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春雨、春雷逼近「新竹首當其衝」 專家:台中以北留意

高中生輕生1個多月後7師長調職 父遺憾太信任學校:總算有動作

CES台廠進擊〉鴻海、宏達電登入 元宇宙迎來神隊友

鴻海集團旗下的MIH致力於電動車發展,執行長鄭顯聰在CES 2023展示三台成車。
鴻海集團旗下的MIH致力於電動車發展,執行長鄭顯聰在CES 2023展示三台成車。

【文.羅之盈】

車內元宇宙成形中,台灣成熟細緻的電子供應鏈也沒缺席。鴻海集團MIH的未來車大計,宏達電的元宇宙擘劃,兩大公司如何推進?

未來車與元宇宙,兩個不相干的概念,在2023年,因為車用自駕系統推進,以及虛擬世界擬真體驗的更進一步,兩者有了全新聯想,兩大領域的台灣國家隊:鴻海MIH、宏達電HTC,今年一開年同步奉上優異成果,分進合圍「車內元宇宙」。

鴻海集團MIH開放電動車聯盟(MIH Consortium)在1月初的美國CES 2023(消費性電子展),帶來三台聯盟車款,開進今年展會的未來車專屬展館西館,帶著自信的展示成果,毫不畏懼地挑戰臨側展區的賓士、Stellantis傳統車廠。

這份底氣來自於MIH串聯台灣深厚的電子供應鏈,以開放平台的聯盟型式,結合電動車市場大趨勢,它不造車,但推動造車。

鴻海MIH聯盟〉房車、皮卡、農用車,展現研發實力

「Tesla(特斯拉)可以革汽車產業的命,我們也可以革Tesla的命,」MIH聯盟執行長鄭顯聰在CES發布會現場說明,MIH模式就像是智慧型手機的Android平台,開放技術架構吸引不同品牌廠加入,成為一個多元共進的生態圈。

MIH首度對外展示三輛成車,一是Lordstown Motors商用皮卡車,二是Monarch Tractor農用工具車,一是美國新創車廠INDI EV,三台車分別具備不同的指標性意義。

第一台來自Lordstown,鴻海入資的美國新創車廠,先後注資約達3.5億美元,擁有約當兩成股份,2022年11月,Endurance系列首批出貨500輛,是MIH完成電動車大計畫的第一款車,印證MIH技術領域與聯盟型態,有能力完成動力強勁的車款,策略上選擇切入美國獨愛的皮卡車,大有在美國市場實踐量產的意味。

鴻海入資的Lordstown車廠,推出第一款電動皮卡Endurance。
鴻海入資的Lordstown車廠,推出第一款電動皮卡Endurance。

第二台Monarch Tractor農用車款,為特定領域的工具車,則有著深耕垂直領域的用意。特別是Monarch Tractor共同創辦人施瓦格(Mark Schwager)背景很硬,是特斯拉超級工廠的設計和建造者之一,2018年加入創業團隊,首創全球純電動、可自動行駛的農具機,其發展自駕系統的能力與實作經驗,在MIH生態圈之中份外獨特。

Monarch Tractor農用車款,是首創全球純電動、可自動行駛的農具機。
Monarch Tractor農用車款,是首創全球純電動、可自動行駛的農具機。

第三台INDI EV則為美國車輛新創,完成MIH與汽車新創合作的大戰略。INDI展示的原型車,是在自家車廠打造,正在與MIH探討合作量產的方式。

值得留意的是,這台車裝載超級電腦,擁有極為強大的運算能力,可提供很好的娛樂與運行效能。

INDI EV原型車款內除了儀表板之外,裝設有兩台高解析螢幕,一台置放在副駕駛座前,導入Google車載娛樂系統,可顯示並操控車輛運行的傳統功能,另一個螢幕置於副駕駛座前,採用Windows作業系統,可執行PC應用程式,包括現有的百萬種電腦遊戲,主打專為「遊戲玩家」製造的電動汽車,基本上已完成邁向元宇宙應用的第一步。

