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其中 領會古典音樂的豐富奧妙

【文.蔡武穆】

四歲時學鋼琴,所彈奏的曲子都無法讓他著迷,一聽到布拉姆斯的《悲劇序曲》,就沉醉在其中,但為何是這一首曲子,自己也說不上來。

古典音樂豐富深邃 人類歷史文化寶藏

他說,爵士音樂一百多年,流行音樂不到一百年,古典音樂可以聽的範疇,最起碼三百年,再往前推的文藝復興時期,加起來有六百年,有太多東西在裡頭,是歷史的無盡藏也。

「古典音樂有其豐富性」,焦元溥說,一個來自於作曲的技術,和聲、對位、精巧的組織,就像流行音樂,有很好的編曲,增加樂曲的富饒性,另一個是演出者賦予它的靈魂深度,特別是一百多年來錄音練室的興起,累積很多音樂紀錄,讓後來者追隨探究。

比方說,貝多芬的交響曲,二百多年來有各式各樣的研究傳承,老師、學生、演奏者各有不同的觀點,當你聆聽或彈奏時,千千百百代的靈魂都在你身上,你可以說這個老師的論點如何、這位鋼琴家處理的細節怎樣,但到最後,「你要一個人獨自面對它,這是你一個人的戰鬥」。

這豐富更來自於作品本身所能承受的共通性,貝多芬的時代有很多作曲家,但為何只有貝多芬流傳下來?巴哈在他的時代並不受歡迎,三百年後,卻深深打動了你,你會驚訝,同一個樂譜,竟可以引發這麼多不同的想法,而這豐富深邃,更讓你樂在其中。

用直覺的方式去聆聽

焦元溥說,欣賞古典音樂是一種很自然的喜歡,不用盲從一定要跟隨,假設你聽了半天,還是不喜歡,那就算了,世上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追求,電影、繪畫、舞蹈、戲劇、文學等,一定有你喜歡的藝術形式。

「聆聽的時候,用直覺的方式去聽」,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聆聽觀點,以建築來比喻,一般人只看到外觀,如果是室內設計師,看到的是空間分布、細部建材、動線規劃,如果是建築師,觀察的角度可能是受力平衡、管線設計、重量分配等,同樣一件物品,你擁有的知識越多,越能感受其中的不同。

事實上,你沒有這些建築知識,仍然可以欣賞建築,你不會做菜,也不會妨礙你吃這一道菜,同樣的,不熟悉古典音樂的背景知識,你還是可以好好地享受音樂,並沉浸在其中。

聆聽一首曲子沒有感動沒關係,可能是這首曲子跟你不投緣,或演奏的方式和你不對味。評論有其客觀依據,欣賞卻是很主觀的,到美術館看畫展,評審一致認為大廳這一張最優美,但我就是喜歡角落這一張,有何不可?

比較有趣的是,一首歌曲為何能打動人,到現在仍是個謎,幸好它是一個謎,如果不是一個謎,AI就可以破解,寫出動人的歌曲。琶音沒什麼了不起,在莫札特的手中,就變得非常的好聽。貝多芬只用六個音,寫出全世界傳唱的歡樂頌,這是一個沒有難度的樂譜,但就是因為沒有難度,才能證明貝多芬的厲害。

演奏者的挑戰 跟當代觀眾溝通

四百年前的《哈姆雷特》,有一個導演把它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情境下演出,激起很大的共鳴,「同樣一個劇本,我如何放在我的時代跟我的觀眾溝通?」時至今日,很少人會直接看樂譜,心中就響起音樂,必須透過演奏者跟聽眾交流,一首曲子的呈現,演奏者詮釋的功夫就變得非常重要。

對於演奏者來說,一個作曲家是一個語彙,貝多芬是一個語彙,蕭邦是一個語彙,柴可夫斯基也是一個語彙,活在二十一世紀,如何掌握這些語彙,演奏給二十一世紀的人聽,這是演奏者的一個挑戰。

譬如說,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表現出悲憤的情感,演奏者如何把自己的悲憤,透過貝多芬的語言說給觀眾聽,「情感是共通的」,貝多芬的樂曲可以跟當時代的人們交流,在二百年後的今天,還是可以跟這時代的人們交流。

然而,一首曲子經過二百多年的詮釋,可能有很多的邊界被打破,但還是有一個範圍在,小部分的破壞,可能很有趣,大程度的破壞,誇張到不像貝多芬,大家聽不懂,就是一個失敗的演奏,至於破壞到什麼程度才好,要看演奏者拿捏功力,巧妙各自不同。

雙重調性 表現音樂的戲劇性

文學家藉由文字寫下詩詞篇章,作曲家則善用音符和節奏寫出動人的曲子,大家熟悉的音階「Do-Re-Mi-Fa-Sol-La-Si-Do」改一點節奏,就變成膾炙人口的聖誕歌曲傳唱至今。C大調Do-Mi-So再簡單不過了,莫札特隨手拈來,譜出《長笛與豎琴協奏曲》的優美樂章,如果這些元素交到你手中,你能夠寫出像莫札特一樣,全世界為之瘋狂的曲子嗎?

