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煽動罪」威脅下 香港媒體慘遭摧殘

國安法示意圖。香港中通社圖片
國安法示意圖。香港中通社圖片

【撰文/林保華】

香港的媒體,曾經是香港的驕傲,也是香港自由的象徵。1976年我移居香港之時,香港400萬人口,養了400家媒體。走到街頭報攤,除了十幾份不同政治立場的報章,還有休閒與博弈的馬經,雜誌更是數不勝數,各種類型讓你目不暇給。然而後來隨著競爭的激烈,特別九七後市場經濟的逐步萎縮,媒體市場也在萎縮,尤其政論雜誌在變相崛起來迎接中國遊客後,又迅速萎縮成為清一色。而在《蘋果日報》與網路媒體《立場新聞》被特區政府檢控後,市場幾乎都被「愛國媒體」所統一了。

《立場新聞》被控「煽動罪」

2020年6月《港版國安法》實施後,當局認為《蘋果日報》與《立場新聞》觸犯了國安法,予以搜索拘人,然後進入冗長的訴訟程序。其中,《立場新聞》在今年8月17日終於宣布裁定有罪,有關人的具體刑期要9月26日才宣布,而罪名是「煽動罪」。

《立場新聞》成立於2014年12月23日,是香港最有公信力與權威性的網路媒體。在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發布的「市民對傳媒公信力的評分」民意調查中,《立場新聞》分別在2016年及2019年,獲得香港網路新聞媒體界別的第一。它的前身是《主場新聞》,由商人蔡東豪創辦;停運後5個月,就成立《立場新聞》。與《主場新聞》以有限公司的形式運營不同,《立場新聞》沒有人實質能擁有公司權益,以非牟利方式營運。公司是經由信託公司管理,禁止任何股份轉讓的行為。創始時的董事會成員包括:吳靄儀(前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深媒體人、大律師)、方敏生(前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前布政司、九七後首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堂妹)、何韻詩(演藝界名歌手)、練乙錚(前《信報》總編輯)、周達智(商人,蔡東豪朋友)、鍾沛權(資深媒體人)。

《港版國安法》在2020年6月30日公布執行後,香港言論自由受到了嚴重束縛,媒體處於風雨飄搖中。2021年6月27日,由於國安法的政治風險及《蘋果日報》被迫關閉,《立場新聞》在網站及社交平台發布公告,決定把2021年5月份及之前刊出的所有部落格文章、轉載文章和讀者投稿,暫時全部下架,與作者確認過風險及意願後再考慮重新刊出。同時宣布將暫停接受贊助,而母公司6位董事余家輝、周達智、吳靄儀、何韻詩、方敏生及練乙錚也辭去董事職務。

2021年10月,《立場新聞》參與其他國際媒體共同公布了潘朵拉檔案,指控多國領導人、政客和名人利用離岸公司隱瞞資產及逃稅,香港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及梁振英也在被洩露的名單內。董建華已經奄奄一息,但前特首、中共地下黨員梁振英指相關報導誤導,反控參與調查的《立場新聞》是「外國代理人」,從此《立場新聞》大禍臨頭。

兩個月後的2021年12月29日,香港警方出動約200名警員搜查《立場新聞》位於觀塘區的辦公室,拘捕6名《立場新聞》現任或前任高層人員,包括:前總編輯鍾沛權、前董事何韻詩、周達智、吳靄儀、方敏生,以及署理總編輯林紹桐,練乙錚因為身在日本而被通緝。同時還再度拘捕前《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鍾沛權的妻子),並凍結《立場新聞》母公司6,100萬港元資產。同日以「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起訴《立場新聞》母公司、前總編輯鍾沛權、時任署理總編輯林紹桐,兩人還押逾一年之後,分別於2022年11月及12月獲准保釋。《立場新聞》高層大搜捕還被視為會在香港傳播媒體界造成寒蟬效應,其中《香港獨立媒體》、《眾新聞》等更被預測成為下一個目標。2022年1月2日,香港網路媒體《眾新聞》宣布停止運營。

