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參數解讀季報與4月營收

【文‧陳春霖】
4月營收亮眼 獲多頭資金青睞
在各上市櫃公司公布的4月營收中,年減與月減的家數高達2327家,創新高者僅16家,較去年的77家明顯減少許多,科技電子產業從上游半導體,到零件組裝再至下游PC、NB與手機等,年減6.98%,加上各大廠法說時依舊不看好未來一季前景,因此短線成為資金大舉轉進其他族群主因。反觀4月營收較亮眼年增率前三大族群,觀光股成長69.38%、資訊服務族群成長16.38%、汽車族群成長16.03%,成為多頭資金青睞的標的。
軟銀公司負責人孫正義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問到如何進行投資決策與行為,他簡單的回答:「投資沒有任何的訣竅,就是跟著趨勢走。」這句話似乎也可以應用在我們一般投資人,從日常生活中觀察也能嗅出端倪,近日來知名餐廳訂位需排至一個月後,假日旅遊景點飯店住房也是間間客滿,娛樂場所不管平日或假日也是一位難求,這什麼情況?就是代表業績好,股價自然受到青睞。
投資人看到產業趨勢也感受到生活走勢,但大環境的政經議題仍不可輕忽,美聯準會5月升息一碼後,大家關注的焦點就是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4.9%,顯然升息壓抑通膨已初見成效,6月是升息滿週年,是否暫停升息甚至開始降息,都會影響盤勢。
另外,從經濟部公布4月進出口數據來看,出口總額年減13.3%,雖減幅呈現縮小的情形,但十一大主要產品仍都是呈現年減的現象,僅資通與視聽產品年增為5.4%,也同步與前述上市櫃四月營收中資訊服務族群成長16.38%次高不謀而合,顯示類股產業庫存調整接近尾聲,5月15日盤面類股中三商電(2427)與台灣銘板(6593)漲勢凌厲。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186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