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信仰跨越門檻 淺談執事人員、效勞生

來到行天宮,不論是祈願、問事,可尋身著藍色道袍的執事人員,了解拜拜求籤的程序和意涵。
來到行天宮,不論是祈願、問事,可尋身著藍色道袍的執事人員,了解拜拜求籤的程序和意涵。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踏入莊嚴典雅的朱紅大門,城市的喧囂彷彿瞬間消逝。這裡是台北最熱鬧的廟宇之一──行天宮。每天到此參拜的信眾絡繹不絕,除了雙手合十祭拜、祈福,求籤解惑更是許多人來此的重要目的。

在行天宮擔任執事人員十逾年的曾思凱,在解籤時常提醒信眾,向神明求籤最主要是提點方向,做決定的終究是信眾自己。
在行天宮擔任執事人員十逾年的曾思凱,在解籤時常提醒信眾,向神明求籤最主要是提點方向,做決定的終究是信眾自己。

為「全世界」解讀籤詩

特別的是,由於廟宇鄰近松山機場,搭乘大眾運輸僅需20餘分鐘即可抵達,便利的地理位置吸引許多外國旅客紛至沓來。為了讓不同國籍的訪客皆能夠理解求籤流程、籤詩內容,廟方特別設置提供中、英、日、韓四種語言服務的導覽機。

行天宮執事人員曾思凱指出,會使用求籤服務的外國朋友中,以日本與泰國的香客最為常見,尤其是神社也有求籤詩服務的日本朋友使用頻率最高。因此,廟方特地在籤詩背面加注日文翻譯,幫助日本友人也能理解恩主公的提醒、建議和解答。

而在台灣廟宇中最為特殊的服務,便是會透過解籤者幫助信眾理解文言文詩籤的含義,在行天宮是由穿著藍色道袍的執事人員負責。「我們會先了解對方求籤的目的,是單純體驗,還是真的有心事相求。」曾思凱解釋,若是後者,執事人員會再針對其語言提供解說。

他說明,若信眾能理解中文,則以中文解釋最為貼切,畢竟籤詩多採古文,翻譯成其他語言時難免失去部分原意。對於英、日語等訪客,廟內則有通曉這些語言的師兄協助解籤;而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日,若遇到其他語種且無對應人員可翻譯,他們也會運用翻譯軟體輔助,盡可能幫助每位求籤者理解籤詩的寓意。

解籤的櫃檯,幫助求籤人了解文言文籤詩意涵的同時,也在細心詢問的過程中,撫慰每一個因困擾而焦躁的心。
解籤的櫃檯,幫助求籤人了解文言文籤詩意涵的同時,也在細心詢問的過程中,撫慰每一個因困擾而焦躁的心。

求籤時的貼心提醒

曾思凱透露,其實不論國籍,多數來到行天宮求籤的信眾,多會詢問工作,其次是健康或感情。他提醒,許多信眾誤以為神明既然聽得懂來自各國的語言,那應該是無所不知,但其實求籤時仍需要提供明確的資訊,才能獲得精準的指引。

「我們常提醒信眾,要把神明當成徵信社,如果希望能求得所問之解,就需提供正確資訊。」他舉例,若在求職選擇上猶豫不決,向神明請示時,應明確稟報兩間公司的名稱、地址等資訊,而非僅模糊詢問「要不要換工作」,並各求一支籤,才能準確問得答案,這一誤解是國內外參拜者的共同盲點。

其實,台灣各地廟宇的求籤方式各異,例如高雄聖公媽廟會要求信眾需先將個人資訊、問題完整稟報,接著將筊過爐、稍待十分鐘,確認神明已查核完畢才可再行擲筊,否則必須重複這一步驟,直至神明確認;而行天宮的求籤步驟則較為簡潔,恩主公給予解答的時間也相對快速許多,因此有信眾笑稱祂為「效率派」。

正因不同廟宇,在參拜、求籤等,流程皆有屬於各個廟宇的「鋩角(mê-kak,比喻事物細小而且緊要的部分)」,因此行天宮執事人員的角色顯得格外重要,當他們看到有信眾露出迷茫或困惑的神情時,便會主動上前提供協助,確保每位到訪的人都能清楚理解儀式的步驟與意義。

「所以我們都會提醒輪值的師兄們,要把每一位信眾都當作第一次來到行天宮。」曾思凱表示,或許是因為行天宮位於都會的關係,來此解惑的人有時也會焦慮、煩躁,因此執事人員更需要以更多耐心,協助信眾找到解答的方向,「也因此我們常會說自己是心理諮商師。」

曾思凱建議,排隊等待收驚儀式時,可以暫時放下手機,以身心感受廟中的安定氛圍,讓收驚事半工倍。
曾思凱建議,排隊等待收驚儀式時,可以暫時放下手機,以身心感受廟中的安定氛圍,讓收驚事半工倍。