INDI EV內裝超級電腦,可提供很好的娛樂與運行效能。
INDI EV內裝超級電腦,可提供很好的娛樂與運行效能。

「Money is here(商機在此),」鄭顯聰表示,MIH將美國列為2023年重點發展市場,雖然外界對於成車的類型較為關注,但MIH在CES 2023展示幾項軟體解決方案,其實也值得留意,其中包括與TomTom合作的圖資及導航、與VicOne串聯的車輛資訊安全,還有鴻海旗下工業富聯(Fii)的智慧聯網、GIS的觸控科技、TIER IV的自動駕駛,顯現正在架構更完整的內裝視覺體驗。

目前鴻海科技集團在美國有兩個主要據點,一處位在威斯康辛州,現階段以資通訊產品為主,未來可作為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樞紐;另一處位於俄亥俄州,主要生產Lordstown Motors商用皮卡及轎車。這兩個廠區連結美國中西部數個州的汽車廊帶,能夠連結完整供應鏈,大幅強化MIH北美生態系發展的深度及廣度。

「我們在美國俄亥俄州建立創新基地,讓供應鏈伙伴進駐,就近支持OEM車廠,加速合作及創新的腳步,」鄭顯聰表示。

宏達電HTC〉VR、MR混合頭戴裝置,機身更輕巧

同樣在CES 2023大放異彩的台灣科技廠,還包括宏達電HTC。

HTC今年發表VIVE XR Elite,一款VR虛擬實境與MR混合實境的頭戴顯示裝置,其輕量化設計,以及可看到部分外界實景的混合應用(MR),廣受好評,發表當週即獲得《CNN》《CNET》《Tech Advisor》等十家以上外媒評選為「CES 2023最佳展品」。

HTC 董事長暨執行長王雪紅表示:「VIVE XR Elite 是不斷進化的沉浸式網絡的最新里程碑,它藉由超越當今VR設備的『透視攝像技術』,開闢了學習和娛樂的新現實境界。」

宏達電HTC成功將VR頭盔輕量化,也加上MR混合實境功能。HTC提供
宏達電HTC成功將VR頭盔輕量化,也加上MR混合實境功能。HTC提供

其實早在元宇宙一詞發酵之前,HTC就大舉布局虛擬實境。若從2013年,開始尋找智慧型手機之外的下一代應用入口算起,已默默經營將近十個年頭,也默默發展出VIVE品牌之下多達六個系列機種,包括VIVE、Flow、Pro、Focus、Cosmos,以及本次全新亮相的輕量型VIVE XR Elite,功能從入門級到專業玩家級,價位從新台幣1.3萬至4.3萬元,產品家族龐大。

今年度更在技術上得到突破,HTC全球副總裁暨亞太區總經理黃昭穎在CES現場受訪時表示,相信這款產品能帶來兩大影響,一是與XR整合的產品,過去並不多見,今年到明年這類軟體內容可望快速成長,二是輕量化讓消費者較容易進入元宇宙,也能帶動整體元宇宙的應用發展。

視覺體驗方面,VIVE XR Elite搭載四顆廣角追蹤鏡頭、一顆全彩高解析RGB透視攝像鏡頭、一顆景深鏡頭,讓畫面更具立體感。同時加入手部追蹤功能,透過和骨骼識別系統相仿的追蹤技術,使用者可直覺利用手部動作互動。此外,機身採人體工學設計,在舒適性和性能之間找到平衡,包含電池在內的總重量只625克。

VIVE XR Elite機身採人體工學設計,在舒適性和性能之間找到平衡,量含電池的總重僅625克,十分輕巧。HTC提供
VIVE XR Elite機身採人體工學設計,在舒適性和性能之間找到平衡,量含電池的總重僅625克,十分輕巧。HTC提供

