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市消防局指揮中心小隊長值勤突昏倒 同事急搶救仍不治

因應陸由演轉戰 顧立雄:立即備戰操演半年1次 視共軍軍演強度隨時下令

中職/林智勝女兒IG帳號遭盜發詐騙簡訊 陸筱晴神回覆網笑翻

榮格心理學原價破萬 鄧惠文秒吸1萬9000名學員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推出的「日常生活的榮格心理學」,成為2024最夯的線上療癒課程。Hahow好學校提供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推出的「日常生活的榮格心理學」,成為2024最夯的線上療癒課程。Hahow好學校提供

【文/彭杏珠】

連線上學習平台都沒想到,身心靈相關療癒課程會大爆發,課程銷售額屢破千萬!尤其是渴望「自我探索」的年輕世代,對製課公司、講師、平台而言,更是全新潛力市場。

你知道2024年最火紅的線上療癒課程是什麼嗎?正是榮格分析師暨精神科醫師鄧惠文的「日常生活的榮格心理學」,原價1萬1000元(非實際售價),45天就吸引近1萬9000位學員報名,是預設目標的626.7倍,勇奪2024年度線上療癒系列的銷售冠軍。

預計於2025年2月5日上線的「榮格心理學」,時長不過五小時,卻值萬金,為什麼?「這和現代人的焦慮不安有關,」Hahow好學校(簡稱Hahow)個人學習平台事業總監蘇圓媛分析,鄧惠文醫師提供心理療癒技巧與實踐方法,幫助學員探索內在力量,開啟生命的潛能。

疫情讓療癒課程從線下走到線上

其實線上療癒課程蓬勃發展,要拜新冠疫情所賜,過去多以實體為主,疫情大爆發後,無法線下聚會,遂轉為線上。

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觀察到,從2020年下半年起,製課公司開始找相關師資,啟動台灣第一波的線上療癒課程風潮。

嘖嘖群眾集資平台共同創辦人徐震進一步分析,初期跟療癒相關的募資專案,集資規模約在幾十萬至百餘萬元間,近幾年頻繁出現數千、甚至上萬人的贊助;金額也高達幾百萬到千萬元以上。「毫無疑問,2021年5月疫情三級警戒,是很大的轉捩點,相關業者都看到契機,勇敢切入市場。」

而台灣第一個破千萬的線上療癒課程,就是2022年2月25日許瑞云與鄭先安醫師,在知識衛星(SAT. Knowledge)平台集資的「身心靈自我療癒課」,共有4414名學員埋單,以原價估算,銷售額為5600萬餘元,顛覆製課公司、老師跟平台的刻板印象。「誰能想到自我療癒四個字的威力如此強大,完全切到消費者的痛點,」林大涵說。

台灣線上療癒課程,誰最夯?遠見提供
台灣線上療癒課程,誰最夯?遠見提供

由於平台在募資期都會推出優惠折扣,文中的課程銷售額均是《遠見》以原價、報名人數等公開資訊估算而成,並非平台「實際」的售價與收入。

繼「身心靈自我療癒課」之後,2023年最夯的是「白瑜的全方位占星學」,有2萬4000餘人埋單,銷售額為2億6425萬元。

從兩大線上學習平台PressPlay Academy(簡稱PPA)、Hahow的表現,即能一窺線上療癒課程的潛力。

彙整線上平台的療癒課程,可概分為身(按摩、瑜珈、健身等);心(心理諮商、正念、頌缽、歌唱、手作等);靈(紫微斗數、塔羅牌、占星、人類圖、MBTI等)三部分。

瑜珈、心理諮商課程很容易理解,但為何有人願意花錢,買6小時50分鐘的「掌握鉤針編織邏輯」課程,銷售額超過1700萬元?

當Hahow進行訪談後發現,學員上針織課,不是想學一技之長,而是透過一針一鉤的反複動作,進入「心流」狀態:當人們高度專注、投入一件事時,幸福指數最高,可達到身心靈平衡的愉悅狀態。

調查也顯示,手作課程同樣有紓壓效果。例如,知名精油老師Gina的「全方位芳香療法課」拿下2400多萬元的銷售成績。對年輕人來說,市面上的精油未必符合個人喜好,學會調配香氛,既省錢又能做出專屬的療癒味道,一舉兩得。

連教授唱歌都能吸引想放鬆的學員。2024年6月,創作歌手蔡佩軒開了一門「訓練唱歌」的課,原價9000元,有2368個人購買。蘇圓媛分享學員上課的動機說,他們並非想成為專業歌手,而是希望學會歌唱技巧,當與朋友到KTV歡樂時,能高歌一曲、贏得滿堂彩,達到心情愉悅、自我肯定的價值。

