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兩難決議 穩市場還是抗通膨?

【文/理周教育學苑.方鈞】
A:近兩周矽谷銀行倒閉、瑞士信貸風暴重創金融市場,對於美聯儲未來走向增添變數,以目前通膨狀況來看,距離美聯儲理想通膨4%相差甚遠,如果單就降通膨來說,美聯儲在今年維持升息機率大。
然而,升息對於大槓桿的金融體系無非是一場現形記,升息所影響的流動性,在槓桿的放大下,金融體系風險急速增加,矽谷銀行、瑞士信貸在這一波升息下,已經敲響金融體系警鐘。
目前財政部、聯準會、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已經聯手推出挽救銀行流動性措施,聯準會資產負債表更是擴張逾三千億,其中包含1428億的FDIC借款、1483億的窗口貼現、119億的銀行期限融資計畫,銀行流動性風險將是未來重點關注焦點。
雖然存在流動性風險,但美聯儲為此改變方向機率不大,如果停止升息的主要原因來自金融單位槓桿使用,無疑是用行動告訴市場,這波量化寬鬆(QE)除了通膨失控外,金融體系更存在失控風險,勢必會造成更大恐慌。
除了已知的金融事件外,投資人也必須特別留意未知的潛在風險,銀行為了控制風險,未來放貸將更加嚴謹,而美國銀行貸款來源以中小企業為主,中小企業斷了銀根,在通膨背景下生存不易,此舉也加速經濟蕭條。
在FOMC會議後,投資人觀察聯準會對升息終點與抗通膨表態,價格上則需留意發布當下震盪區間是否確定突破方向。整體來說,現在除了通膨危機外,還須更加留意升息後對銀行造成的流動性風險,國際市場瞬息萬變,投資人謹慎為上,注意風險。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178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