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台美談判重頭戲 萊豬、軍售成攻防焦點

【文.林士蕙】
中美兩大國逐漸對立激化,不是新聞。早從川普時代,對中國總值500億美元產品課以關稅、FBI查辦中國人在美國疑似竊取技術的「千人計畫」事件,就可以看出來。拜登總統繼任後,情勢並未改變。
同時間,美台關係逐漸升溫。光看這兩年,美方主導的一籮筐新型經貿協定、法案,美國國會成員頻繁來訪,以至於8月裴洛西訪台達到高峰,似乎展現美國對台灣伸出溫暖雙手。不少國人可能竊喜,當中美關係惡化,台灣能順勢得利。真是如此嗎?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牛肉在哪裡?
其實,從今年9月,美國對台灣端上的兩個重頭戲,就可以看懂。首先,是行政院政委鄧振中稱「等了30年」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這個新型貿易倡議談什麼?給台灣的牛肉又在哪裡?
中經院區發中心主任劉大年分析,這個貿易倡議,較不涉及台灣產業關心的供應鏈整合,而是和反貪腐、農產檢驗,以及貿易便捷化有關。雖說對台灣多少有幫助,只是他擔憂,目前多是依照美方想要的方向在談。
比如,美方在此倡議中,相當關注產品檢驗標準的合理性。像萊豬,國內曾立法禁止入校園未成,一些縣市政府改用自治條例明禁;基改食品則已立法退出校園。他認為,美方就可以檢驗標準缺乏科學根據,憑什麼禁?要求這兩項改善,藉此將台灣一軍。
台灣政策法,為何中共怒、拜登憂?
至於第二個重頭戲,則是台灣政策法案。梁書瑗指出,裴洛西這次來訪,讓中共震怒的部分原因,和美國國會當時正躺著這個法案,等著要通過也有關。
此案日前被拜登擱置到9月再審,以白宮和國會作風日漸不同調看來,最後原版通過機率仍不小。
此案到底多敏感?對台灣幫助又在哪裡?首先,它將讓台灣成為美國非北約盟友之一,角色明顯升級。
另外,根據提出法案的參議員梅南德茲(Bob Menendez)所言,這將包括美國對台灣提供45億美元安全基金、協助台灣軍隊現代化,並允許台灣購買防禦性武器外,直接遏止中國侵略的軍事裝備。這明顯違背數十年來美國對台採取「戰略模糊」的思惟,讓中共無法接受。
此外,根據法案內容,此45億基金,將透過對台灣提出貸款擔保、協助融資等兩種方式募集,意即當法案通過,台灣又得為更多美國軍售埋單。
台美關係近期加溫,只是衡量得與失之間,別讓台灣得面子、失裡子。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圍台軍演下的台商 / 禁運制裁黑名單,開啟「潘朵拉盒子」只差一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