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航運與基建相關股看俏

【文.高適】
經濟復甦領先指標漲不停
由於散裝航運業營運狀況與全球經濟榮枯、原物料需求強弱密不可分,BDI觸底強勢反彈,將可視為全球經濟將復甦的領先指標,讓年初各機構上修今年全球GDP的預估更有所本。
背後支撐經濟成長的動能,主要來自全球政府轉向擴張的財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資剛性需求,抵銷緊縮的貨幣政策所引發民眾消費、企業投資需求減少。而全球製造業景氣又與政府財政支出息息相關,今年二月全球製造業PMI能夠重回五○榮估線跟擴張的財政政策脫不了關係。
首先看到積極刺激經濟的中國政府將今年GDP成長目標設定在五%,較去年增加二個百分點,倚靠的就是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其財政預算報告顯示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增五.六%,增加一.五兆元人民幣,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安排在財政預算支出列項中的首位,並加大對基本民生等方面的支持,同時支持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交通、能源、水利、農業、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
能源危機 加速能源轉型政策推行
正努力緊縮貨幣政策降低需求以抗通膨的美國,財政政策也逆勢擴張,拜登提出的政府支出預算案,預計在二○二三年十月一日開始的二○二四財政年度,預算總規模年增九.七%,增加六千億美元。其中,除了增加教育、醫健及育兒支出外,為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編列二○億美元的戰略基礎建設計畫,國防支出計劃也年增三.二%,續創歷史新高。
同樣正對緊縮貨幣政策抗通膨的歐洲,今年也多實施擴張的財政政策,支出主要用於能源補貼及國防軍事,法國、義大利、英國等國今年財政支出預算均較去年增加。日本今年財政支出計劃年增六.三%,其中總體國防預算年增二六.四%。
除了中國政府財政支出繼續著墨基礎建設外,歐美國家在能源危機及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下,財政支出增項也多集中在軍費及能源轉型,同樣有利與能源基礎建設相關產業的訂單需求持續增加。
由政府財政政策創造的基礎建設剛性需求,又將成為滋養全球製造業景氣邁向成長復甦的肥料,能源轉型基礎建設及原物料相關產業將有正向反應的機會,在各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下,市場預估未來十年全球新能源投資將超過四.三兆美元,超過全球GDP的二.三%。
銅成為財政政策主要受惠者
能源轉型是朝向更清潔、可再生、可持續的能源系統轉變的過程,全球能源轉型政策趨勢將帶動銅鋁鋰等金屬需求,其中銅更可說是新的石油,因太陽能、風力發電及電動車等潔淨能源都需要用到銅。
根據摩根大通的報告顯示,二○二二年全球銅市所增加的需求,有四○%來自於全球去碳化應用,並預估全球來自能源轉型的銅需求將從二○二一年的一八○萬噸,成長至二○二五年的三百萬噸。
※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177期,2023.03.17出刊。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177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