焦元溥很喜歡拉威爾的作品,以《小提琴-鋼琴奏鳴曲第二章》為例,拉威爾用美國藍調風格作曲,實驗雙重調性,他看到樂譜很驚訝,鋼琴和小提琴竟然在不同調上,鋼琴節奏錯落參差,藍調在旋律中扭來扭去,一開始很有趣,走到最後撞擊很大。好像一個男人有兩個情人,旋律代表這男人,情人A在這個調、情人B在這個調,最後東窗事發,三個人激烈的爭吵,心碎落一地。

拉威爾用雙重調性,表現音樂的戲劇性,利用聲音的色彩作變化,讓節奏有推進力,別人來寫可能很無聊,拉威爾來寫就變成世界名曲,焦元溥強調,這是他的分析、他的感受,其他的聽者可能有不同的詮釋,這就是古典音樂豐富奧妙的地方。

從單純的喜歡開始

當記者問到,對於想要進入古典音樂充實心靈的朋友,有什麼建議?焦元溥一反常態說,先把「充實心靈」的字眼拿掉,覺得好玩、喜歡就好,不需要充實心靈,從單純的喜歡開始,就好像愛上一個人,在不知道背景,也無所求的情況下,這愛是最純粹的。

「喜歡」本身就是美好,有些人喜歡聽貝多芬的《田園》,有些人喜歡韋瓦第的《四季》,或是巴哈的《第三號布蘭登堡協奏曲》,人終其一生要找到喜歡的事物,真的很不容易,很恭喜你們能「相遇」,先珍惜這緣分,再往下找找,說不定你也喜歡德佛扎克的《聖母悼歌》,或是《榮耀頌》等宗教音樂。

敞開心懷 與心之所樂「相遇」

就算你只喜歡韋瓦第的《四季》,那也很好,市面上《四季》版本有上百種,小提琴版、鼓樂版、長笛版、手工琴版等等,等待你去發掘,茫茫樂海,「相遇」就是一個奇蹟,沒有背景知識又何妨,很高興你找到你的快樂。

聆聽的時候,用很單純的心去聽,不要想說我要聽出什麼人生哲理,作曲家在作曲時,可能都沒想那麼多,硬要在其中挑出東西,十之八九會失望。

焦元溥訪問過很多鋼琴家,據鋼琴家轉述,每每都以為作曲家會說出什麼想法、故事內涵,其實不然,作曲家是很實際的,「這邊彈大聲一點,那邊踏板少一點」,表達得越清楚,聽眾越能感受曲子如何進行,這樣就夠了,至於聽眾要怎麼想,是聽眾的事情。因此,敞開心懷、單純地聆聽,說不定你會聽出自己獨特的味道。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177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動物派對啟發兒童想像 奇美博物館將推親子音樂會

2024小澤征爾音樂塾劇目公布:莫札特《女人皆如是》

聽莫札特的吻仔魚!鳥丈「新富町套餐」享5種特色食材

聽音樂會竟可自由換座?誠品表演廳推出「選位音樂會」

相關新聞

■AI起點 快跑前進

在半導體持續去化庫存的上半年,輝達第一季財報引爆市場對晶片的投資熱情,優於市場預期的第二季營收年增率超過50%,徹底打趴看空半導體類股的投資人與分析師,繼之而來的是媒體的追捧,自然也成為金融市場投資人的焦點。

黃仁勳概念股大蒐密

什麼樣的人能讓台股一舉攻上萬六,不僅財經媒體爭相報導,就連綜合性紙媒或電子媒體全部瘋版面,他就是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就連來台上饒河夜市買宵夜也成為追逐焦點,原來輝達第二季營收年增要超過六成達110億美元的背後,將大幅挹注台廠供應鏈,而手機銷量不如預期前景堪慮下,人工智能(AI)帶起的新動能,讓原本推升台股動能的科技股一發不可收拾,黃仁勳概念股不管是已浮上檯面或是蓄勢待發,在比價效應下都是值得留意的。

台灣國際永續藝術展2.0

理善藝聚空間致力將各項議題策展作跨域整合,藉由多元性的展演呈現。至今已與多位台灣藝術家合作,多次舉辦創新、趣味、故事性的公益展覽,達到藝術與社會回饋能夠永續的善循環。今年夏天,我們看向國際,攜手ARTrigin創元藝術,於2023年6月10日至7月8日舉辦「台灣國際永續藝術展2.0 ART LIVES FOREVER」展覽,透過多元呈現藝術不同面向的議題,將永續指標融入藝術與生活。

主婦楊賢英聰明採買術

從家庭主婦搖身成為登上各媒體版面、講座邀約不斷的家事達人,一切的源起都來自楊賢英那對早產的雙胞胎女兒。

小而美農業城 如何發展省水農業?

近年台灣旱象頻傳,不僅民生用水面臨減壓、停供,農業大縣也接連實施停灌,不僅作物缺水,伴隨而來的病蟲害,讓農業損失難以估計。隨著氣候異常現象加劇,水資源短缺問題必定愈來愈嚴峻!

2023台北COMPUTEX登場 6主題精篩強股

一年一度科技產業大盛事COMPUTEX 2023將在5月30日登場,產業新形勢聚焦高效運算、智慧運用等六大主題,對應股市也有多個不同層面解析,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景氣下行與怕錯過行情兩難下,法人機構短線布局挑選科技股是個不爭的事實,而今年COMPUTEX是疫情解封後首次實體展,新形勢相關個股有機會成為一般投資人或法人機構點火標的,值得留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