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萬五保衛戰 選對投資工具很重要

文/理周教育學苑.方鈞
Q:近期市場充滿不安情緒,先是反映美國通膨數據CPI居高不下,而後美聯儲宣布升息三碼,加上烏俄戰爭導致石油上漲,國際股市表現不佳,連帶台股也成為外資提款機,在這樣的背景下,該如何布局面對?
A:在台灣能夠操作台股相關投資工具有股票、ETF、期貨、選擇權等等,其中以股票與ETF最常見,ETF可以把它當作是一籃子股票,適合新手小白操作,而個股要挑選需要一點知識,操作者須花點時間研究。至於期貨與選擇權則是更進階的衍生性商品,加上都帶有槓桿,更適合有經驗的老手使用。
投資工具依其最終目的只會分兩種,一種是賺現金流,另一種則是賺差價,股票、ETF兼具有賺現金流及差價的功能,期貨與選擇權則只能賺差價。一般來說,股票及ETF的操作適合多頭市場,而期貨及選擇權則多空雙向市場都能操作。
在今年四月初開始加權指數跌破季線、半年線、年線,這表示中長線有機會開始修正,敏感度較高的投資人已經開始調節手中部位。然而這對沒有經歷過景氣循環的投資人,卻不知危險將至。
如果是以賺差價為目的,盤跌市場只要量能不出,個股輪動劇烈,外圍一個利空,大盤下殺,個股也容易被套,投資人如果沒有超凡的選股技巧及靈巧的控倉彈性,要賺錢確實不易。
但反過來說,既然個股很難選,為什麼乾脆就不要選?價格往上漲難做,那反過來做下跌不行嗎?每個投資工具都有適合用的背景,就像是用刀,切水果用水果刀,砍柴用柴刀是一樣的概念。
既然股票及ETF有做空限制,那為何不直接拿期貨來操作?省去選股技巧,專注大盤即可,無論漲跌雙向皆可操作。以目前局勢來看,只要美國通膨沒有緩解,接下來免不了劇烈震盪,因此,空手等待或選擇適合投資工具應對,在接下來投資上更為重要。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139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