從「收驚」到身心安定

而在解籤區的另一側,可見排著長長人龍的隊伍,一列的最前頭,有灰色道袍的效勞生(有信眾稱他們為「收驚婆婆」),手持清香在信眾周圍比劃,同時嘴裡低聲念誦祝禱詞,這便是行天宮著名的收魂(一般民眾多稱「收驚」)儀式。

曾思凱解釋,該儀式最初是為真正受到驚嚇的人所設,例如親眼目睹事故、遭遇突發事件後產生心理陰影,導致夜晚頻發惡夢,便透過收魂儀式,幫助信徒穩定情緒、平撫心神。

然而,隨著行天宮聲名遠播,收魂逐漸成為一種「必做體驗」。許多信眾即便並無明顯不適,也會特地前來,求神明庇佑。為了回應大眾需求,廟方也順勢調整,不再侷限施做對象,「只要你覺得需要,隨時都可以來。」曾思凱補充,外國朋友也絕對歡迎。

正如行天宮於2014年撤除供桌與香爐,停止焚香與燒金紙,加強創辦人「問心敬神」的正信理念那般,廟內莊嚴卻不壓抑、簡約卻不隨便的氛圍,使得來自全世界的旅客,無論其宗教信仰如何,只需雙手合十,便能感受信仰所帶來的祥和與安定;還可藉由執事人員與效勞生的悉心服務,進一步體會台灣信仰的包容。

民眾透過求籤尋求神明指引,化解煩惱,讓心靈得到撫慰與希望。(林旻萱攝,蕭郢岑設計)
民眾透過求籤尋求神明指引,化解煩惱,讓心靈得到撫慰與希望。(林旻萱攝,蕭郢岑設計)

延伸閱讀

三月瘋媽祖,女神信仰源自清朝的政治操作

北市廟公監守自盜 雙面膠黏香油錢16萬餘元全進他口袋

彰化威惠宮為開漳聖王祝壽 製作300斤重超大組合米龜

兩岸宗教交流遭設限?金門宮廟主委:信仰連結不應政治化

相關新聞

綠金發光的三支箭 台灣之光──毛豆

日本東京都、美國加州超市的貨架上,買得到產地標示「台灣」的毛豆,鮮綠的豆莢,Q彈的豆仁吃得到甜味之餘,還有著回甘的滋味。 台灣毛豆外銷日本、美國,長期以來維持高端市場的不敗地位,這是因為政府、豆農與加工廠發展出的三支箭,三箭合力,讓台灣毛豆持盈保泰。

臭到極致就是香 臭豆腐的風味密碼

一顆小小的黃豆,可以磨成香濃豆漿、做成甜品豆花,還可以經過時間發酵,化作光聽名字就想捏起鼻子的臭豆腐。這一塊塊可媲美blue cheese的臭豆腐,不僅CNN、BBC等國際媒體報導,還多次入選米其林必比登,甚至吸引日本發酵學教授逐臭而來,更是許多外國友人一吃就愛上的味道,它是來台旅遊絕對不能錯過的美食。

豆花—— 簡單卻不簡單 臥虎藏龍的台式甜品

「豆花」是台灣最平易近人的街頭甜品之一,曾被搬上國宴款待各國政要;看似樸實無華的一碗公,但台灣人品賞豆花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口感要吹彈可破,糖水要甜而不膩,配料從花生、粉粿到芋圓繽紛到眼花撩亂,而且不少台灣人一開口都有自己的「豆花經」。

餐桌上的「豆」趣 千變萬化的豆製品

鹹粥、米粉湯絕妙的搭配是炸豆腐;滷肉飯、雞肉飯再搭一盤皮蛋豆腐或滷油豆腐;滷味與鹹酥雞必點豆干、豆皮,台灣的各式豆製品千變萬化,做成大宴小菜令人回味無窮。 坊間大大小小的豆腐店難以計數,大型豆腐工廠規模大到上市,還有以豆腐、豆干聞名的老街與節慶,豆腐連鎖店、精品店、打卡點,你吃過台灣各式各樣的豆製品了嗎?

把大豆種回來 國產黃豆復耕之路

大豆是東方飲食中重要的食材、主要的蛋白質來源,日常生活中,豆漿、豆腐、豆花、豆皮、醬油、豆腐乳、豆干、味噌、豆豉、豆芽都是以黃豆為原料,構築出台灣生活中博大多元的飲食文化。

與水共舞 徜徉水岸的詩意風景

人體70%由水組成,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也沿河而生,親近水乃是靈魂深處的召喚。於是,人們整治河川、創造與水共生的空間,從歷史悠久的台北大稻埕河岸碼頭,到營造新意的台南河樂廣場,再到與自然共生的宜蘭安農溪、冬山河流域,台灣各地的親水空間,各有其迷人風貌。讓我們一同享受水岸,欣賞流動的風景,感受水的悠然詩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