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股價一年漲1.9倍!董座親揭從玩具到無人機的8年轉型大計

【文.陳品融】
以遙控模型起家的雷虎科技,居然在近日躍升為熱門軍工股,2022年的股價一年成長1.9倍!在這背後,原來藏著董事長陳冠如8年來的轉型大計。雷虎接受《遠見》專訪,他們究竟如何從做玩具模型,華麗進軍國防軍工業?
2022下半年,對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而言,一切都像場意外。
俄烏戰爭、裴洛西訪台造成台海衝突升溫,8月份,總統蔡英文來到嘉義縣,主持「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亞創中心)揭牌典禮,宣告打造「無人機國家隊」,希望藉軍民聯手,共同提升台灣國防自主及不對稱作戰實力。
經過第一批遴選,經濟部於12月底公告「軍用商規無人機系統整合主導廠商」名單,入選的九家廠商中,備受矚目的雷虎,搶下微型無人機的主導權。而在兩個月前,雷虎更是唯一一家以大型軍民通用無人直升機T-400通過經濟部計畫的廠商。微型、大型無人機一手在握,連帶使雷虎股價飆漲,兩個月內將近翻倍,躍升為市場上熱門的軍工概念股。
「坦白講,在此之前我們也沒想過要做軍工產品,這是命運的安排,」聲若洪鐘的陳冠如說起這話,詫異中卻仍似有著一絲篤定。這是因為,在「命運」背後,有著雷虎累積40多年的深厚實力,更蘊藏陳冠如八年來的轉型大計。
雷虎三度轉型,轉攻中大型無人載具
走進雷虎科技台中總部,像是進入一座別有洞天的時光隧道,陳冠如踩著階梯上上下下,熟練穿梭於「過去、現在、未來」,也就是分別放著遙控模型、醫材、和無人載具的小房間。
1979年,創辦人賴春霖一手打造起遙控模型事業,這曾讓雷虎躍居全球第三大的自有品牌遙控模型廠,更成為全球無線電遙控產業中首家股票上市公司。然而,十多年前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衝擊玩具市場,加上iPhone、iPad興起,新型態娛樂產品取代遙控玩具,也讓雷虎面臨經營瓶頸。
因此,雷虎不得不轉型。他們突圍的第一步,是跨足醫材領域,以自有品牌「TTBIO」推出牙科鑽牙機;第二步,則是在2015年左右,看準消費型無人機將取代遙控玩具,成為下一波熱潮,於是開啟了8年轉型大計、轉攻新事業,積極投入研發,推出多軸飛行器GHOST。這也成為雷虎佈局無人機的起點。
但轉型起初幾年,並不總是順遂。
多年過去,醫材產品成果豐碩,至今貢獻雷虎約七成營收,反觀一開始業績還不錯的GHOST,沒過多久就面臨市場和紅鏈的挑戰。
「消費型無人機變得太快了,比起實際應用,更強調求新求變,」陳冠如感嘆,這也大大降低廠商存活率,過去雷虎多次到CES美國消費性電子展設攤,希望藉此向高手取經,甚至共組策略聯盟,想不到,每年遇到的面孔幾乎都不一樣,廠商汰舊換新的速度快得嚇人。
再者,中國政府大力扶植無人機產業,相較台灣業者,有更優渥的資金補貼及發展空間,光無人機製造廠大疆一間公司,就吃下全球約七成市佔,台廠想與之爭霸,幾乎不可能。從那時起,陳冠如便深諳,朝向中大型無人載具發展,才會是雷虎站穩利基的關鍵。
攜手國營單位、新創公司,補足應用端佈局
這家掛牌上市17年、卻有10年都在虧損的公司,也確實在轉型後,於2020年轉虧為盈,近兩年穩步成長。除因遙控模型、醫材產品在疫情間需求上漲,另一大原因,是雷虎四年前與中華電信展開合作,共同推出「無人機空中基地台」,更進一步在2021年搶下中華電信大單。
無人機空中基地台主要用於救災,比如颱風過後橋樑遭洪水沖垮,造成訊號中斷,透過中華電信的5G移動衛星車連結雷虎的同軸雙旋無人機,可提供緊急通訊。雷虎科技技術長楊富森指出,裝載電池的無人機在空中頂多飛半小時,如今透過電力與訊號纜線連結,飛行時間可長達6小時,加上雷虎的無人機連在6級強風下都能升空,成為提供穩定服務的關鍵,因而受到中華電信青睞。
除了攜手國營事業,雷虎還進一步與新創公司創未來合作,並入股無人機群飛公司「台灣希望創新」。前者研發出重量只有市場上同款產品1/4的「超薄型陣列雷達」,偵測掃描能力都是一流;後者則有優異的群飛技術,可擴大空中基地台的覆蓋範圍,雷虎目前已成功試飛6台無人機,預計2023年2月,就要測試18台無人機群飛成果。
「說實在話,我們只是會做無人載具而已,但你要應用!」陳冠如強調,「應用端就是我們不懂的領域,所以我們找做5G、做雷達、做群飛的公司,最重要的是要建立partnership(伙伴關係)。」
也因此,雷虎切入軍用,說是意外,其實更像是水到渠成。尤其,俄烏戰爭打破過往軍用產品都需取得「軍規」的原則,出現「軍用商規」,不似軍規產品需強調防塵、耐溫、耐摔,更大幅降低投入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都讓重視「應用」的雷虎,找到一展拳腳的機會。
從模型到軍用無人機,雷虎變「酷」了
根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數據指出,隨各國積極投入軍用無人機採購、部署與研發,2022至2025年,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有望自165億美元(約5000億新台幣)成長至343億美元(約1.05兆新台幣),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27.6%。有望為台廠帶來更龐大的商機。
陳冠如也看好,台灣無人機產業將朝更專業、劃分更細緻的領域發展,未來致勝關鍵不在價錢,而是取得如軍工、資安等專業認證,如此一來,才能拉高門檻,擺脫紅鏈,掌握專屬台廠的優勢。
40多年來,從遙控模型、醫材、商用無人機、再到軍用無人機,雷虎始終堅持產品百分之百自行研發、使用自有基金。儘管遙控模型沒有了往日風光,但陳冠如的辦公室裡,依舊擺著幾台收藏的遙控汽車,他看著它們,神情很是自豪,因為一切都是點滴累積。
雖然陳冠如也自嘲,遙控模型和陀螺一樣,都快被時代淘汰,「大家覺得那是無聊的東西,誰在玩?」他笑道,「但把以前的遙控模型加入新科技,加入感測器、5G、通訊,慢慢地,它又變酷了,對不對?」
【雷虎小檔案】
成立:1979年
掛牌上市:2005年
董事長:陳冠如
總經理:蘇聖傑
資本額:13.26億
員工數:250人
主要業務:無線電遙控模型、無人機、牙科醫材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