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預期Fed降息幅度擴大 史指走升、道瓊創收盤新高

中秋賞月東西兩樣情 蘇力最快今生成 吳德榮:3颱未必共存

從傳統代工到B2C 「ccilu馳綠」走出國際品牌之路

▲馳綠創辦人暨執行長許佳鳴。葉俊宏攝影
▲馳綠創辦人暨執行長許佳鳴。葉俊宏攝影

【撰文/楊戎真】

80年代的台灣,曾經是全球製鞋王國,外銷鞋廠超過1,200家,供應全球知名品牌各式各樣的鞋款。當鎂光燈聚焦在各大品牌時,這些隱身華麗品牌身後的代工廠,不斷重複生產線的每一個動作,知名「布希鞋」代工廠「祥弘集團」躋身其中,日復一日為品牌作嫁。

擁有關鍵技術,卻無法有自己的話語權,因此不少代工廠走上自創品牌之路,企圖打破代工的宿命。「祥弘」二代許佳鳴於2012年創立了「ccilu馳綠」國際休閒鞋品牌,先是在日本打開市場,2017年起更陸續拓展至美國、中國、歐洲等海外市場。直至2024年,獲得的國內、外產品設計獎以及社會影響力大獎達44項之多,諸如:德國iF設計與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義大利A' Design白金獎、中華民國MIT金質獎章等,另有專利技術智財權73項,品牌商品布局超過全球100個市場。

儘管獲獎無數,年營收達800萬美金,約2億5,000萬台幣,但馳綠創辦人暨執行長許佳鳴表示,目前只達到了20%的理想,前方依舊是一條漫漫長路。然而,走到這20%,卻也花了十多年。

草創維艱:從不懂何謂品牌起步

談到創立品牌,許佳鳴坦言,初期體會沒有那麼深,以為只要取一個名字,做一些產品,市場就會接受。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ccilu馳綠」前五年走的路線是不斷創造許多商品,然後想辦法提供給全世界許多不同的消費者。

在這樣的策略下,馳綠前五年的業績快速成長,但為了迎合不同地方消費者需求,品牌意象卻模糊不清,「要迎合每個人,他要什麼就給他什麼,那就不是自己了。消費者也可能不認識你,不知道你是誰。」許佳鳴認為,「這就不是品牌。」

經過五年對產業的學習、熟稔與擺盪,許佳鳴有所體悟,「這樣可能不對,我們如果一直沒有堅決的靈魂跟意識的話,這個品牌做不起來。」許佳鳴決定「打掉重練」,尋找品牌的樣貌,再度凝鍊品牌的理想,並斬斷理念不合的經銷商,營收歸零,重新出發。

反省製程:做越多碳排量越多?

「傳統的代工與製造,叫你做什麼就做什麼,一年做5,000萬雙代工鞋,不斷將物料運進工廠,用很多人去做成很多產品,然後不斷地把東西送出工廠,往各地去銷售。」然而,品牌的出路在哪裡?

許佳鳴指出,衣服、鞋子、包包產業是世界第二大的碳排量產業,一年碳排量約占全球的10%,是整個歐洲碳排量的總合。做得越多消耗的資源也越多,更何況大量的鞋子都是石油做的。

「人類是用這種曲線在過活。」資源的消耗與碳排放造成的環境問題,讓許佳鳴深思,並開始懷疑大量開採、製造、消費、拋棄的線性經濟邏輯,「假設我們想要在這個產業繼續存在,或是用不一樣的方式去做,也許我們要有不一樣的思維來挑戰,這才是今天馳綠存在的理由。」

▲馳綠從咖啡渣等各種廢棄物找到製鞋的新出路。馳綠提供
▲馳綠從咖啡渣等各種廢棄物找到製鞋的新出路。馳綠提供

找到核心理念:用咖啡渣做鞋子

「不用石油做鞋子、衣服的話,那到底要用什麼做?」馳綠從咖啡渣、回收寶特瓶、矽廢棄物與農業廢棄物找到出路,當各類型的事業廢棄物,轉身成為一雙雙兼具機能性與時尚感的鞋子,一個循環往復的永續模式,開始帶動馳綠奔向另一個事業里程碑。

第一雙以咖啡渣製成的鞋子,在台灣群眾募資平台取得不俗的成績,兩個月便募得1,067萬台幣。這樣的成果讓許佳鳴體悟到,把有理念的故事講完,找到願意聽你講故事的人,商業的回饋最後還是會出來。

「利人、利己、利他,環保、機能、公益」因此成為馳綠的核心價值,除了不使用石化原料,在資源回收上也讓更多人受惠。許佳鳴舉例,台灣很多人回收寶特瓶,馳綠以高過市價三倍的價格,直接與回收場的拾荒老人合作。

