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LINE免費貼圖5款!社畜必下載「我愛我的工作」哏圖 還有餃貓、外星人陪伴

高雄飯糰店女房東被指金融貸款黃牛「案號滿滿」?她發聲駁斥

逆向撞康橋7學生 冷氣工沿路「飄移鬼切」影像曝光

聯準會降息影響五大面向 專家教你第四季怎麼投資

【文/廖君雅】

美國聯準會於台灣時間9月19日清晨宣布最新利率政策,大幅降息2碼。正式步入降息循環後,投資者如何布局?傳統消費旺季第四季即將到來,投資標的怎麼選?

台灣時間9月19日,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大幅降息,一口氣將基準利率調降2碼(0.5個百分點),至4.75%至5%區間。

此次降息標誌著自2022年3月以來的升息循環正式結束,亦是自2020年以來的首次「預防性」降息。與衰退性降息相比,預防性降息的幅度通常較小、持續時間短、次數也較少。

在此次降息前,聯準會曾調升2025年失業率預期,從4.2%上調至4.4%。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強調,在控制通膨的同時,穩定就業是其首要任務。因此,此次降息雖屬預期之內,但依然展現聯準會穩定經濟的決心。

宣布降息當日,美股先盛後衰,道瓊指數收盤小跌103點;緊接著上場的台股,卻逆勢上揚363.85點,漲跌互見中如何解讀?

「補交作業」衝擊五大面向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比喻,這僅是彌補7月未降息的「補交作業」。他並指出鮑爾的言論缺乏明確指引,股市短期內仍將處於膠著狀態。

整體而言,這次美國睽違四年的降息,帶來的經濟影響涵蓋五大方面:

一、企業借貸成本降低:資金將流向股市,推動企業投資及活絡市場。

二、已發行債券吸引力增加:由於降息,新發行債券的收益率下降,使得舊債券變得更具投資價值。

三、美元貶值壓力增加:投資人將資金轉向其他市場尋求更高收益,美元走弱,亞洲貨幣升值機會增加。

四、消費意願提升:借貸成本降低,消費者信心回升,但也可能讓通膨隱憂再現。

五、房市受益:銀行利率降低,民眾負擔能力提升,進一步促進房市發展。

聯博集團成熟市場經濟研究總監Eric Winograd接受《遠見》專訪時指出,聯準會一次降兩碼,將對刺激經濟成長產生更明顯效果,尤其是企業借貸成本降低後,有助於活絡就業市場。此外,亦有助於股債回歸「正常化」路徑,提高投資勝率。

Winograd強調,過去兩年,聯準會採取快速且激進的升息策略,以應對通膨飆升的壓力。惟新冠疫情效應使當前的經濟環境更加複雜,因此Fed的降息決策更緩慢和謹慎,效果將延後至2025年才會顯現。

對照聯準會主席鮑爾曾拋出的金句:Higher for longer(高利率維持較久時間),只是longer(長時間)不代表「forever」(永遠)。

鮑爾雖然已經鬆手放鴿了,但是Winograd強調,此次僅能做為「重新調校」貨幣政策,不保證下次仍會維持同樣的2碼降息幅度。

那麼降息後的美國經濟是否能順利「軟著陸」?目前主要機構皆預測「機率頗高」。

根據預測未來利率路徑的9月點陣圖中位數,聯準會官員們認為2024年底還有進一步降息空間,可能再降2碼,2025年則還有降息4碼的空間。

股債同步受惠,先蹲後跳

那麼如何把握降息契機,提早布局第四季乃至於明年的投資機會?

品浩太平洋投顧(PIMCO)全球信用研究團隊主管施禮誠(Christian Stracke)有兩大建議:一、當前債券的投資價值高於股票,建議投資人配置多元債種,以強化投資組合的韌性,實現6%至7%的穩定收益,不但能有效對沖股票波動帶來的下跌風險,還能擁有穩定現金流。

Winograd則指出,聯博研究團隊認為降息對債市是一大順風,可望收斂利差、增加債券的資本利得空間,各類券種都能有所表現。

瀚亞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曉蘭亦建議,若已布局固定收益產品,第四季仍可續抱;利率若回升,就是加碼債券的好機會,雖首重投資等級債,但非投資等級債、新興市場債仍受惠於美國貨幣寬鬆、資金外溢的效果。

雖債市迎來難得的黃金時刻,但在降息路徑尚未明朗前,配置策略首重「息收優於價差」。也就是,投資債券仍以收取債息為主,賺取價差反而是其次。

降息初期雖有利於債券,但股市投資人也勿擔憂,第四季為全球傳統消費旺季,有助於延長股市多頭態勢。美股則因企業獲利佳,更有機會於年底前「先蹲後跳」;台股則是繼續受惠於AI與半導體雙軸題材,拉回低點即是買點。

保德信投信統計,近十年全球主要指數第四季平均表現幾乎全數上漲,尤以美國、日本、台灣及印度表現強勢。

保德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研判,雖近期美國勞動市場開始降溫,製造業疲弱,以致於聯準會採取預防式降息手段,但多數數據仍表現正向。

舉例而言,美國第二季實質GDP成長3%、服務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位於榮枯線上、消費者信心回升,以及美國企業獲利今年有望達兩位數成長等四大指標,在在顯示基本面表現堅實。