各大線上課程平台療癒課程大賣

療癒課程的異軍突起,讓Hahow的業績水漲船高,2024年相較2023年成長30%。其中,療癒課程比2023年大幅增加65.2%,營收占比更從2021年的12.2%,增至2024年的32.7%,顯示民眾對身心靈線上課程的剛性需求。

另外,會員數高達128萬的PPA線上課程平台,2024年療癒課程的銷售額占比高達近四成。PPA觀察從2022年起,身心靈課程顯著成長,如心理學、正念、減緩焦慮等,均取得超過千萬的成績單。2024的療癒課程數不僅較2022年成長逾20%,銷售額更增加40%。

2024年PPA開設的「如茵老師塔羅實戰速成班」,截至1月13日已經吸引逾3000位學員,初估銷售額3000多萬元,仍在招生中。作家吳若權與吳淡如的「轉念力必修課」,也迎來2400萬元銷售成績。

全台最大線上製課公司「生鮮時書」的業績更是直線飆升。生鮮時書創辦人劉俊佑難掩喜悅之情說,從2018年創業至今,年平均營收成長率達300%,三年內打造15堂療癒相關課程,原先療癒課程僅占2023營收的10%,2024倍增至25%,2024年營業額一舉突破億元大關。

劉俊佑分析,現代人的療癒需求,可分為向內求的自我覺察,以及對生活不確定性的自我療癒,「年輕人更想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渴望在漂浮世界中找到個人定位。」

生鮮時書挖掘台灣師資之餘,又率先引進國外的療癒課程,2022年推出「歐普拉靈性導師的8堂臣服實踐課」,有1854個人埋單、銷售額逾1200萬元。這門課的老師,正是暢銷書《覺醒的你》《臣服實驗》的作者麥克.辛格。

由大耕開設的紫微斗數線上課程,深受歡迎。PressPlay Academy提供
由大耕開設的紫微斗數線上課程,深受歡迎。PressPlay Academy提供

女性及青壯世代是主要客層

蘇圓媛訪查發現,年輕人會主動且自然說出「自我覺察」四個字,他們試圖透過各種方式了解自己,「以前我認為,應該是35歲以上族群較迫切需要向內求,沒想到20幾歲年輕人,也這麼在意身心靈平衡。」

有趣的是,線上療癒課程的主力竟是女性,兩大平台的男女比為3:7,有些課程的女性更高達七成五以上。這與台灣的家庭教育、社會期待有關,女性長期處於壓抑環境,亟需各種方式舒緩情緒,「男性則被視為強者,認為外求是『我不行了』的示弱表現,傾向藉助喝酒、打球、跑步等方式紓壓,」林大涵分析男女的差異性。

以Hahow為例,購買療癒課程的學員主要集中於25至54歲,占比72.9%,其中45至54歲最高為近三成;進一步分析,心靈成長類課程,主要在35至54歲;紓壓類課程,45歲以上超過一半;音樂類客層偏向年輕,為18至34歲,且男性占比顯著提升至56.5%,比前兩類分別高出31.5%、28%。

整體而言,35至45歲是主力。「這與課程設計有關,例如頌缽的年齡層較高,不過年輕世代已急起直追,成為生力軍,」劉俊佑分析,近年熱賣的占卜類課程,學員就下降到18至34歲。

線下也有同樣的療癒課程,為何線上還吃得到市場?主要是線上課程從找師資、規劃內容到完成錄製,都要花時間打磨,才能在平台銷售,「一旦內容出問題,網友會立即反映並發酵,重則影響企業聲譽,得層層把關篩選,」蘇圓媛說出線上平台的壓力。另外,線上還有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優勢。

集資經驗豐富的林大涵認為,台灣的線上課程,旨在給學員最佳的內容與體驗,也是全球唯一課程與價格都走精品路線的地區。聽到一門課幾千元,感覺並不便宜,但跟名師動輒數萬元的實體課程相比,線上無人數限制,可均攤成本,售價反而親民。

「有學員聽到老師的一句話而茅塞頓開,心理變健康,你覺得五至八小時的線上課程賣幾千元很貴嗎?就像有人願意花幾千塊聽場演唱會的道理一樣,」林大涵舉例說明。

療癒成日常,年輕人成潛力市場

這三年來,疫情助攻線上療癒課程的市場,但大家回歸正常生活後,線上還有前景嗎?劉俊佑樂觀看待,療癒已成為日常的一部分,你不會兩年前想認識自己,兩年後就不需要了!「尤其是年輕人,當啟動自我探索的開關後,需求只會愈來愈大。」

