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大谷翔平連兩場開轟、本季第27發 美日生涯300轟達陣

台大副校長才獲台灣傑出女科學家今遭控經歷涉假 校方:完全依法處理

藍立院黨團告發罷團灌水達九成 陳玉珍:檢調有偵辦嗎

用心智模型談投資

ETF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ETF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撰文/林茂昌】

不知讀者諸君在做投資決策時,是否會有這種情形:儘管已經做足功課,把所有能蒐集的資訊,從財務、業務到產業研究以及最新訊息,都研究到滴水不漏了,心裡還是沒有一個譜,拿不定主意。於是更迫切地搜尋,並更加關注股價動態。但不論怎麼做,還是無法改變自己沒有把握的事實。

在有限的資訊下做重大決策

如果你在投資行業待過,一定碰過這樣的主管:對你的報告總是不滿意,一直要你蒐集更多的資料,甚至要你打聽別家同業的動態,但這位主管就是下不了決策。這是典型的「永遠在等最新資訊」。表面上,好像是行事謹慎,在投資決策之前一定要確認再確認,其實,由於對最新資訊過度焦慮,反而容易落入行為偏誤——過於偏重新近資訊,而不自知。

投資這一行業,最大的特色就是必須在有限的資訊,甚至是不足的資訊下做決策。而且投資金額通常龐大,因此決策者的壓力超乎想像。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分散投資,降低每個案子的金額,壓力便會減輕。另外一個方法則是成立決策委員會。決策由委員會來做,個人的壓力就卸下了。

當然,還有別的方法。已過世的蒙格(Charlie Munger)就大力提倡以多元「心智模型」(Latticework of Mental Models)來協助投資決策的形成,影響投資界甚深,並且讓投資決策變得更為迷人、更具個人特色。

用心智模型而不是水晶球

最早提出心智模型一詞的是蘇格蘭哲學家兼心理學家克雷克(Kenneth Craik),他於1943年的《解釋的本質》(The Nature of Explanation)中首度提到:人類的心智會對現實世界建立一個縮小版的模型,用來理解、解釋和預測事件。此書被認為是現代認知科學的先鋒,連愛因斯坦也盛讚此書。

舉個簡單的例子:病毒的傳播,我們可以用「一傳十、十傳百」這麼簡單的幾個字,就生動地掌握。所以「一傳十、十傳百」就是一個心智模型,而且可以適用到病毒傳播以外的事物,如消息的擴散。也就是說,心智模型不只是某一現象的縮小版,還可以跨領域、跨學科,廣泛套用。如果我們可以用心智模型去描述、理解,並預測某一現象或事件,就不需要巫師、水晶球或求神問卜了。

心智模型的多元體系

真正把心智模型發揮到極致的,非蒙格莫屬了。他主張投資人應該具備多元體系的心智模型,不要被單一模型綁死。早期,大多數價值投資人在做投資決策時,只管股票是否便宜,所謂的「用5毛買1元」,其他因素幾乎不去考慮。他用一個心智模型來形容這個現象:「對手中只有榔頭的人來說,所有的問題看起來都像釘子。」

蒙格博學多聞,興趣極廣,隨手可用的心智模型少說有上百個,橫跨生物、生態、物理、數學、經濟學、哲學、心理學等,不勝枚舉。他的心智模型生動活潑、簡單易懂,且建立在各學科的前人智慧上。有了心智模型的多元系統,投資決策更像是型態辨識,而不是資訊堆砌。最顯著的改變就是當資訊不足時,知道要問什麼問題,而不是毫無頭緒地資訊焦慮。

所以蒙格和巴菲特做投資決策非常有特色,儘管他們也花許多時間蒐集資訊、研讀資料,但到一個程度,確認符合某一個或某幾個模型,就會立即得出結論。現任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和可口可樂獨立董事同時也是戴維斯基金董事長的克里斯‧戴維斯(Chris Davis)回憶年輕時拜訪蒙格的情形。他準備了豐富的簡報資料,要邀蒙格投資。沒想到蒙格聽了幾分鐘就掌握要點,並明白表示沒有興趣,但願意和他聊一些想法,於是兩人就成了一輩子的朋友。

蒙格的生動智慧,筆者自認筆拙無法重現於萬一,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經典之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Poor Charlie's Almanack)。但以下幾個核心概念,則必須列出:逆向思維、複利效應、機率思維、避免認知偏誤、能力圈、倖存者偏誤、馬太效應等。