17篇「煽動性文章」成罪證

法官在審訊時,不可能閱讀《立場新聞》的千萬篇文章,結果由控方選擇提供了17篇被定性為煽動性文章。與《蘋果日報》的案子一樣,特區政府最痛恨的是「煽動」西方國家對香港的制裁。但連〈災難現場(區家麟撰)〉、〈「中大衝突兩年」畢業生憶徒步前行護校 哀山城人文精神消逝〉、〈鄒幸彤獲頒「中國傑出民主人士獎」:香港發生的一切是對世界的警號〉等文章也被列入。而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的資深媒體人區家麟則在開學日被校方「休假」。

在這樣環境之下,香港記者協會自然也是風險很高的工作。原來的記協主席陳朗昇(任職於《立場新聞》)也被警方搜索,帶走他的電腦等物,後來在工作中也被警方拘捕多次。今年記協換屆,很少人敢出任新一屆的執委,最後總算有12位參選,他們多為在外媒工作的記者,比較會得到雇主的保護,或者是沒有雇主的自由記者,不必擔心被炒魷魚。然而他們仍然受到「愛國人士」的騷擾,6月22日選舉當日就有兩名記者退選,然而記協沒有有關退選的規定,因此他們仍然當選,在當選後立即辭職。

獨立記者、報紙持續遭迫害

新當選記協主席的鄭嘉如是《華爾街日報》記者,她原先就是記協執委,然而這次竟然遭到雇主警告,在當選主席後,即在7月17日被該報辭退,在同一個時期,再有兩位執委辭職。

然而鄭嘉如不怕威脅,在失業中堅持她的記協工作,並在今年9月13日召開記者會,表示今年6至8月香港至少有15位記者的家人、家人的雇主、房東和其他相關組織,收到自詡為「愛國者」的騷擾信函和電郵。這個騷擾行動看來具系統性且有組織,她本人也是目標之一。看來這些「愛國者」要逼雇主辭退這些記者,乃至他們的家人,令他們失業,甚至被房東掃地出門,讓他們流離失所。所以「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也發表聲明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支持香港記者,然而國際社會對這些流氓能做的實在有限,因為他們得到政府的支持。

9月6日香港《大紀元時報》發表啟事,表示將於2024年9月17日(中秋節)發行最後一期報紙。因香港大紀元印刷廠租約到期無法續約,再加之目前香港各種因素,香港《大紀元時報》決定暫時停止印刷和日報報紙的發行。然而網路新聞繼續營運。香港《大紀元時報》的印刷廠多年前曾經受到暴徒衝入內部搗毀,現在則是停止租約釜底抽薪。從此香港再沒有可以批評中共一黨專政的紙版報章了。

「開明判決」無助香港媒體自由

在一連串壞消息之中,也有一則好消息。香港電台源於「六四」後的長壽節目《頭條新聞》2020年2月14日播出的一集,被投訴涉及誣衊和侮辱警方,通訊局最終裁定節目違反《電視節目守則》。港台工會及記協不服提出司法覆核,高院裁定工會部分勝訴,惟通訊局和工會雙方均不滿裁決,雙雙提出上訴。上訴庭2023年9月開庭審理案件,並在事隔近一年後,在今年9月4日頒下判詞,一致駁回通訊局提出的上訴,維持原審裁決,即節目中的「無品芝麻官」環節並無違反守則;而就港台工會及記協一方針對「警方訊息」環節提出的上訴,就裁定上訴得直,頒令通訊局撤回警告。

上訴庭副庭長關淑馨表示,首先通訊局基於片頭及片尾,包含王喜套上垃圾袋的畫面而裁定節目辱警,而衡量節目是否構成侮辱警方,不可抽空節目內容及性質,而只看片頭及片尾。關淑馨法官同意,如單看片頭及片尾,警方確被嘲諷為無用及不專業,內容帶侮辱性,但若觀看節目整體,內容實是針對警方抗疫期間的工作,並以誇張戲劇手法表達警方雖有充足防護裝備,卻不如醫護人員有用,明顯與公眾對警方工作不滿有關,非針對警方本身。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峰表示,諷刺節目是時事評論的方式之一,大多涉及戲劇化和誇張手法,判辭認可公共廣播節目發表有事實根據的諷刺內容。李立峰又稱,根據判決的邏輯,即使時事評論員和政治漫畫家的表達手法較誇張,只要基於一定事實基礎,應獲接納。

