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還有1800人候診!台中名醫遭無預警解雇 勞資調解結果出爐

高雄楠梓水環境教育中心揭牌啟用–水資源新概念與環保教育新里程碑

▲楠梓水環境教育中心揭牌典禮貴賓雲集,(中) 高雄市水利局梁錦淵副局長、(左五) 綠山林開發事業(股)公司 廖宗銘總經理、(左三) 台灣濕地保護盟康敏捷理事長。
▲楠梓水環境教育中心揭牌典禮貴賓雲集,(中) 高雄市水利局梁錦淵副局長、(左五) 綠山林開發事業(股)公司 廖宗銘總經理、(左三) 台灣濕地保護盟康敏捷理事長。

文‧許洛婕

為了推動水再生資源運用和環境教育,楠梓水環境教育中心於今(20)日 上午10:30時舉行揭牌典禮。邀請高雄市水利局梁錦淵副局長、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康敏捷理事長以及里長、社區、學校等貴賓蒞臨,共同見證環境教育的新里程。楠梓水環境教育中心為綠山林開發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山林)所經營之環境教育場域,是高雄近三年來唯一取得認證之環境教育場域,更攜手援中港濕地共同打造結合濕地生態與水再生、水循環之環境教育場域,同時也是全國唯一結合污水處理廠與濕地的環境教育場域。

綠山林長期推廣與倡導環境教育,更配合母公司山林水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執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廖宗銘總經理指出,集團致力於環境、社會治理(ESG)與企業社會責任(CSR),楠梓水環境教育中心的成立,代表綠山林對環境和環境教育重視與實踐,將透過楠梓水環境教育中心繼續為永續環境努力。

楠梓水環境教育中心以「水回收」、「水再生」、「水循環」、「水生態」為主軸,設計2套課程「跟著水雉,找尋水的足跡」與「江湖濕地傳說」,在互動式學習中讓民眾感受水資源活化與濕地保育在環境永續上扮演的重要角色,透過教育、體驗等讓民眾理解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並與在地連結,串聯帶動周邊社區的產業,以流域守護的視野共造兼容生活環境品質與生物多樣性,讓理念向下紮根,共同朝向環境永續、產業永續之目標邁進。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204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高雄偏鄉學童參訪世客博 盼認識各地客家文化

把握好「食」光!高雄觀光圈200元餐飲抵用只到9月底

台水花5.71億膠管換鐵管 要讓高雄民眾有感

結合援中港濕地水雉、招潮蟹生態教育 楠梓水環境教育中心啟用

相關新聞

外資回補來真的?

聯準會明年最快三月降息的預期,已經讓美元指數從107.35高點拉回到103.65低點,拉回幅度-3.44%,美元指數回跌,走貶了超過一季的亞幣開始止貶回升,日圓從151.9085元低點開始回升,11/20盤中升破149元,見到148.898元高點,六十日均線的位置,累積升值+1.98%。人民幣更猛,從7.3682元低點,已經升破半年線,11/20亞洲盤時間一度見到7.1852元,累積升值+6.56%。台幣從32.507元開始升值,11/20盤中見到31.642元高點,累積升值+2.66%。

技術分析配合財報好股 穩穩賺波段

很多人想在股市賺快錢,最後認賠殺出,會計師羅澤鈺認為,其實只要選擇財報好股,跟著外資、投信的腳步,就能穩賺波段獲利。

2024年高殖利率挑股策略 短線賺價差 中長線享高配息

時序已進入第四季,今年台股大盤走勢是個驚奇的一年,在第三季財報陸續出爐後,市場大多已經在估算個股全年獲利情形,財報反應也大致塵埃落定,然而現今法人默默在做一件檯面下鮮為人知的事,那就是在季報換股的同時,已經悄悄布局明年高殖利率個股。理周投研部也不落俗套定出三條件挑股,其一是殖利率5.5%以上且發放率70%以上者;其二是產業趨勢明確,也就是今年獲利年增5%以上者;其三是個股在月線上者,如此選股短線賺價差,中長線可享高配息。

促參界年度盛事 金擘獎頒獎121榮耀登場

財政部訂於12月1日(星期五)下午2時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21屆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金擘獎頒獎典禮」,歡迎各界蒞臨共襄盛舉,為本屆得獎團隊喝采!

TIRI年度大會暨國際論壇 全球IR專家匯聚臺灣

TIRI打造國際投資人關係專業連結

大臺北水源40成果 研討水資源永續

經濟部水利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分署11月10日於臺北科技大學集思會議中心舉辦「臺北水源特定區40周年成果研討會」,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臨會暢談水庫的保育策略及展望,而北水特分署大家長劉秀鳳也與現場與會嘉賓分享臺北水源特定區40年來保育的成果以及下一個階段的目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