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的文化風景 郭怡美書店、底加書店

店長趙偉仁認為,郭怡美書店除了重視書籍的廣度與深度,也重視在地的理念。
店長趙偉仁認為,郭怡美書店除了重視書籍的廣度與深度,也重視在地的理念。

郭怡美書店是一棟三層樓高巴洛克式風格的紅磚建築。
郭怡美書店是一棟三層樓高巴洛克式風格的紅磚建築。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不約而同在2022年書店掀起歇業潮時開店的郭怡美書店、底加書店,創辦人皆是出版人,也都懷抱著「閱讀就是力量」的信仰,並透過開書店實踐夢想。

郭怡美書店認為書店是為了閱讀與社區而存在;底加書店認為書店是一種社會學的實踐。兩家獨立書店逆勢的存在,描繪了台灣迷人的閱讀風景。

郭怡美書店的閱讀風景

風和日麗的春夏之際,台北大稻埕遊客如織,踏入郭怡美書店,頓時將市井的喧鬧拋在腦後。

映入眼簾的是《台灣製造》、《帝國.台灣》一系列介紹台灣歷史、風土人情的書籍。一樓的擺設被客人評論為「非常台灣」,店長趙偉仁說明,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呼應街區」。

「藝術家郭雪湖、黃土水都曾在大稻埕孕育豐富的藝文土壤;這裡是台灣文化意識感很強的地方。人們為了什麼來大稻埕,我們書店就要有什麼書。」趙偉仁解釋。

很多人來大稻埕走讀、聽講座,因此一樓擺設了許多台灣歷史文化的書;大稻埕昔日是茶與南北貨的集散地,對應的是台灣茶的故事、飲食文化的書;還有到大稻埕的台北霞海城隍廟拜月老,因此一樓也找得到愛情小說、宗教元素的書籍。

店內的原文書,則是應國外旅客的需求而增加許多品項,他們想買可以對台灣留念的書,例如台灣作家邱妙津、陳思宏、三毛、吳明益的外文版,或是介紹台灣民主、二二八歷史的書,以及帶有圖像,專門推薦台灣好吃、好玩的旅遊書。

日本遊客有漢字的基礎,喜歡購買如《台灣早餐地圖》等繪本,歐美遊客還會選購喜愛的英文書的中文版,例如《麥田捕手》、《小王子》等。

老宅的故事

「我們自己有出一本《百年郭怡美》。」趙偉仁說,這本介紹自家書店的書,也吸引蠻多國外遊客購買。未來計劃出版英文版、日文版。

原來郭怡美書店所在的迪化街一段129號,三層樓高巴洛克式風格的紅磚建築,是書店出資者、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郭重興的老家。

「聽郭社長講家族的故事,就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的故事。」趙偉仁說,郭重興的阿公郭烏隆日治時期在大稻埕開設「郭怡美商行」,經營雜穀、麵粉、糖等批發生意。

人稱「大稻埕三仙」之一的郭烏隆所奠定的基業,下一代守不住。郭怡美商行因經營不善倒閉,祖宅也易主。郭重興曾私下說過,這是他人生的黑洞,在這裡出生、長大,到最後被「戽」(hòo)出去。

趙偉仁說:「老屋的故事,都是我在幫他講,郭重興反而很少公開講到。」唯一一次是在2023年初台北書展的場合。他轉述郭重興令人動容的話說,郭怡美書店開張的第一天,郭重興買了一本書,看到發票上登記的名稱是「郭怡美商行有限公司」,曾經人生前半段的家,頓時心中有一種恍惚。70多歲的郭重興說到此,不禁哽咽,流下淚來,久久不能自己。

在大稻埕的歷史建築中,很少像郭怡美書店如公共空間般開放給所有的民眾,一至三樓、一進與二進(前棟與後棟)全部開放,並沒有對外售票。

相信閱讀的力量

回到昔日老家開書店,其實是美麗的巧合,「希望台灣到處都是書店。」才是郭重興的想望。近幾年,許多知名書店陸續傳出關閉門市的消息,以出版為人生志業的他感嘆,如果做了一輩子的事業,最後書店都收起來,將會是很遺憾的事。