戴上愈來愈像太陽眼鏡的頭盔,進入HTC建構的元宇宙VIVERSE,則有數千種遊戲可供遊玩,其中百款支援MR混合實境。

HTC全球產品發展負責人葉申分析,沉浸感的營造來自視覺、聽覺、互動多種元素,「想要有更多人開始使用,需要的就是內容看起來更漂亮,使用起來更舒服。」

看似品類不同,最終卻可望合流

鴻海MIH造車,宏達電HTC在做VR/MR頭盔,看似完全不同的領域,但或許能彼此靠攏,一同完成「車內元宇宙」。

鴻海MIH從硬體出發,讓品牌與消費者接受車款,搭載內載應用系統,完成基本使用架構,現已完成車款實作,更明確推進車內軟體應用的布局。

宏達電HTC也是雷同的推進路線,只是其推進的應用系統,現在是以娛樂為主的市集平台。專家指出,這正是鴻海MIH尚且缺乏,而需要結盟的內容類型。

未來車與元宇宙大潮流,2023年開始有了合流的可能,台灣兩大進軍國際市場的創新產品,第一步快又準。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綠能向前衝1〉邁向「氫能共和國」 德國還要過三關

跨海直擊一場輸不起的能源轉型戰,德國典範如何做到?

繼黃金、美元後,加密貨幣能否成為國際清算貨幣? 

 

延伸閱讀

不只Apex跟戰地手遊沒了?傳EA取消單機作《泰坦降臨傳奇》 為Apex共享宇宙世界觀

印度公司大力挖角台廠面板、半導體人才,或與鴻海印度廠有關

擁有近37年經驗!前Nissan副營運長關潤出任鴻海電動車策略長

劉揚偉:景氣拚下半年好轉

相關新聞

企業在瘋的綠色存款是什麼?為何讓銀行承作飆百億?

綠色投資、ESG、永續、減碳,絕對是這兩年企業最夯關鍵字,而2023年更興起一股「綠色存款」浪潮。「綠色存款」是什麼?企業是看在哪一點賺更多,因此趨之若鶩?

政府一夜間急關水龍頭 中小建商快渴死?

政府連推11波打炒房政策,建商的營造成本原已倍增,土融還降至五成、甚至已借不到錢,且須在18個月內動工,否則要收回貸款;加上去年下半年起預售屋急凍,恐引發中小建商倒閉潮。

陽明經營埃及27年 憑靈活調度突破斷鏈危機

蘇伊士運河是全球交通最繁忙的水路要道之一。陽明海運看準市場潛力,早在1996年就插旗埃及,歷經茉莉花革命危機後站穩腳步,不僅業績連年成長,更練就一批國際化人才。

遠見現場直擊〉台商拓荒渡紅海 前進埃及新藍海

2023年伊始,當世界的眼球全聚焦在美國貿易、晶片及太空爭霸戰,彷彿世界都只繞著美中兩國跑時,殊不知,卻有一個地方,無畏大國間的烏煙瘴氣,在三年疫情中,默默地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雖歷經六大重擊 斷言「全球化已死」會不會太早?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動土典禮時,在美國總統拜登面前說出「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後,引發了外界廣泛討論。有人說全球化確實早已不存在,也有人說全球化其實是進化中,只是已非張老熟悉的「全球化」。 哪個說法正確?兩者都對。 俄烏戰爭屆滿一周年之際,《遠見》帶領您檢視全球化的未來命運。

俄烏戰爭週年 全球化已死還是巴爾幹化?

當您閱讀到本文時,或許您正徜徉於煙花三月的櫻花林下,在落英繽紛中翛然地度過228連假。但曾有多少人還記得,在去年的2月24日,自普丁在莫斯科黎明時分,無預警地向全世界放送了一支「向烏克蘭宣戰」的直播影片,開啟了這場世紀之戰,就自此等不到狼煙撲滅的一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