭示NVLink 72強大的效能,接著帶出Agentic AI以各種身分在不同場景的應用。中段以物理演算法介紹Omniverse和Cosmos運算平台,並以數位孿生優化在工廠自動化及自動駕駛系統,最後還展示了超級電腦及機器人計算機訓練機器人模仿人體動作的真實場景。

事實上,黃仁勳在去年六月GTC大會首度發表人形機器人「Project GR00T」,能夠理解自然語言、學習人類行為,宣示人形機器人的時代來臨。受到黃仁勳鼓舞,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在去年10月發表人形機器人Optimus,可以跑樓、可以抓物,動作靈活引起高度關注,世界二大科技巨頭不約而同朝向機器人發展,更推出實質產品,點亮未來機器人的發展前景。

魏哲家及馬斯克為機器人暖身

這一次CES黃仁勳預告機器人產業將有數兆美元的產值,同時展示三種不同任務的機器人,定調未來幾年人形機器人將是AI發展的重心。台廠除了運算晶片來自輝達之外,下游精密機械、光學、控制系統、感測器產業鏈完整,雖然目前都還未見營收,但題材性十足,吸引法人籌碼持續卡位。

去年12月中,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一席話,機器人概念股呈現輪漲態勢,先是精密零組件上銀(2049)、大銀微(4576)、鈞興-KY(4571)、台灣精銳(4583)、全球傳動帶頭上攻,光學股亞光(3019)、佳能(2374)、玉晶光(3406)接棒輪番亮燈漲停,隨後工業電腦新漢(8234)、凌華(6166)帶量攻擊,截稿前,個股漲多休息,預料在CES展過後還有表現的空間。

消費電子AI PC百花齊放

CES展為消費電子大展,AI PC自然不會缺席。英特爾會展推出Core Ultra(系列2)處理器,提供玩家、創作者及專業人士提供所需的運算能力,超微則推出Ryzen AI高性能晶片,鎖定遊戲玩家與內容創作者的高效能筆電,高通也推出Snapdragon X平台,深化Copilot+ PC的體驗。

隨著技術迅速發展,AI筆電未來幾年內將逐漸成為市場標配,研調機構TrendForce最新研究報告指出,AI筆電滲透率將快速提升,預估2025年將達到21.7%,到2029年更將攀升至近80%,隨著Edge AI技術發展,AI筆電有望逐漸成為市場主流規格。

※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272期,2025.01.10出刊。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272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影/輝達設總部 蔣萬安:盼帶黃仁勳看看台北市

D-Wave執行長:黃仁勳對量子電腦看法「大錯特錯」

輝達合作聯發科…還有續集

電腦展談計畫引發外界猜想 黃仁勳:正在找台灣總部

相關新聞

CES展亮點

CES展亮點

CES展後三大爆點:AR/VR、機器人、AI PC

CES展後三大爆點:AR/VR、機器人、AI PC

萬物皆可通投資 超馬芭樂的人生智慧

萬物皆可通投資 超馬芭樂的人生智慧

川普2.0拚美國再次偉大 這ETF會進化又搭強盛的秘密

川普2.0拚美國再次偉大 這ETF會進化又搭強盛的秘密

這檔股票切入光通訊布局 營收與毛利率續增長

這檔股票切入光通訊布局營收與毛利率續增長

平價奢華當道 太平這案性價爆表

平價奢華當道 太平這案性價爆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