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地下化成效不彰 日本坐實電線桿大國

日本約四成都道府縣電纜地下化比率不到1%。(中央社黃名璽)
日本約四成都道府縣電纜地下化比率不到1%。(中央社黃名璽)

【文/黃名璽 (中央社編譯)】

日本過去10年以極緩慢的速度在推動電纜地下化的同時,每年還以約7萬支的速度增建電線桿,「電線桿大國」稱號當之無愧。

被稱為「電線桿大國」的日本,不像其他先進國家主要城市電纜地下化幾乎接近100%,國內最大城市的東京電纜地下化比率不到10%,甚至在推動電纜地下化同時,還在全國不斷地增設電線桿,出現拆除數量不及增設數量、電線桿不減反增的奇特現象。

雖然日本要趕上其他國際大城進度仍有難度,但考量到防災與安全,電纜地下化仍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電線桿早應遞減 事與願違年年增加

《日本經濟新聞》有一篇專文探討日本最平常的風景之一:電線桿,發現隨著電纜地下化作業的推動,應該與日俱減的電線桿數量,這幾年竟然年年增加。

日本全國共有約3,600萬根電線桿,種類細分成三種,分別是電力桿、電信桿及共用桿(電力與電信共用)。

仔細觀察電線桿外觀,可以發現電線通過電線桿的區域分為上方及稍微下方的位置;上方處電線是6,600V電流的高壓配電線,稍微下方處則是100V或200V的低壓配電線。家用電由低壓配電線供電。

電線桿上的圓柱槽是變壓器,可以將6,600V的電流轉換成低壓,配送到各家戶使用。

國土交通省負責相關業務的人士說,推動中的「去電桿化」作業,許多人認為是「從地面上看不到電線桿與電線」的電纜地下化,其實還有包括藏在民宅屋簷下通過等方式,但在大馬路等地主要還是走地下化。

一旦把電纜移到地下,如果發生故障或損壞時不是很難被察覺嗎?東京電力公司人士說,在輸配電發生故障時的確要花比較多時間修復,但如果電纜在外面的話,容易在天災時發生斷裂等情況,地下化比較不容易受災。

成本高道路又狹窄 電纜地下化推動緩慢

「去電桿化」的主要目的是著眼防災、安全及維護景觀,日本政府已把在防災與景觀上有必要的道路與區間視為優先對象,訂定2025年前加速「去電桿化」的目標。

但數據顯示,日本電線桿的數量卻是不減反增,光是2021年度一年內就新增25萬3,000根,相對拆除的20萬5,000根,還增加了約4萬8,000根。這些增加的電線桿屬於新建房屋電力配送的電力桿。

相較於倫敦、巴黎、新加坡等城市幾乎已達100%電纜地下化,在日本連最先進的東京都,到2020年度快結束時的比率也不過5%;日本有約四成都道府縣電纜地下化比率甚至不到1%。

更令人吃驚的是,日本過去10 年以極緩慢的速度在推動電纜地下化的同時,每年還以約7萬支的速度在增建電線桿,「電線桿大國」稱號當之無愧。

日媒曾報導,世界各國從景觀著眼的都市計畫,一開始就持續推動電纜地下化,但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急於重建,採取的是便宜、快速布建的電線桿,造成各大都市隨處可見電線桿的現狀。

雖然電線桿能夠有效率地送電,但因為暴露在街道上受到風吹雨淋,碰上風災時更顯脆弱。日本近年來災害頻仍,造成停電時間變長。

國土交通省負責相關業務的人士說,無法推動電纜地下化的主要理由,可能跟成本及道路狹窄有關。

電纜地下化每公里要花逾5億日圓,也必須拓寬人行道,這對馬路及人行道狹窄的日本來說,要花不少時間徵收私有地。加上電線桿跟電力公司、通訊公司等各式各樣企業與團體有關,協調過程相當複雜。

電線桿也有圈粉魅力 沒了它粉絲會寂寞

有趣的是,就在官方推動拆除電線桿的同時,日本也出現一批擁護電線桿的「粉絲」。

被稱為「電線愛好者」的女演員石山蓮華說:「電線看起來就像生物般有趣。」她從小學時就被電線吸引,去年6月甚至被日本電線工業會任命為「電線大使」。

在石山蓮華的眼中,電線桿與電線象徵城市的成長,可以看到電線桿上被貼上廣告傳單或被塗鴉,且電線的安裝方式也可看出職人們的技術與個性,「看上去像沒有生命的物體,實際上卻讓人感覺有人味」。

日本動畫背景經常出現畫風細膩的電線桿,連國外也把電線桿視為具日本特色的風景,如果日本真的沒有電線桿,對這些電線愛好者來說,難道不會感到寂寞嗎?

石山蓮華說,也許有一天這樣的風景會消失,屆時的確會感到寂寞,但為了防災及安全的理由也確有必要。(完)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延伸閱讀

2023年2月日本乘用車銷售 前十名Toyota包辦了九席 Lexus NX上升至22名創歷史新高

王惠美等8藍綠縣市長攜手 參加日本東京國際食品展

影響極大!H3火箭首射失敗 日本太空戰略恐受阻

百萬奧迪禍不單行!Audi e-tron Sportback被撞又被電線杆砸中釀二度傷害

相關新聞

尹錫悅強化韓美同盟 「安美經世」路線受考驗

堅守「安美經世」(安保與美國合作、經濟與世界合作)原則的尹錫悅政府,雖說經濟上會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合作,但顯然不願再「委屈求全」。

乾旱土地的農業奇兵 以色列孵蛋科技有一套

面對傳統蛋雞產業缺乏效率以及飼養不人道,以色列未雨綢繆,率先運用先進科技,提出有效又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友善飼養官民同心 法國雞蛋高產的祕訣

法國也曾爆發嚴重禽流感,但除去年外,蛋類自給率達100%~102%。在嚴格衛生安全規範下,法國產官通力、上下游合作,成就雞蛋產業好形象。

菲美安全合作回溫 牽動南海台海戰略

菲律賓北端的軍事據點離台灣海岸不到400公里,這使它們極有可能成為美國和盟軍「距台灣最近的武器發射處」。

庫克領軍蘋果股價新高 分散風險招手印度越南

疫情、成本和地緣政治情勢迫使蘋果與中國脫鉤,這不僅是蘋果公司一大轉變,也象徵世界經濟重新洗牌。

航空業脫碳第一步 英國推氫燃料飛機引擎

英國發動機製造大廠勞斯萊斯成功測試100%使用氫燃料的小型飛機噴射引擎,長期計畫是讓氫能成為主要動力來源,以利航空業永續發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