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指多年朋友「一剎那就翻臉」 柯文哲談和柯建銘交情:先講壞話的絕對不是我

湯姆克魯斯、巨石強森都輸了!「她」才是票房天皇

2023最後一個月怎麼投資?資深大戶推10檔個股:到明年Q1都有行情

獨家專訪〉台灣成拜習會焦點 美資深外交官:美、中持續對立將傷害台灣

美國資深外交官卜睿哲在專訪中,分享了他對台灣做出「艱難的抉擇」的建議。總統府提供
美國資深外交官卜睿哲在專訪中,分享了他對台灣做出「艱難的抉擇」的建議。總統府提供

【文.傅莞淇】

7月28日,美、中相互劃清台灣議題底線的拜習對話中,突顯了台灣處境的政治、經濟等多面向風險。自從烏克蘭戰火爆發以來,台灣做為亞太地區地緣政治的衝突熱點,也更加受到國際關心。美國資深外交官卜睿哲(Richard C. Bush)在專訪中,分享了他對台灣做出「艱難的抉擇」的建議。

烏克蘭戰事於2月爆發以來,牽動國際經濟、政治、國防等諸多面向變動。各界對俄羅斯祭出前所未有的制裁規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顯著擴張,能源及糧食價格上揚增速通膨。台灣,也未能自外於這場衝突的廣泛影響。

部分分析認為,蒙受中國壓力的台灣是亞洲地區的衝突熱點,不無成為「下一個烏克蘭」的可能性。各國對普京(Vladimir Putin)出兵的反制力度、以及這場戰事的收尾,可能都將影響中國政府應對台灣議題的方式。

在6月接受《遠見雜誌》視訊專訪時,卜睿哲表示,他能夠理解在面對大國進逼的背景中,將烏克蘭與台灣相提並論的理路。但卜睿哲並不認為台灣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對此,卜睿哲提出烏克蘭與台灣的五項不同之處。

首先,比起武力,中國仍以和平協商作為促成統一的主要途徑。

其次,就近期目標而論,中國政府更重視抑制台灣獨立、削減美國對台支持,勝過於強迫統一。

因此,在台灣不做挑釁的前提下,開戰的機會不大。

第三,卜睿哲認為中國對台策略,並非只在「武統」與「綏靖」兩者間擇一。還存在著第三條他稱為「非武力脅迫」的路線,這也是中國自2016年蔡英文就任以來對台執行的作法。

「非武力脅迫」指的是透過經濟、外交、武力展示、網路及社群媒體等諸多面向,打擊台灣社會的意志與民眾對政府的信心,接受自己終將走向統一的命運。這雖然較為耗時且成效難料,但執行風險低上許多,也有機會透過分裂台灣加速統一進程。

拜登屢次失言有原因?

第四,是美國介入兩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姑且不論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近來屢次「失言」表達軍事協防台灣的意願,卜睿哲認為美國干預已是中國長期以來的預設,也因此發揮了穩定的作用。

最後,是烏克蘭與台灣的地理性差異。不同於與俄羅斯接壤的烏克蘭,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相隔著海峽,使得台海戰爭必須是一場兩棲性作戰。「兩棲性侵略是非常困難的。」卜睿哲舉例,「上一次歐洲強權成功(跨越英吉利海峽)入侵英國,已是1066年的諾曼征服……難度就是如此地高。」

對北京來說,出兵台灣必須有極高的勝算支持,「嘗試後失敗,這不在考慮範圍中。」也因此,卜睿哲認為俄烏戰爭並沒有為台海情勢帶來根本上的改變。

台灣人自己不願上戰場,卻期待美國?

《遠見》於2021年底公布的新年度「台灣民心動向調查」中,超過半數(51.3%)受訪者表示,若兩岸爆發戰爭,不會願意親身或讓家人參戰。這在美國透露協防意願的對比中,顯得相當奇異。卜睿哲直言,「如果台灣人民沒有犧牲性命保衛家園的意願,能夠期望美國年輕男女為台灣與中國的戰爭捐軀嗎?」

不過,卜睿哲也提到,若中國真正發動攻擊,台灣民眾的反應不一定會與民調結果雷同。即便在兩岸關係中有著許多台灣難以撼動的因素,台灣仍有一些行動選擇,有助於降低武力犯台的機率。

其中一項,是在軍備上投入更多人力及財力資源,打造一支精良、有規模的軍隊,顯示台灣能夠應戰。因此,卜睿哲認為,烏克蘭戰爭鼓勵台灣反思徵兵制度、強化軍備等議題,有著好的影響。

