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量都還在!關稅引爆中國出貨崩 長榮、陽明、萬海卻不怕?

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之際,全球航運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型。遠見資料照, 陳之俊攝
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之際,全球航運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型。遠見資料照, 陳之俊攝

【文/郭逸】

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之際,全球航運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型。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達145%的對等關稅,不僅重創出口,也使雙邊貨運量急遽萎縮,更牽動整體供應鏈的穩定與物流生態的重組。面對需求不穩與運費壓力,台灣的航商都樂觀認為貨還在,運輸需求當然跟著來;此外,航運市場未來會轉變為「區域化」與「短鏈化」,意味著航商得更靈活調配營運策略,才能避免在關稅洪流中沈沒。

還記得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啟動的對等關稅,中國課多少嗎?答案是驚為天人的145%,這個稅率不僅重創中國的出口商,美中貨櫃運輸量也因此驟減,連帶增加物流業和港口城市的就業風險。

貨櫃追蹤服務業者「Vizion」統計至4月中旬的資料顯示,從中國運往美國的20呎貨櫃(TEU)訂單量暴跌45%,航運巨擘赫伯羅德(Hapag-Lloyd)也提到,中國客戶已取消約30%的訂單;此外,國際商會(ICC)也警告,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已經達到1930年代以來最高水準。航運業現在可說是身陷泥淖。

更讓業界擔憂的是,90天關稅緩衝擊結束後,供應鏈斷鏈、價格波動等亂象,孩童用品、運動器材、生活雜貨可能缺貨,進口商面臨轉嫁不掉的成本壓力,並持續衝擊好不容易復甦的航運市場。

航商現在能做的,除了減班,以支撐價格,就是改採小船型,以降低成本。赫伯羅德就是採用「航次不減、船型縮小」的營運策略,避免裝載率過低,維持船舶運營的經濟效益與市場能見度,同時提升營運彈性,快速因應市場需求變動。

沒人料到以巴衝突竟然會影響全球的航運業,亞洲到歐洲的貨櫃運費因而大漲。( 圖為中國上海的港口)達志影像
沒人料到以巴衝突竟然會影響全球的航運業,亞洲到歐洲的貨櫃運費因而大漲。( 圖為中國上海的港口)達志影像

「貨還在,只是等出貨」,貨櫃三雄樂觀看關稅衝擊

國際航商已經有對應措施,台灣的「貨櫃三雄」怎麼看現在的市況呢?長榮4月25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強調:「貨還在就沒有悲觀的理由。」確實,長榮4月的艙位量縮減三至四成,中國的進出口也量縮了六至七成,但他認為只是出貨時間遞延的問題。

吳光輝說,大型通路零售商今年原本都對美國進口貨量抱持正面看法,長約價會比去年增加,長榮的中、大型客戶簽約狀況量、價確實大幅提升,現在卻因為關稅干擾市場,簽約速度放緩;他分析,有些中、美企業主持續觀望關稅後續,有些則已暫停出貨,但整體而言是「審慎樂觀」。

三天後,台北市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召開會員大會,陽明、萬海也現身談關稅。陽明總經理白崑榮坦言,現在很難評估美國關稅的影響,但貨量變化無需悲觀看待,如果以生產鏈和供應鏈角度來看,除非發生系統性風險,導致美國經濟情況惡化,消費力大幅下降,否則貨品還是得繼續出貨。

白崑榮分析市況,美國每年從亞洲進口2200萬TEU至2300萬TEU,這些貨量短期不可能全部變成「美國製造」,長期而言則是注意供應鏈移轉,例如墨西哥也許會是供應鏈佈局的重點之一。

萬海同樣密切關注關稅走勢,總經理謝福隆認為,關稅勢必影響中國到美國的出貨量,雖然北美線貨量暫時減少,但過去的紅海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的後期,業者都會搶艙位,未來開始出貨,狀況亦同。

至於近洋線的價位反而拉升了。謝福隆觀察,前四個月的運費比去年同期成長三成,越南、泰國、印尼等的4月貨運量都有增加,還有伊斯蘭國家的開齋節,中東線4月貨量也因此回溫。

長榮4月的艙位量縮減三至四成,中國的進出口也量縮了六至七成。(僅為情境配圖)長榮海運提供
長榮4月的艙位量縮減三至四成,中國的進出口也量縮了六至七成。(僅為情境配圖)長榮海運提供