疫情變轉機:順勢推動B2C商業模式

然而以廢棄物製鞋,產製成本大約比傳統製程的成本高出20%。許佳鳴認為,製造成本提高時,採用傳統的B2B2C的銷售模式(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onsumer,企業對企業、再對消費者,指企業透過另一平台銷售產品給消費者的商業模式),將難以為繼,唯有在B2C(Business to Consumer,企業對消費者)的模式下,省下中間被吸收掉的一些成本,才能往下走。

COVID-19疫情爆發,正好讓馳綠順勢轉向B2C的商業模式。許佳鳴表示,疫情期間,原本的銷售體系瓦解,市場停擺。2020年馳綠的營收面臨低谷,大約掉了超過50%,商業模式的轉型刻不容緩。然而,要從原本B2B轉為直接銷售的B2C模式,在市場還不認識品牌的情況下談何容易?尤其鞋子在無法試穿的情況下,必須設法創造消費者無法拒絕的理由,要打動消費者方能竟功。

所幸,馳綠的製程已經轉型,商品具有足夠的特殊性,只要在消費洪流中,讓消費者看到並做出購買的決定即可,「要正確地描述公司,訴說正確的訊息,讓故事能夠真正打動消費者。」許佳鳴說。

「利己、利人、利他」是抽象的口號,要與消費者產生關聯,必須訴諸實質的益處。許佳鳴說明:「利己,代表機能,產品對健康好;利人,表示產品的製造具有公益精神;利他,則是環保與永續。相對傳統製造的鞋子,一雙馳綠的鞋約減碳10公斤。」

除了在募資平台上取得不錯的成績,馳綠大量製作各式各樣的內容素材,利用各類型的傳播渠道推播出去。他舉例:馳綠的第一雙咖啡休閒鞋,上市前60天就有60篇推文,密集程度相當高。

「利己、利人、利他,環保、機能、公益」的核心理念,搖身成為消費者無法拒絕的理由,B2C的銷售模式也成為馳綠的主流。過往B2B與B2C的營收比例約為7:3,疫情之後反轉,2021年馳綠B2C的營收反超疫情前。

▲將堅硬的寶特瓶製成質地輕軟的鞋子,具有相當的難度。馳綠提供
▲將堅硬的寶特瓶製成質地輕軟的鞋子,具有相當的難度。馳綠提供

循環經濟打通關:如何從廢棄物到品牌銷售?

經過努力,「ccilu馳綠」從傳統高碳排的產業,成功轉型為全亞洲第一家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衣鞋產業公司,邁向「循環經濟」之路。2018年迄今,馳綠獲獎無數,包括:歐洲設計論壇(World Design Ranking)將馳綠列為全球排名第一的鞋類設計公司;2020年矽谷新創企業世界大賽(Startup World Cup)北美/全球100強,馳綠是台灣唯一獲獎公司;2023年,榮獲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第五屆品牌金舶獎等。

雖然成果豐碩,但過程卻異常艱辛。從第一段的廢棄物的收集與處理,到第二段將廢棄物變成原料,再到第三段的產品產製,以及市場銷售的檢驗,光是回收的過程便困難重重,寶特瓶、咖啡渣、農漁業廢棄物等,每一類廢棄物都牽涉不同的企事業單位。

研發更是層層阻礙。許佳鳴以寶特瓶製程為例,寶特瓶材質堅硬,熔點又高,但鞋子要的特性是柔軟、輕盈,如何把堅硬、熔點高的材料變成鞋子,其實是「驚人的難」。因此,馳綠每年投入數千萬的研發經費,每一項研發大概都長達四、五年,其中還有不少束之高閣,無法實現。

許佳鳴強調,理想要能夠實現,需要的是商業模式的支持,必須讓整個流程更順,「前端大量回收變得有意義,關鍵點是可以做成更多各式各樣的循環商品,且在最後有大量的出口,讓商品到消費者手上,這樣才流得通。這三件事情真的都打得通的話,那才叫做過關。」

掌握核心技術:成為「有影響力的品牌」

目前馳綠主要的市場,台灣約占20%,海外市場80%則平均分散在日本、美國、歐洲、中國等地。儘管走出自己的永續模式,但許佳鳴坦言,離理想還相當遙遠。以馳綠2023年的回收成績單為例,咖啡渣回收約480萬杯,寶特瓶320萬個,矽廢棄物、半導體廢棄物約120噸。在全球每分鐘持續消費100萬個寶特瓶,每年人均消費超過150杯咖啡的前提下,許佳鳴認為馳綠所達到的只是極微小的一部分。

