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畫面曝…台南香鋪店凌晨大火「炮竹聲不斷」 老闆夫婦救出送醫不治

罷免林沛祥總部被要求關閉整修騎樓? 領銜人控:司馬昭之心

川普執政近百日 學者:台灣還不是美國優先事項

大學海外聯招人數創新低 馬來西亞、香港僑生為何不愛來台了?

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文 吳靜芳】

海外聯招報名人數直直落,香港和馬來西亞僑生來台數量陡降,為什麼疫情過後還是沒學生來?香港有政治因素,但馬來西亞的原因更難解。

在台灣新南向產學專班、僑委會3+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人數不斷創新高的同時,傳統依成績申請、分發入學的海外聯招,報名人數在這幾年卻不斷往下探。

海外聯招的兩大來源──香港和馬來西亞,在這三年間,報名人數幾乎都接近腰斬。香港的影響因素較為單純,就是政治情勢。

國安法後,在港澳招生愈來愈難

擔任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總幹事的暨南大學副校長楊洲松,去年撰文分析,指出香港曾經2012-14年、2021年有過兩波來台就學的高峰。第一波是由於兩岸關係良好,宣導活動順暢,第二波則是因為香港民主運動影響,不少港生轉赴海外留學。

然而,港生來台數量下跌,也是因為政治。國安法通過後,港澳地區自我審查愈趨嚴厲,台灣愈來愈難在港澳公開宣傳高教招生。

至於沒有太大政治因素影響的馬來西亞,原本每年至少都有超過2000名學生來台升學,但去年9月開學的113學年,馬來西亞學生報名人數,跌到約1500名。

「這是一個警惕,」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下簡稱留台聯總)會長彭慶和,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

留台聯總在馬來西亞是常年協助台灣高教招生的單位。過去,台灣在當地招生,多著重於大城市;現在,留台聯總把目標轉向三、四線城市及偏鄉,宣傳台灣升學管道,希望拉長戰線,能夠止跌回升。

彭慶和分析,馬來西亞學生赴台留學減少有幾個原因,一是華裔族群也出現少子化現象,其次是當地的大專院校愈設愈多,高教競爭趨於激烈。

3年可畢業,馬來西亞當地大學變夯

「馬來西亞當地私立大學林立,且學制只需要3年就可以畢業,對想要盡快就業的學生,是個非常巨大的誘惑,」楊洲松分析。

台灣不再是當地僑生僅有的選擇,更關鍵的是,在小紅書、抖音強勢攻佔當地年輕學子注意力的同時,台灣整體的形象早就不像偶像劇黃金時代那樣清晰。

一名馬來西亞僑生告訴《天下》,過往國際資訊不發達,台灣高教在當地學校宣傳招生頗有成效,通常是一代傳一代,或兄弟姊妹一個拉一個赴台留學。

然而現在去日韓、歐美國家的資訊都很便利齊全,年輕一代選擇更多了。但台灣高教還是用上一代的方法,倚重留學生組織人脈網絡協助招生。

「而且說白了,僑生赴台就讀學費相對便宜,但也不是最便宜,」這名僑生觀察,很多馬來西亞私立大專校院推出和歐美名校的雙聯學位,在本地升學還能拿海外文憑,對很多學生可能是更為划算的選擇。

中國近年也積極往馬來西亞華人社群招攬生源,祭出各類獎學金與減免。大約2018年,馬來西亞華人社群就讀為主的獨立中學畢業生,有過一波赴中留學潮,那一年赴中還超越赴台的數量。但疫情後就大幅修正。

「中國祭出各類優惠搶生源的方式,非近年才開始,台灣唯有在高教體系發展自我特色、接軌國際、健全就業輔導等,才能吸引更多國際學生來台升學就業,」楊洲松指出。

【延伸閱讀】

比亞迪霸氣5分鐘充滿電!特斯拉等電動車競爭對手還追得上?

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下一個超級大國將在哪裡?

豐田「神A」變賽車!爸媽開的家用車,如何讓年輕人買單?

學工之島亂象》政府砸42億招僑外生,「幫忙打黑工」變學校招生噱頭

「真人版魷魚遊戲」 金賽綸之死暴露韓國演藝圈黑暗面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逢甲大學用放大退休金留才!信託+機器人理財是什麼?

今年農曆年後,逢甲大學校長王葳在上百名公私立大學校長面前,分享「顧問式員工福儲信託」,看似冷門的主題,背後竟是受教育部所託。

中國不玩關稅數字遊戲 卻密謀推倒美債?

美中貿易戰的規模令許多交易員措手不及,不僅引發全球股市的拋售潮,也波及美國國債市場。

川普關稅戰背後 一場不只是經濟的貿易衝突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價目表,對台灣的稅率高達32%,令許多人驚訝的是,即使台積電上月已宣布對美國高達1600億美元的投資,台灣得到的關稅卻仍高於日韓。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川普權力再大 比不上全球消費者

川普政治談判宛如直播秀,素人政治家擺脫過往外交禮節,也不同於傳統的嚴謹談判,因此更增加了世局的複雜性。

巨大、美利達、達方怎麼打E-bike賽局?有哪些電動自行車產品?

電動自行車在台北自行車展一字排開,昔日電子代工大廠、科技巨頭早已搶進E-bike賽局,產業的未來走向哪裡?

觀光客暴增、每人平均在日本花5萬 若日幣走強會怎樣?

便宜的日圓對日本觀光成長與GDP貢獻很大,但如果日圓變得強勢,會怎麼樣?專家預期日圓什麼時候會變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