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約設東京辦事處 馬克宏反對「擴張北約地理範圍 將犯大錯」 

王力宏曼谷開場倒數…李靚蕾1動態引遐想 粉絲接機狀況曝

圖解新聞/蘋果最貴頭盔進軍MR 和AR、VR裝置哪裡不一樣

台股承壓震盪 投資人守穩獲利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理周教育學苑.方鈞】

A:台股從這波底部12629一路上攻到14600,整體算起來已經漲了二千多點,久違的漲勢也讓低迷的投資人再次燃起熱情關注,但已經上漲二千點,加上剛好處於壓力位階,建議投資人還是保守為上。

就目前來看,台股受壓震盪,要一舉上攻突破壓力需要量能打底,近幾日成交量都低於2400億,表示投資人追高意願不高,量能不出,個股容易呈現輪動輪漲,大盤維持區間震盪,個股漲勢延續性不高。

之前在底部談到幾個族群個股,像是ABF載板三雄,欣興(3037)、景碩(3189)、南電(8046),金融個股永豐金(2890)、兆豐金(2886)、富邦金(2881)等,目前應該有不錯獲利,守好成本,適量減倉入袋為安,將比尋找新股介入更為重要。

接下來幾日有美聯儲利率紀要,市場預計會從中尋找關於十二月升息的蛛絲馬跡,加上美國感恩連假,波動本來就較小,只要市場上沒有傳出過大利空,台股接下來一周還是以震盪為主。

至於震盪結束是上攻還是修正,投資人緊盯台積電股價表現即可,只要台積電十一月十五日低點462元沒有跌破,短期問題不大,未來聚焦還是在電子股上,ABF載板三雄持續關注,整體來看,由於距離底部已經拉開成本,手中沒有部位的投資朋友,還是需要等待拉回再行布局。

投資結果是由勝率跟風報比組合而成,看懂狀況出手,勝率才會高,在極小的防守點下進場,才能快速拉開風報比,目前盤勢無論是勝率或是風報比都不夠漂亮,投資策略上,還是建議等待為上。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161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曙光乍現!Q4迎接回升的板卡族群

台股ETF越來越國際化…還要投資海外股市? 他列這三點:符合就開戶

第11檔高息ETF今日掛牌 大華優利高填息30平盤游走

韓國瑜批民進黨「把台積電當國民黨黃復興」淪選舉工具

相關新聞

■AI起點 快跑前進

在半導體持續去化庫存的上半年,輝達第一季財報引爆市場對晶片的投資熱情,優於市場預期的第二季營收年增率超過50%,徹底打趴看空半導體類股的投資人與分析師,繼之而來的是媒體的追捧,自然也成為金融市場投資人的焦點。

黃仁勳概念股大蒐密

什麼樣的人能讓台股一舉攻上萬六,不僅財經媒體爭相報導,就連綜合性紙媒或電子媒體全部瘋版面,他就是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就連來台上饒河夜市買宵夜也成為追逐焦點,原來輝達第二季營收年增要超過六成達110億美元的背後,將大幅挹注台廠供應鏈,而手機銷量不如預期前景堪慮下,人工智能(AI)帶起的新動能,讓原本推升台股動能的科技股一發不可收拾,黃仁勳概念股不管是已浮上檯面或是蓄勢待發,在比價效應下都是值得留意的。

台灣國際永續藝術展2.0

理善藝聚空間致力將各項議題策展作跨域整合,藉由多元性的展演呈現。至今已與多位台灣藝術家合作,多次舉辦創新、趣味、故事性的公益展覽,達到藝術與社會回饋能夠永續的善循環。今年夏天,我們看向國際,攜手ARTrigin創元藝術,於2023年6月10日至7月8日舉辦「台灣國際永續藝術展2.0 ART LIVES FOREVER」展覽,透過多元呈現藝術不同面向的議題,將永續指標融入藝術與生活。

主婦楊賢英聰明採買術

從家庭主婦搖身成為登上各媒體版面、講座邀約不斷的家事達人,一切的源起都來自楊賢英那對早產的雙胞胎女兒。

小而美農業城 如何發展省水農業?

近年台灣旱象頻傳,不僅民生用水面臨減壓、停供,農業大縣也接連實施停灌,不僅作物缺水,伴隨而來的病蟲害,讓農業損失難以估計。隨著氣候異常現象加劇,水資源短缺問題必定愈來愈嚴峻!

2023台北COMPUTEX登場 6主題精篩強股

一年一度科技產業大盛事COMPUTEX 2023將在5月30日登場,產業新形勢聚焦高效運算、智慧運用等六大主題,對應股市也有多個不同層面解析,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景氣下行與怕錯過行情兩難下,法人機構短線布局挑選科技股是個不爭的事實,而今年COMPUTEX是疫情解封後首次實體展,新形勢相關個股有機會成為一般投資人或法人機構點火標的,值得留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