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未定 國安基金續護盤台股…已投入77億銀彈

「非常不爽俄國」川普:50天內沒達成和平協議 將對俄課100%關稅

今飆37度高溫!留意午後雷雨 周末、下周2熱帶系統接力威脅

台灣學生留美夢碎?川普先打擊哈佛 下一個常春藤名校是哪間?

圖片來源 黃明堂攝
圖片來源 黃明堂攝

文 蕭歆諺

在哈佛修讀流行病學碩士的李典璋在哈佛台灣同學會身兼要職,已收到無數台生哀嚎,有醫學院研究員的實驗室經費被凍結,可能領不到薪水;也有人今年要入學卻遲遲收不到簽證,恐怕趕不上開學。

5月28日美國國務院進一步要求各大使館停止與外國學生的簽證面試,預計加大對國際生的社群媒體審查,台生人心惶惶。

兩因素促使川普打壓哈佛

政治大學外交系主任吳崇涵分析,有兩個因素釀成川普與哈佛的戰爭。

首要原因是2023年以巴衝突升級以來,常春藤聯盟裡的大學有一系列反猶太、反以色列的抗議行動。

當川普要求眾大學提交國際學生的紀律處分紀錄等文件,以辨明哪些學生參加抗議活動時,僅有哈佛不願配合。

二是川普重視美國利益優先,看不慣政府補助大量經費給大學,學校裡卻有高比例國際學生,批評這是高教推動DEI(多元共融)過了頭,侵蝕美國自身利益。哈佛有27%的國際學生,其中約四分之一是中國人,更加深川普反感。

為打擊哈佛,川普先是在4月凍結哈佛聯邦補助款,金額高達22億美元,之後一路加碼,截至今日已累計凍結27.5億。

5月22日由川普鐵粉、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Kristi Noem)出手,以哈佛反猶、助長暴力、與中國共產黨合作為由,終止哈佛的「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計劃」(SEVP)認證。

諾姆讓哈佛在該計劃下的「學生及交換訪問人員資訊系統」(SEVIS)失效,等同讓所有領有i20的國際學生就地非法,在校生只能選擇轉校才能更新i20,下學年哈佛也完全無法招收國際生。

哈佛台生三成考慮轉學

一名不願具名的台生指出,3月他收到哈佛公共政策碩士附帶10萬美元獎學金的邀請。過去他申請美國簽證皆相當順利,這次申請簽證卻被耽擱,過了半個月都未見狀態更新,今年能否順利入學仍是未知數。

另外,他原已確認在哈佛求學時的租屋處,房東考量他恐無法順利入學,竟將他的房子轉租他人。

李典璋指出,包含今年入學生,哈佛共有52名台生,面對高度不確定性的局勢都十分擔憂,只能與台灣駐波士頓教育組緊密合作並靜觀其變。

學生會內部初步調查發現,有三成學生有轉學念頭,若逼不得已轉學,有半數學生選擇留在美國就讀其他學校,另有25%選擇歐洲,17%選擇台灣。

一名有十餘年經驗的美國留學顧問表示,美國地方法官在國土安全部撤銷哈佛的SEVP認證後很快做出回應,發布臨時限制令阻止國土安全部,正證明美國作為三權分立的國家,在施政上有重大問題時能迅速改正。

他樂觀提到,美國作為海洋法系國家,相當重視判例,相信未來若出現不該禁止招收國際生的判例後,便不會再有類似問題出現。

吳崇涵則持不同觀點悲觀提到,只要川普繼續貫徹「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理念,採取保守主義排斥國際學生,動哈佛只是殺雞儆猴,未來大刀只會揮向更多學校。

他點名幾所常春藤盟校如耶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麻省理工學院、賓州與哥倫比亞大學,未來都很有可能被鎖定。其中哥大最危險,一來校內反猶力道極大,二來該校國際生高達四成,比哈佛還高。

【延伸閱讀】

世壯運頻出包 台灣辦過聽奧、世大運大型賽事,為何這次跌跤?

中國學者稱「小紅書治理台灣」引熱議,台灣年輕人會被「統戰」嗎?

2025新冠疫情升溫!最新症狀、疫苗接踵、快篩試劑購買方式一次看

哈佛最新全球幸福研究:為什麼這一代30歲以下的人特別苦悶?

禮儀專家:跟老闆聚餐不該點的4種食物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五分之一的人有過AI伴侶 「雲端情人」成為現實了嗎?

類似2013年電影《雲端情人》一名用戶與AI談戀愛的情節,被視為「只會出現在科幻片」,甚至有些獵奇與諷刺。

「大而美」加速賜死電動車?綠能產業贏家、輸家一次看懂

再生能源股最近極度震盪,因為川普的「大而美」法案經參議院修改後,有了變化。最終,美國綠能產業變成有些人吃香、有些人完全被邊緣化的局面。

Z世代在辦公室「裝忙」 專家警告:受害的是你自己

現在許多老闆希望員工回辦公室實體上班,認為待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員工才不會偷懶。

黃金漲了一大段還能買嗎?看巴菲特怎麼說

儘管黃金已經漲了一大段,許多投資人依然相信現在還是黃金的絕佳買點,理由是全球政治環境從來沒有如此險惡。

ChatGPT有7成會支持你的「妄想」 人類如何愈用愈瘋?

不常反駁用戶的聊天機器人,給了人類情緒價值與信心。

阿茲海默症患者年輕化 失智專家絕對不做的7件事

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是全球第七大死因,美國有超過600萬人為患者。台灣失智人口也逐年增加,衛福部推估2022年台灣失智者超過30萬人,而且罹病者有年輕化的趨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