因此,許佳鳴並不以當前的成績為滿足,他笑稱馳綠「很貪心」,希望每一個案子都可以從技術的創新,推導到商業模式的創新,最後看到社會影響力。

由於採用廢棄物製造鞋子在業界已經具有相對領先的技術,馳綠得以和大型企業合作推出聯名商品,例如:與美國DC漫畫、日本知名車廠Honda合作推出聯名鞋款。許佳鳴介紹,Honda各地的營業所都會招待客戶喝咖啡,咖啡渣回收到台灣之後,做成一款聯名咖啡靴,首次推出1,000雙,一天便完銷。此外,馳綠也跟台灣全家便利商店聯名,利用全家的回收咖啡渣做成襪子,銷售所得部分捐給「齊柏林基金會」。許佳鳴表示,這類的事例相當多,馳綠因為有核心技術的突破,才有商業模式跟社會影響力。

許佳鳴強調,「品牌必須要有靈魂跟理念,到底是要做什麼,還要說服消費者來支持我,這才叫品牌。」馳綠將線上的銷售都導回官網,且採用直營門市的策略,就是要與消費者更為深入的溝通,「我們在比較大的店點,有很多理念上的陳設,像是會有咖啡渣,有些店點則直接設有寶特瓶回收桶。」

展望未來,馳綠除了希望變成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除了持續與消費者溝通,製程更永續之外,也希望成為其他企業體系中永續製造的一環,成為環保材料的供應商。「既然我們的材料可以做成鞋子、衣服、包包,那我們希望可以有更多材料的研發延伸、更多不同的應用,不管是桌子、天花板、地板,都有可能。」已經走了20%的路,許佳鳴信心滿滿能夠繼續成就80%的輝煌。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57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57期)謝謝!

延伸閱讀

基隆全新大樓陸續交屋中…竟竄黑煙 疑有人陽台燒廢棄物

落實淨零碳排 新北2026全面揭露建物興建碳排量

本田油電小跑車!Honda Prelude歐洲上市確定 紅色概念車古德伍德亮相

二仁溪上萬噸有毒電子廢棄物未清 解決歷史共業待中央點頭

相關新聞

醫術在於仁心 一個醫生世家信奉的經典

在一場台日文化聯歡會上,結識了在日本行醫幾十年的周東寬先生。節目最後的壓軸戲是周醫師的演講,他全程講的不是看病、治病,而是「預防醫學」。四十多年前,我在中國當記者的時候,就接觸到並力薦當時剛剛在美國興起的預防醫學,所以對周先生目前全力推動的這項事業頗感興趣。

藍領為何可以致富?探秘令人讚嘆的隱形冠軍

因為工作的關係,筆者早年曾拜訪許多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經營有成,計畫股票上市。多年來,有一點讓我一直感到很詫異:這些企業主有很大的比例來自「藍領」階級,就是俗稱的「黑手」或是「工地師傅」。雖然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但從學徒、師傅、到「頭家」,這條路似乎很明顯。他們通常中學之後就在工廠或工地裡做事,一路從學徒、熟手、師傅到自立門戶發展事業。例如:水電學徒學成之後開水電行、修車師傅自己開修車廠,在我們外行人看來是很平常的事,怎麼會孕育出那麼多成功的中小企業家,甚至還有令人讚嘆的隱形冠軍?

商用洗衣龍頭 上洋「SeSA洗衣吧」解決自助洗衣店痛點

自助洗衣店市場規模不小,連鎖店如雨後春筍。信義區永吉路上的「SeSA洗衣吧」,是「上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自助洗衣品牌直營店,外觀用木頭材質裝飾成衣服的形狀,嵌上幾盞壁燈,正如牆上幾個大字「日式精緻洗衣」,質感大幅提升,不再是印象中昏暗的洗衣店。

小宅效應 台灣自助洗衣店家數5年翻倍

過往記憶中轉角的自助洗衣店,因為疏於打理、無人看管,通常燈光晦暗、環境冷清。然而這幾年不同以往,自助洗衣店搖身一變成為台灣社會不可或缺的新型態規模產業。

登山者必備離線地圖 新創APP Hikingbook持續攻頂

台灣多山,陡峭的山勢、多變的氣候以及茂密的林相,增添登山的樂趣與挑戰,但也因此增加了風險。台灣每年總會傳出登山者受困山中的事件或山難,很多是因為路徑不熟,在山中迷失了方向,加上手機收訊不良,無法及時與山下聯繫,兜兜轉轉找不到路,最終體力不支所致。登山有一定的門檻,需要體力、對路徑熟悉,也要事先規劃,不少人因而卻步。

專攻台灣蔬果植萃技術 「頂宏生技」從保養品牌到選物平台

創立於2014年的「頂宏生物科技」公司,主要研發台灣植物萃取技術,包含:蓮霧、火龍果花、龍鬚菜、紅藻等,其萃取物應用在保養品、保健品,所創品牌「美膚娜娜」及其明星商品抗痘乳膏,深受大學生的喜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