由於四年前《頭條新聞》被投訴後立即停播,事隔四年後裁定投訴不成立,李立峰表示感到可惜。他指《頭條新聞》停播不是一、二宗投訴的問題,關乎香港評論空間現狀;隨社會變遷,類似評論內容已減少。李立峰欣賞《頭條新聞》案判決令人感覺開明,不過社會環境未必鼓勵批判言論,外界焦慮猶在,「不是一、二宗開明的判決,可立即扭轉情況」。也的確,有些立法會議員也對這判決說三道四。再看上述發生在媒體界的一系列事件,這則判決又有何用?香港的言論自由仍然在國安法嚴密箝制下奄奄一息。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60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60期)謝謝!

延伸閱讀

影/香港遊客摔傷頭重創 全家人今到台灣感謝豐原醫院救命

大灣區錢進港股 跨大步

港開發商一天熱賣200套

城市漫步 陸客十一長假遊港新標配

相關新聞

談選股 是時候反向思考了

是的,在指數化被動投資當道的今天,談「選股」是一個相當不討好的主題。畢竟,還有誰願意花無數的時間研究股票,結果報酬率卻不如買進持有一檔ETF。然而,誠如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名言:「當你發現自己站在大多數的一方時,就是該停下來反省的時候了。」股市就是這麼奇怪,當主流發展到一個極致時,往往也是反轉的開始。或許,現在應該反向思考,談一談選股了。

美國2024大選 事關美國國運與世界未來

寫這篇文章之時,美國大選的形勢已經分明。從明局上來看,川普一方優勢明顯,尤其是10月15日賀錦麗在《福斯新聞》(Fox News)的採訪中翻車之後,賀錦麗選情陷入崩塌式下滑。川普之所以能夠在真實選民中占據極大優勢,只因其競選議題切中了美國選民真正關心的問題。主要包括:經濟類的通貨膨脹、就業,以及社會治安、非法移民、子女教育、醫療等所有民生問題。這些問題,正是拜登執政四年為美國人民帶來的重創。

談廢除死刑與羈押柯文哲

廢不廢除死刑是存在已久的爭議,最近大法官有關死刑的決議再度引起討論。而民眾黨柯文哲主席被羈押一事也引起是否公平的爭議。兩種爭議有一個重要的共同原因,即判和不判死以及押或不押人中間都有個很大的利害差距,怎麼判都有一方不服氣,而負責判決的人也常很難做決定。如果我們能設法縮小不同判決間的利害差距,判決可以更客觀精確,是否公平的爭議可以減少,也可更符合社會整體的福利。

蝦皮賣家個案- 蝦皮拓荒者「阿華有事嗎」 圈粉養成流行襪第一品牌

走進位於台中巷內的「阿華有事嗎」(AHUA)辦公室,整棟建築裡,幾位同仁正忙著穿梭在兩層樓的倉庫揀貨。創辦人謝光典是業務出身,早在10年前就想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

直播專家琍娜Lyna- 「蝦皮直播」獲客成本低 助攻賣家搶占粉絲的心

電商產業崛起之後,「直播」被視為帶貨之王,變現的絕佳通路。直播行銷可以帶貨導購,達到的效益其實相當驚人。但是,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做直播,怎麼執行才能達到設定的目標,打造一場有效益的直播?

蝦皮經營專家初宗霖- 平凡人的不平凡舞台 蝦皮讓賣家有機會以小博大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21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有高達九成消費者常在綜合型電商平台進行網購,最常用的前五大平台依序為蝦皮、momo、PChome 24h購物、Yahoo購物中心與東森購物。發展過程中此消彼長,其他平台如日本「Rakuten樂天市場」於2008年進軍台灣,韓國「Coupang酷澎」於2021年加入戰局;Yahoo奇摩「超級商城」則於2023年底終止服務,但保留Yahoo奇摩「購物中心」與「拍賣」的營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