與其只想如何成功,不如思考如如何避免失敗

我個人最喜歡的心智模型是「逆向思維」。投資是條漫漫長路,如何避免致命錯誤而長久存活才是重點。俗話說:「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

許多投資朋友喜歡問該不該投資AI股?或是AI股如何選股和操作?買了某檔ETF後又想找績效更好、配息更高的「新世代ETF」。更有投資人跨入黃金交易、債券投資等。積極進取、雄心萬丈,在一般事務上通常是正面的,但投資先天上就是獲利伴隨風險,在我們不斷追求績效時,卻不知不覺中脫離了自己的優勢圈,這時,危機和風險也就跟著來了。

請別誤會,我不是說AI股不好、新ETF不好,或投資人不可以去買黃金或債券等。重點是,請不要草率離開你的優勢圈。知道自己擅長領域的界限很重要!

因此,逆向思維,與其問怎樣做才能賺更多、績效更好,不如問怎樣做一定失敗,然後避開這些失敗的路徑。

後記:筆者以「我對AI股不熟,試問我該如何投資AI股?請以逆向思維(Inversion)的心智模型回答。」詢問ChatGPT。答案很快就出來,且洋洋灑灑,令人折服。第一句話就直搗黃龍:「如果你對AI股(人工智慧相關股票)不熟,運用逆向思維(Inversion)來思考,應該問的不是:『我要如何投資AI股才能賺錢?』而是:『我要如何避免在AI投資中犯錯、虧錢?』」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64期,更多內容請見 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第264期)謝謝!

延伸閱讀

百度AI大模型引爆價格戰 一口氣推出兩款 開放免費試用

友達、群創 認購耀眼

華為註冊MATEROBOT商標 擬推自家品牌機器人

DeepSeek受國家補貼、控制? OpenAI上書川普籲封殺

相關新聞

運用「反向投資」哲學於創業:在不起眼的地方 找到人生下一個可能

在錄製《財經搖滾》節目時,主持人安慈小姐提到我兩年前寫的一篇文章〈咖啡店與理髮店:哪個能圓夢、哪個是惡夢?〉。她問:「怎麼會想到用『反向投資哲學』來談創業?」 我笑說:「因為那時看到太多人,都選了一條太擁擠的路,開咖啡店,然後太辛苦了。」 所謂「反向投資」(Contrarian Investing)哲學,原本是金融投資策略:當大家都看漲時,你反而放空;當別人恐慌賣出時,你靜靜進場。這邏輯套在創業上也一樣受用:別跟風、別盲從,熱門不一定對你最好。越少人注意的地方,反而藏著最實在的機會與價值。

「木匠兄妹」產品全球跑 周信宏善用數位行銷老少通吃

「你們會唱歌嗎?」將昌立木器廠成功轉型為觀光工廠的「木匠兄妹」總經理周信宏,20年前跟妹妹上街發傳單時,常被民眾揶揄,因為當時民眾只知道全球當紅的美國鄉村歌手「Carpenters木匠兄妹」,但民眾更狐疑的是:「后里有可以參觀的木工廠?」

從小賣家到營收破億電商平台 「極速專賣」的經營之道

公司經營如何從小到大,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謂不勝枚舉。「極限專賣EXSHOP」成立於2014年,主要銷售摩托車周邊商品,從運動攝影機、行車紀錄器、手機架等3C類,到安全帽、雨衣、手套等;公司從原本的一人賣家,發展到集結了眾多品牌的電商,再到兩家門市,目前員工數16位,年營業額破億。

「清心福全」品牌重塑 38年手搖飲「年輕化」

你對於「清心福全」的印象是什麼?無論你喜不喜歡,在台灣,住家方圓百里之內,幾乎都有一家清心福全手搖飲店。

為什麼長期投資像茶道?

──從即時享樂到細細品味

川普外交的反傳統震驚世界

川普2.0外交與1.0時期大不相同,這種不同,不僅是技巧上的不同,而是理念的不同。概言之,就是反二戰以來的美國外交政策傳統,終結軟實力策略,改用「利益外交」(Money Talks)。看到這裡,讀者且莫認為本文意在褒貶,本文只闡述相關事實,如何認識這一重大變化,並做出公允的評斷,估計大概在一年之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