卜睿哲也提醒,如何有責任地配置有限的資源、建立理想制度依然是個難題。例如,目前的國防體系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入伍者?現代戰爭科技門檻較高,一般民眾無法靠短期訓練就成為可用的戰力,需要長遠性的布局。

不過,軍事衝突只是兩岸矛盾的徵象。卜睿哲指出,兩岸問題本質上是政治問題。這個政治問題又因為各方對現況的看法不同,而更加難解。他認為,「若對問題的本質缺乏共識,就很難在穩定情勢的共同目標下進行對話。」

再者,即使這個政治問題有好的解決方案,也勢必將是一條妥協性的出路。各方政府、領袖願不願意做出自己部分的讓步,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圖/卜睿哲接受《遠見雜誌》獨家連線專訪。黃菁慧攝
圖/卜睿哲接受《遠見雜誌》獨家連線專訪。黃菁慧攝

大眾、企業都應了解政經風險

要能準確地辨識、評估現況,並為可能的衝突做好準備,卜睿哲認為,台灣人應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面對的政治風險。他建議一般民眾可從三大面向切入,來建立更全面性的理解。

第一,是台灣的經濟及政治歷史。二戰以來,台灣不僅在數十年間創造了經濟奇蹟,從貧窮的農業社會轉型為中產階級社會,更完成了民主轉型。簡而言之,「無論是在經濟層面或是民主制度上,」卜睿哲說,「台灣都有很多可能失去的東西。」

第二,是中國對台的野心。中國期望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融入台灣,而這個制度香港實行的結果顯示,北京對真民主並無興趣。了解一國兩制在香港失敗的原因,以及那樣的設計與台灣目前運作的民主制度之間的差別,都是相當重要的。

第三,是美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卜睿哲認為,綜觀過往70年間,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整體來說是穩固的。近來幾任台灣政府亦能設定符合美國利益的政策,這也有賴對美國、對美台關係發展歷程的正確認識。

企業方面,對於像台積電這樣規模的公司,直接招聘擁有政治經濟學專業的商業情報分析人才是個合理的決定。資源較有限的公司,也可以借助國內外的風險評估公司提供類似的顧問服務。

卜睿哲支持台灣企業加強對政經風險分析的投資。他也提醒,無論是內聘或外包,重點是確認人才是否適任,以及使用的分析評估方法是否周延。因為進行地緣政治風險評估絕非易事,不僅考量的因素眾多,也得理解這些因素彼此連動的關係。

美、中持續對立可能傷害台灣

確實,近年美、中關係因貿易戰、人權矛盾與地緣角力等因素越趨緊繃,台灣自處的條件也更加嚴峻。

在與中國對立感明顯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卸任後,與習近平相識已久的拜登,遺憾地未能扭轉美中關係惡化態勢。回顧2011年,身為歐巴馬(Barack Obama)副總統的拜登訪中時,便與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會面、一同前往四川。隔年習近平訪美時,拜登亦陪同他前往洛杉磯。

因此,對習近平來說,2020年勝選的拜登是一名比川普更加熟悉的美國總統,個性上可能也不如川普那樣難以預測。外界曾有一絲希望,認為在拜登政權下的美中關係能趨向緩和。

卜睿哲指出,這顯示了拜登無法僅憑一人之力,將雙邊關係推上另一條路。其中一個原因,是過去十年間美國社會對中國的觀感逐漸改變,認為兩國利益彼此衝突的看法變得更加強烈。

另一個可能的因素,是現任拜登政府中的部分資深成員,曾在歐巴馬政府中擔任過較低的職位。在歐巴馬第二任期間,美方認為中國較不願合作、更願意冒險。切身經歷過這段時期的官員可能認為,他們曾對中國釋出和解的善意,但成效不佳,還可能受到利用。如今,他們面對中國政府的態度便更加戒慎,也更加懷疑中國意圖了。

但這也並非無法改變,更不代表美中沒有合作的空間。卜睿哲表示,「如果美國與中國走向恆常的衝突,將會是一大悲劇。其中一個原因是,台灣也會在這其中受傷。」

卸下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職務後,依然關心著台灣事務發展的卜睿哲,曾在2021年出版的專著《艱難的抉擇》(Difficult Choices)中分析台灣的挑戰及可以採取的行動。當時他便指出,美中的拉扯不一定對台灣有利。他期盼華府在調整政策時,不會犧牲台灣的利益。也建議台灣在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時,一定要正確地理解美國的利益與意圖。