當新世代渴望了解自己,並習慣線上學習時,對製課公司、講師、平台而言,就是全新的潛力市場。

分析知識學習市場的現況,同樣都是學習,但實體書跟線上課程的收入差異明顯,書籍的版稅每本約8%至12%,除極少數的爆款外,版稅的收入並不高;而線上課程扣除製作費、行銷廣告費後,老師跟平台的分潤行情是五五或六四分成,一門售價幾千元的課,只要吸引數百至上千名學員,老師的回饋堪比暢銷書版稅收入,且線上課程可一直販售,還有長尾效應,遂吸引很多人投入。

三年前,當台灣出現第一個破千萬的療癒課程時,業界頗為震驚,現在是稀鬆平常,千萬不再是高門檻。林大涵認為,「這代表台灣優質的線上課程愈來愈多,尤其是療癒課程一定會持續瓜分市場,跟投資理財一樣,人們都希望付出相對少的錢,得到最大的價值,身心靈平衡,就是身體最大的價值。」

根據資策會的調查顯示,2022年台灣的數位學習產值達510.6億元,促使線上課程成為「內容變現」最熱門的途徑之一。資策會同時也發現,近兩年生活愉悅、個人成長等類型的課程非常受歡迎。

尤其在社群媒體發達、AI崛起的年代,更加深現代人的焦慮感,線上療癒課程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劉俊佑一言以蔽之,「療癒的本質,就是在不確定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安定感,紓壓、療癒勢必是線上課程的主流之一。」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心經濟」大爆發,2025上看136兆

遠見調查》64%的人「焦慮不安」,五人有四個願掏錢買快樂

你躺平了嗎?被動式運動商機達205億

延伸閱讀

「立院喬王」線上開課教你喬事情 背後推手是他!成立3年就創億元營收怎辦到?

佛光大學繁星生大一免學費 大二至大四加碼一年3.5萬

幸福國度是老年專屬 北歐年輕人憂鬱症成國病

策略行銷/掌握心理學 行銷加分

相關新聞

台積電赴美加碼投資「關鍵5個字」!投審會到底怎麼審?

台積電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捲起社會千堆雪,包括流程是否符合政府目前相關規定,都引起輿論熱議。是否賴清德政府為了嘉惠台美關係偷放水?到底企業赴海外投資的流程為何?《遠見》為讀者釋疑,原來產創條例中關鍵5個字,說明了台積電去美國加碼至今仍符合程序。

如果馬斯克是你老闆⋯?應對「恐懼管理」有方法

自從獲得川普指派成為政府效率部(DOGE)領導人後,馬斯克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不但裁撤許多聯邦雇員,還向200萬名員工寄發電子郵件,要求他們回報工作績效,否則可能遭到解聘,引發外界熱議,馬斯克領導下的特斯拉和X,也對他的管理方式頗有微詞。究竟,專家是如何分析馬斯克的管理模式?如果你也遇到像馬斯克一樣的上司,該如何面對?

AI時代大學科系如何選?法律系成高中生最愛有理由

學測成績公布之後,考生開始緊鑼密鼓地預備填大學科系志願。升學網站「大學問」日前發佈「2025高中生最愛百大熱門科系排行榜」,其中,政大法律系奪下榜首,全台共有10間學校的法律系入圍排行榜,法律系躍升為「入圍數」最多的科系。對於法律科系熱度躍升,《遠見》採訪法學院教授,分析法學教育的特色與職涯選擇。究竟,大學的法學教育近年有哪些轉變?法律系跟你想像的一樣嗎?原來,在AI時代,學法律會更有職場價值。

專訪/美國首位華人AI院士!楊強:AI需資源取捨 研發要頂天立地

DeepSeek橫空出世,掀起中國AI新浪潮。其中,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慧官楊強,是備受矚目的領軍人物。做為首位華人AAAI院士及聯邦學習先驅,他提出AI時代管理者的省思。

電信三雄助攻企業AI應用 化身數位轉型強力加速器

2025年,全球企業逐步接受AI做為生產力工具的一部分。在台灣,中小企業也開始積極尋求生成式AI的應用方式,以提升營運效率。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與中華電信三大電信業者,紛紛瞄準這波AI浪潮,積極布局AI解決方案,盼成為企業轉型的加速器。

中國低空經濟崛起 掀起千億新戰場

低空經濟在中國各地風風火火展開,這不僅是交通革命,更是中國經濟的轉機,紛紛期盼能從天空取得GDP。未來,一座城市的發展榮景,或許得取決於我們頭頂上的天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