另一方面,施羅德投資團隊亦發布最新報告,美國企業今年EPS預估平均成長11%,因此建議逢低布局美國優質大型龍頭股、全球創新科技趨勢股;並可留意價值被低估、但受惠選舉政策和內需成長的美國中小型股票。

歷史數據可供投資參考

展望後市,滙豐超核心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楊博翔指出,股票部位可選擇具長期趨勢的AI科技相關,以及兼具股利率及防禦優勢的基礎建設題材;搭配收息為主的低波動債券。

投資平台鉅亨買基金回顧過去聯準會首次降息當月底進場的績效,發現在未陷入衰退的情境下,降息一年後的平均報酬率,新興市場債券、台灣股票和美國股票表現最佳,平均報酬率分別為32.1%、18.7%和16.5%。

但若經濟陷入衰退,美國公債、美國投資級債券和新興市場債券則表現較佳,平均報酬率分別為10.4%、6.2%和3.7%,以上歷史數據亦可做為投資人布局參考。

黃金市場也因降息而受益,實體需求增長與利率下降雙重利多,加上通膨和地緣政治衝突的避險需求,價格可望持續走強。

由於11月尚有重磅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兩派陣營的政策牛肉也動見觀瞻。《遠見》綜合多位經濟學家和投資法人意見,歸納出兩大方向:

首先,無論誰當選,中美角力的地緣政治僵局預料將持續;而振興經濟、推動製造業回流仍會是美國主要的政策方向。

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勝選,由於其政策傾向減稅和擴大貿易保護,有利於傳統石化能源、金融自由化及美國企業。

相對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若勝選,可預期將延續現任總統拜登政策,持續強化對大型金融機構的監管,並提高稅率,較不利於科技股,但將有利於氣候變遷預防、能源轉型及基礎建設。

總體而言,即使「鴿」聲嘹亮、資金出籠,但總經變數不少,今年第四季的投資策略,仍應謹慎布局。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Fed降息影響有哪些?Q4投資布局一次看

美國總統大選如何牽動投資情勢?聯博首席經濟學家這樣看

美國大選》川普、賀錦麗誰入主白宮,將由這些人決定

延伸閱讀

海倫颶風強襲美國至少162死 拜登賀錦麗分頭勘災

副總統辯論談拆散移民家庭 范斯稱須先驅逐罪犯

NBA/連兩季膝傷報銷 公牛鮑爾期待開幕戰:我有全新的膝蓋

端經濟牛肉搶攻選票 美副總統候選人挺自家搭檔

相關新聞

每月開缺2.2萬人、高階主管年薪上看300萬 這四大綠領人才超搶手

每月開缺2.2萬人、高階主管年薪上看300萬,這四大綠領人才超搶手

獨家專訪》世界首部AI法案推手他為何仍憂心AI監理的未來?

獨家專訪》世界首部AI法案推手,他為何仍憂心AI監理的未來?

避免有毒職場 為何學好SEL是第一步?

日前國內雲云科技(Cubo Ai)事件,引發不少人探討國內對於情緒管理太過漠視,恐是讓有毒職場文化蔓延的原因之一。國家教育研究院27日宣布成立「社會情緒學習研究室」,來協助學生強化心理韌性。這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讓許多人畢業後進入職場,面臨各種情緒問題時懂得調適,不僅不會成為暴力加害者,也更能化解壓力。到底,「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是什麼?除了學生,成年人又該如何接觸社會情緒學習?專家建議三步驟,練習辨識情緒,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幸福感。

「極限旅行者」有多狂?終極目標是走遍全球193個國家

你聽過「極限旅行(Extreme Travel)」嗎?愈來愈多旅行者不再滿足於常見的觀光路線,而是將「走遍世界每個國家」視為人生目標,無論是因為個人挑戰、對未知的好奇,還是受到社群媒體影響,這個曾經屬於富裕階層的興趣,如今已吸引來自各行各業的探險者加入。洛杉磯作家修斯(Kathleen Hughes)就在《華爾街日報》分享他對極限旅行的看法。

「阿力海」憑什麼成為Buffet南霸天?獨家揭密百億董座朱仁宗

台南永康有家Buffet餐廳,聲量竟超越漢來海港、饗食天堂?非連鎖、不設點百貨的「阿力海百匯」,被網友評價為「南霸天Buffet」「南台灣吃到飽天花板」,憑藉高檔海鮮食材,在南部吃到飽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年營收突破3億。背後操盤手朱仁宗,不只是飯店老闆,還是營建事業年營收破百億的桂田集團董事長。《遠見》獨家專訪揭密桂田集團的經營策略。

川普關稅惹怒全球「抵制美貨」!美國經濟恐蒸發830億美元

川普於4月2日「解放日」宣布對世界各國的對等關稅,全球對於「關稅人」川普的不滿隨之飆升,「抵制美國」(Boycott USA)也躍上社群平台、搜尋引擎的熱門詞彙。高盛預估,這波抵制風潮恐導致美國經濟蒸發830億美元。究竟,這波抵制美國貨的風潮從何而來,有哪些國家響應?除了成為標靶的特斯拉之外,還有哪些美國商品慘遭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