郭重興2021年提出「書店計畫」,他先投資「一間書店」(The One Bookstore),並且聘請在迪化街經營旅宿咖啡館OrigInn Space的專業經理人趙偉仁來經營,接著再投資第二間書店,在趙偉仁的建議下,取名「郭怡美書店」。

郭重興只要求,書店至少要有三萬種品項的書。

「郭重興對書與閱讀是有信仰的,他常講,書店只要把書放進去,就會有人來。」學商出身的趙偉仁認為,現在很多人都在線上買書,書店如果只靠賣書賺錢是一大挑戰。

2022年12月開幕的郭怡美書店,透過老屋本身的魅力,搭配選書,在每個樓層營造不同的風格與氛圍:一樓是台灣、二樓是世界、三樓美學;二進後方設有咖啡館,談生活。「客人覺得很了不起,在郭怡美書店沒有其他文創商品,只有書,現在很少看到如此純粹的書店。」趙偉仁說,純粹就很有力量。

書店的風景,不只是裝潢,還有人閱讀的神情。
書店的風景,不只是裝潢,還有人閱讀的神情。

為社區而選書,為社區而存在

「郭怡美的成功,不在吸引原先就會看書、買書的人,而是吸引原先不看書、不買書的人來。」趙偉仁分析說。

例如二樓的「文化」書區,透過書籍的分類與陳列,觸發讀者當下的心境與興趣,喜歡東野圭吾的書,也看到日本美學、文化的書;對推理小說著迷的讀者,也能進而發現心理、罪犯、生死等相關領域的書籍。

會有這樣的做法,趙偉仁以美國紐約知名的獨立書店McNally Jackson做對比指出,紐約是各民族文化的大熔爐,他們把文學區分成世界各地的文學,是一種「From」的概念;郭怡美是「To」的概念,我們嚮往世界各地的文學與藝術,綜合呈現世界的文化。同時,郭怡美書店把現場選書的主導權還給店員,讓第一線懂書、愛書的人,與社區的人互動,了解這個社區需要什麼書,不受限於出版社的支配或推薦,這就是獨立書店的精神。

郭怡美書店利用晚上人潮較少的時段,推出夜間導覽,每人酌收100元,講郭怡美的故事、樓層的設計、書店的理念,40分鐘的導覽後,許多讀者會留下來小酌一杯咖啡、看看書,成為很有紀念的晚上,這也是實體書店的場域精神。

「原本常在網路買書的讀者告訴我,會特別到郭怡美買書,因為希望書店永遠存在。」趙偉仁說,這是很大的善意。

然而,「獨立書店不能只倚靠這樣的善意,我們還是要找到自己的價值,」趙偉仁認為,書店存在的意義就是閱讀與社區。

為了與社區互動,不只大稻埕走讀的行程納入郭怡美書店,書店也把社區講座拉進書店來,同時邀請書寫大稻埕的作家在郭怡美舉辦講座,例如周宗武、王惠光的《雙廈記》、譚端寫的推理小說《大稻埕落日》。也與大稻埕精釀啤酒吧米凱樂串聯,舉辦白天看書、晚上喝酒的折扣活動,趙偉仁說,簡單講就是社區共榮的概念。

郭怡美書店還參考永和獨立書店「小小書房」的作法,2023年12月開始推動沃土計畫。邀請社區附近與偏鄉的國中小學生來逛書店,每人選一本喜歡的繪本或漫畫,就贈送給他們,希望小朋友嚮往閱讀。

不定期舉辦插畫展、攝影展、家庭音樂會,也讓書店文風斐然,有聲有色。趙偉仁說,從社區出發,主動交流,讓書店不只是書店,也是社區文化的支撐力量、社區的藝文中心。

底加書店店長劉定綱認為,書店可以讓閱讀生活更豐富完整。
底加書店店長劉定綱認為,書店可以讓閱讀生活更豐富完整。

底加書店的閱讀風景

座落於台北書店、出版社最密集的溫羅汀街區(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交錯的區域),位於羅斯福路一棟大樓的七樓,成立十年的奇異果文創,創意總監劉定綱2022年底將辦公室所在的一半空間,開闢為底加書店。