台灣面臨著的是一場中長期的存亡挑戰,並且沒有太多犯錯的空間。卜睿哲說,「職業生涯中大部分的時間,我都在或多或少地研擬這個問題。我覺得,我現在知道的還比之前更少了。」

卜睿哲

出生:1947年

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專修中國政治與歷史)

經歷:美國亞洲學會委員、美國眾議院亞太小組委員會諮詢幕僚、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等要職,鑽研兩岸問題、東亞關係40餘年

現職:布魯金斯研究院東亞研究中心客座資深研究員

圖/《艱難的抉擇:台灣對安全與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書,卜睿哲著,天下出版。
圖/《艱難的抉擇:台灣對安全與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書,卜睿哲著,天下出版。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卜睿哲:若捲入美中的權力爭鬥,台灣無論如何是輸家!

【獨家專訪】卜睿哲:提升民主效能,是台灣最重要的防線!

獨家/卜睿哲解析兩岸「四套劇本」:中共錯估台灣人對「尊嚴」的渴望! 

 

延伸閱讀

習近平抵烏茲別克 將與普亭、莫迪舉行雙邊會晤

白宮:美國對外國晶片公司投資 是拜登政府潛在擔憂

烏克蘭力圖擴大反攻烏東 與親俄勢力戰況拉鋸

新冠疫情以來習近平首次出訪抵達哈薩克斯坦

相關新聞

澳洲前總理新書〉美中如何避戰?「中國通」陸克文給答案

一年多前,多數人都認為世界不會再有大型戰爭,但在俄烏戰事爆發後,讓台灣人驚覺:我們與戰爭的距離有多近?曾兩度出任澳洲總理的陸克文(Kevin Rudd),研究中國長達40餘年,1980年也曾來台到台灣師範大學進修,對兩岸關係研究頗深。他是西方國家極少數能用流利華語直接溝通交涉的政治人物、可謂西方世界最能洞察中國歷任領導人心態的資深政治家。天下文化將於9月20日出版陸克文的新著:《可避免的戰爭》(The Avoidable War),除了揭開中美兩強軍事行動的神祕面紗,更為兩國該如何管理其戰略競爭和避免災難性戰爭,提供了詳盡的和平指南。《遠見雜誌》獨家披露陸克文新書台灣版序的完整內容:

獨家專訪〉台灣成拜習會焦點 美資深外交官:美、中持續對立將傷害台灣

7月28日,美、中相互劃清台灣議題底線的拜習對話中,突顯了台灣處境的政治、經濟等多面向風險。自從烏克蘭戰火爆發以來,台灣做為亞太地區地緣政治的衝突熱點,也更加受到國際關心。美國資深外交官卜睿哲(Richard C. Bush)在專訪中,分享了他對台灣做出「艱難的抉擇」的建議。

台中建國市場成「食材寶庫」!印度與俄羅斯人都來這挖寶

身披古典紅磚外牆,坐擁巴洛克式建築底蘊,乍看之下,與東京車站有幾分神似的台中建國市場,是中部最大食材集散地,外觀獨樹一格、攤位格局井然有序,是近年來公有市場改建迭代的經典代表,成為許多觀光客「朝聖」的新景點,連印度、俄羅斯顧客,都來此「挖寶」。

花大錢吃蔬食有市場? 兄弟飯店二代挑戰蔬食Fine Dining

「蔬食」近年在台灣逐漸成為餐飲顯學,但你吃過「蔬食Fine Dining」嗎?由台灣棒球之父洪騰勝四子洪國席創立的「養心餐飲集團」,十年前掀起港點蔬食風潮,挺過疫情風暴,今年更揮軍Fine Dining市場,看準哪些商機?花大錢吃蔬食,你願意埋單嗎?

79歲登伸展台 每週健身兩次!林經甫:當時尚老人是預防醫療

以70多歲高齡,2次登上國際服裝週伸展台的林經甫,至今維持一週健身兩次,體態贏過許多相對年輕人士。他為何說,老後活出時尚,其實是一種預防醫療?曾照顧中風母親的他,又有哪些人生體悟,啟發出老後「叛逆」的生活觀?

「以色列關鍵人物」納坦雅胡 將為以巴戰爭帶向何種結局?

7日以巴戰爭爆發,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發表公開談話,誓言一定要在戰役中獲勝,不管代價多慘烈。他成長經歷如何?為何敢於發此言論?又可能因他作風,讓以巴戰爭帶來何種結局?當你瞭解他人生曲折路,就能明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