航運市場趨向「區域化」與「短鏈化」

航運市場整過也有所變動,將更趨向「區域化」與「短鏈化」。赫伯羅德就曾提及,國際物流市場以往大量依賴中美貿易,現在則漸漸轉向新興市場和區域內貿易網絡,例如泰國、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貨運需求「大幅上升」。

《DHL Trade Atlas 2025》報告指出,2024年至2029年間,全球貿易成長最快速的地區將集中於南亞、東南亞與中東,尤其是印度、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國家;這些貨運熱點興起的意義就是區域化和短鏈化,生產地靠近市場,區域性、小批量、高頻率的貨運需求,將成主流。

而泰國、越南這些新興製造基地,正在取代部分中國供應鏈角色,言下之意,「中國+1」的戰略更為顯著。

對航商來說,只要還有貨,市場就會持續上行,後續考驗航商的,就是如何靈活調配船型、航線,而區域化和短鏈化的貨運市場,也會成為重塑供應鏈的關鍵要素。

延伸閱讀:

關稅暫緩90天,企業真有搶艙潮?貨櫃三雄能如願搶錢?

川普下令打胡賽組織、紅海危機再起!航海王將迎來地獄挑戰?

俄烏停戰掀數千億美元重建商機?散裝航運股搶當「航海王」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6月號】

延伸閱讀

國泰投信張錫:AI成剛需 台股下半年先蹲後跳

中再向世貿告狀 促加強監督單邊關稅

關稅緩衝期已過60天 只簽1協議…美商務部長參院遭拷問

00878為何選萬海、納可成掀永續疑慮?經理人親回:ESG、殖利率、波動性三重把關

相關新聞

貨量都還在!關稅引爆中國出貨崩 長榮、陽明、萬海卻不怕?

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之際,全球航運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型。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達145%的對等關稅,不僅重創出口,也使雙邊貨運量急遽萎縮,更牽動整體供應鏈的穩定與物流生態的重組。面對需求不穩與運費壓力,台灣的航商都樂觀認為貨還在,運輸需求當然跟著來;此外,航運市場未來會轉變為「區域化」與「短鏈化」,意味著航商得更靈活調配營運策略,才能避免在關稅洪流中沈沒。

週休三日不是夢!雲品酒店實施半年揭意外成果

雲品(2748)旗下的雲品溫泉酒店從去年9月開始試行「週休三日」制度,不但率先成為國內第一個讓員工休三天的觀光業者,更榮獲2025《遠見》ESG企業永續獎傑出方案人才發展組首獎。 週休三日至今施行半年,實行現況如何?《遠見》專訪雲品國際董事長盛治仁,揭意外成果。

AI寫程式/他用AI服務漫畫迷 如何月營收破萬美元?

Google有25%程式碼由AI搞定已經不夠看,微軟執行長納德拉表示內部有三成程式碼都是AI生成,臉書創辦人祖克柏更預期未來一年至一年半內,大部分程式碼都將交由AI完成。對產品經理蘇謹深來說,不會寫程式沒關係,因為他靠著Claude和ChatGPT,打造出用戶擁戴的AI漫畫翻譯產品。不但單月營收快速破萬美元,現在還繼續成長!他的AI斜槓之路如何吃到真實紅利?

韓國將總統補選!六位候選人 選民卻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因突襲發布戒嚴而遭彈劾下台後,當地將於6月3日舉行總統補選來填補政局空窗。在國內社會深度撕裂、經濟動盪未平、對北韓與中國關係日益緊繃的情勢下,新總統必須在內外挑戰中穩住國本,同時,還得面對與美國總統川普之間日益難以預測的盟友關係,韓國人民的選擇,將為東北亞局勢投下關鍵變數。《遠見》整理這次候選人有哪些,以及這次選舉關鍵的議題。

從危機中看見實力!《遠見》2025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揭曉民意真相

2025年,台灣政局動盪不安。對外,川普重啟關稅政策引爆全球地緣政治戰;對內,立委大罷免風波重挫民心,衝擊施政觀感,也讓《遠見》2025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出現劇烈波動。

台灣終成亞洲第一非核家園 卻還有這四大謎團待解?

2025年5月17日,台灣正式跨入「非核家園」的新里程碑,隨著核三廠2號機進入除役階段,成為亞洲第一個全面廢核的國家。這場能源轉型之路,仍留下一連串未解的謎團:除役後的安全與成本、核廢料最終處置、綠能廢料處理,以及因應電力缺口可能帶來的碳排風險。面對日益複雜的電力供應挑戰與嚴峻的碳排壓力,台灣能否抓住改革契機,同時支撐產業升級與永續發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