書店除了奇異果文創自家出版的書籍、獨立出版聯盟的新書,還有二手書與內閱區。「這應該是全台灣最『硬』的內閱區,有佛洛依德、傅柯、尼克拉斯.盧曼,還有全套的《追憶逝水年華》。」身兼店長的劉定綱笑著說:「藏書多到家裡放不下,因此把藏書放到內閱區,還有許多現今已買不到的絕版書。」

每位造訪底加書店的人,酌收入場費200元,並附贈一杯飲料。小圓桌可以打報告、看書,也可以在舒適放鬆的沙發區閱讀,甚至可以在此調適心情、放空發呆。

有許多來台灣學習華語的外國人認為,底加書店選書明確,經由店員吳質然推薦,帶有台灣歷史文化的漫畫最受歡迎,還有像融入地方妖怪傳說、臺灣歷史文化元素的推理小說《金魅殺人魔術》;描繪1930年代台灣的《花開時節》,或是葉長青介紹台灣文化和傳說所寫的《遺忘之神》,這些書既可以認識台灣,又有娛樂性或文學性。

書店可以讓人與書偶然相遇,從中發現喜愛的書,並從中找到樂趣。
書店可以讓人與書偶然相遇,從中發現喜愛的書,並從中找到樂趣。

書店創造人與書偶遇

說到書店為何重要?劉定綱認為:「閱讀是一種生活,但閱讀如果只有通路與出版是不夠的;閱讀如果只是靠電子書、實體書,很難構成一個生活,閱讀生活需要書店來支撐。」

「書店的本質,就是書與人相遇這件事,」劉定綱解釋,一般人進到書店不會先去查這家書店有什麼書,藉由書店的風格、選書、調性,在偶然情況下發現一本喜歡的書、有趣的書,進而拓展閱讀生活。

底加書店透過新書區、詩集區、台灣相關的議題與漫畫區的規劃,讓讀者與書「偶然」相遇。

以漫畫區來說,就有台灣漫畫、另類日漫、工具書等三種脈絡。劉定綱認為台灣正經歷漫畫的第三波黃金年代,許多漫畫加入台灣的元素、台灣與世界的關係,表現台灣人的共感,吸引原本不看漫畫,卻關心台灣文史、轉型正義的讀者。

店內暢銷書則是劉承賢的《語言學家解破台語》。劉定綱亦推薦奇異果出版的《10天學會台羅拼音》,他說,學台語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只會聽說,不會讀寫,其中的障礙在於「台羅拼音」,底加書店邀請台語教學經驗豐富的王薈雯舉辦教學分享會,同步讓教台語的老師可以線上參與。

書店是一種社會參與

底加書店最大特色是每週二舉行的「尼采讀書會」、星期五由劉定綱主持的社會學讀書會。

十年前台大社會學系教授葉啟政開展了尼采讀書會,現由葉老師的學生、教授賴曉黎的學生高睿主持,目前正在讀《論道德的系譜》。底加書店邀請尼采讀書會到書店舉行,19位參加者中有半數是社區民眾,其中還有一位在台工作的德國人,他說,看過所有尼采的書,就差《論道德的系譜》這一本沒有看過。

社會學博士、亦在台師大教授文學社會學等課程的劉定綱親自主持社會學讀書會,從漢娜.鄂蘭《人的條件》到喬吉歐.阿岡本寫的《例外狀態》等社學會名著。除了15~16位參加現場的讀書會,同時線上直播,並保留影片,讓參加者可以回看。參加讀書會的費用則是一杯150~200元的飲料。

「這麼硬的書,有這麼多人參加,讓我很感動。」他說,例如談品味的《區判──品味判斷的社會區判》這麼厚的一本書,卻吸引了27人報名。很多書雖「硬」,但希望書中的內容能夠與讀者的經驗或現實連結,例如《哆啦A夢論》一書的五個角色,「你覺得自己最像誰?為什麼不像大雄,很多人覺得大雄很廢,可是,我們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一個很沒有用的大雄。」

成員分享,透過讀書會找回閱讀的習慣。例如工程師阿和參加《監控資本主義時代》讀書會,書中對數位科技的批判,讓他對自身的工作感受到衝擊之餘,也激發他想從事數位素養教育等方面的創業。

