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航廈趕工中!桃園機場要追新加坡?關鍵差距藏在「這一項」

【文 蔡立勳】
台灣喊了要成為「亞太轉運中心」30年,真的有機會嗎?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理事長沃爾什(Willie Walsh)分析,很多國家的機場都在競爭成為東南亞或東亞的樞紐,台灣確實有機會。
然而,若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全球樞紐,必須同時擁有完善的機場基礎設施、強大的樞紐航空公司。
他解釋,很多機場有很多航班,但彼此之間沒有真正連接,因此轉機效率無法像擁有主要樞紐航空公司的機場般高效,關鍵在航網及航班之間的連結性。
沃爾什指出,新加坡政府和樟宜機場在正確時間點投資第五航廈,對於像新加坡這樣以高服務標準自豪的機場,提前提供足夠的容量非常重要,也能確保樟宜機場的樞紐地位。
樟宜機場第五航廈僅有新加坡航空進駐,目標於2030年啟用,屆時樟宜機場每年可服務的總旅客數將達到上億人次。
一座航廈,只有一家航空
一座新航廈只有一家航空公司,公平嗎?
沃爾什解釋,他還任職英國航空時,倫敦希斯洛機場的第五航廈也幾乎專供英國航空使用,若有一家主要的樞紐航空公司,機場必須提供適合他們的設施,「這跟世界上的主要樞紐機場沒有不同。」
以日本為例,東京羽田機場的第一航廈、第二航廈,也是分配給日本航空、全日空使用。
沃爾什認為,當航空公司及機場對於彼此需求能達到共識,真正展開合作時,才能提升效率,土耳其航空及伊斯坦堡機場就是很好的例子。
於此同時,桃園機場第三航廈也如火如荼趕工中,預計2027年啟用,每年可服務旅客約4500萬人次。
今年底,北登機廊廳可望先啟用,稍微緩解目前桃機停機坪不足的問題,旅客能從第二航廈步行至第三航廈登機。
第三航廈將完工,還缺什麼?
IATA北亞區副總裁解興權從北美回北京時,常在台灣轉機,「還是挺方便的,」他說,但與周邊的樞紐機場相比,桃機航網仍不夠多元、密集。好比此次IATA年會在印度舉辦,香港、新加坡、仁川以及東京都有直飛航班,唯獨台灣沒有。
他觀察,中華航空、長榮航空、星宇航空3家業者以台灣為基地,經營東南亞中轉至北美的轉運航線已成形。
儘管沃爾什強調,東南亞將是全球航空市場未來成長最強勁的地區之一,但台灣仍需在北美、日韓、東南亞等競爭白熱化的航線外,開拓出更多世界不同角落的航點。唯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旅客,強化樞紐角色。
服務很棒,基礎建設可再精進
另外,在整體機場基礎建設、旅客轉機體驗及便利程度,「不算是落後,但也不是最先進的,還有空間可以提高,」解興權觀察,但他多次稱讚台灣航空公司的服務品質。
航空公司評估及佈局航網、政府談航權都需要時間,加上機隊運能可能不足,台灣的航空業者不斷透過變通方式擴張航網。
就在IATA年會登場之際,華航、長榮、星宇陸續公布新的共掛班號計劃,互不相讓。
先是華航找來美國第四大航空公司——西南航空,擴張美國國內線航網;長榮攜手波蘭航空,加大在歐洲的航網。星宇與中東三家航空(ME3)之一的阿提哈德航空結盟,將航網版圖延伸至中東及歐洲。
日前交通部民航局也與芬蘭簽訂航權,為台灣直飛北歐開啟第一扇門。
若以新加坡為目標,台灣的樞紐機場角色的確還有進步空間,但各方利害關係人若能更緊密合作,不是沒有機會縮小差距。
【延伸閱讀】
ChatGPT有7成會支持你的「妄想」,人類如何「愈用愈瘋」?
「一塊錢都不放過」聽垃圾晃動就知有回收 最強清潔隊長年賣300萬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