有些作者走獨立發行,來底加書店可以發現大書店看不到的書。
有些作者走獨立發行,來底加書店可以發現大書店看不到的書。

沒有心理距離的獨立書店

底加書店的特色不只是「閱讀」,2023年4月舉辦第一屆的詩擂台賽,引進國外流行的詩對抗,邀請詩人羅智成擔任特別嘉賓,由師大的噴泉詩社、底加隊以青春為主題,創作與朗讀詩,發表完立即舉行一人一票的投票,決勝負。今年五月舉辦第二屆,還會有走向街頭的第二場,年底到牯嶺街的書香創意市集舉行。

底加書店也不定期舉辦「底加沙龍」,討論創作自由、海賊王真人化等議題;受到社區歡迎的心靈成長工作坊,舉辦時邀請社區居民、台師大的學生參加,實踐書店是一種社會參與的理念。

每一項活動都揭露了劉定綱開書店的初衷:「對出版的愛燃燒十年後,需要新的火花,想要看到實體的讀者。」

劉定綱說,每位客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對閱讀的期待,想要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當客人分享被閱讀拯救的故事時,亦某種程度鼓勵了他,更加肯定從事出版的信念。

「出版產業在萎縮,開書店、主持讀書會,讓他重新找到出版的動力與動機。」劉定綱正計劃在中山區尋找第二家樓上的書店,正如同他的信念──透過開書店來拓展閱讀生活,一種貼近在地的社會學實踐。

信鴿法國書店一隅,以古地圖向外籍讀者介紹台灣。 (莊坤儒攝,劉俊良設計)
信鴿法國書店一隅,以古地圖向外籍讀者介紹台灣。 (莊坤儒攝,劉俊良設計)

延伸閱讀

半夜亂按住戶門鈴被告滋擾 法官不罰理由:他只是想出去

全台失智人口達35萬 「阿姨,上學囉!」推廣社區友善

《死侍與金鋼狼》高度還原漫畫 緊身衣超對味

中捷傷人案嫌有精神病史 司法精神醫:應給失序者社區支持

相關新聞

台灣的時代 他們的故事 外籍漫畫家筆下的「台灣」

台灣出版風氣的自由與蓬勃,不僅為漫畫產業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近年也吸引許多外國漫畫家選擇來台出版作品,甚或打造異國視角的「台灣」故事。

圖像角色說台灣 國際舞台不缺席

在LINE訊息框中,用一張「美美」的「姐的風格你不懂」貼圖代言心情,背包掛著「麻吉貓」的玩偶掛飾,手裡是貓貓蟲「咖波」和手搖杯品牌的聯名款,周末抱著「灣A麻吉」的絨毛娃娃「花立漉」追劇,或是滑著「囂搞」的短影音哈哈大笑。這些角色IP自在地走入我們的日常,圖像發揮直球對決的威力,宣洩情緒,表現自我,就像生活的夥伴。

台漫品牌形象確立 說台灣故事給全世界聽

在近年政府投入的「漫畫創作及出版行銷獎勵要點」(簡稱漫輔金)催化之下,至今孵化超過700本以上的台灣漫畫作品問市。下一階段,讓人殷殷盼問的是:台灣漫畫,是什麼模樣?

台灣漫畫大勢來襲! 機不可失的第三波黃金期

2022年,《台灣光華》曾經報導台灣漫畫市場動態,彼時,面對發軔於2010年的台灣漫畫的「第三波黃金期」,業界多抱持觀望,「第三波黃金時代,是否真的就要來到?」彼時的提問,此時可以篤定回答:是的!

漫畫迷・朝聖地 台灣漫畫重鎮

不管你是不是漫畫迷,造訪北、中、南的台灣漫畫基地、台中漫畫博物館、台南浮生圖像所,你會更認識台灣,對台灣感到驚豔。

穆友∙睦友 進擊的台灣清真產業

台灣,在新月評等與萬事達卡的「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評比中屢屢名列前茅,清真認證的餐飲、穆斯林友善的旅宿、景點、醫療院所持續增加,穆斯林旅台的飲食起居更方便。現在「完美清真」認證的台灣商品也前進伊斯蘭國家,展現台灣友善與美味的魅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