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鍾文智潛逃恐有親友接應 北檢搜索拘提胞妹、姪女等4人訊問中

「開除鮑爾」交易升溫!美國資產遭拋售 恐引爆猛烈賣壓

國防院調查認定性騷記2大過撤職 李文忠搬出73退將背書連署

研究:當Google默默開始追蹤你的手機 如何阻止它?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譯 樂羽嘉】

全球最受歡迎網頁瀏覽器Google Chrome準備要在追蹤方面做出重大改變,用戶可望獲得「拒絕cookie」的提示,儘管這項新保護功能有一部分需要搭配私密瀏覽模式使用。對Android手機用戶來說則有一個壞消息,那就是不管怎樣,都會被追蹤。

都柏林三一學院一項新研究警告,只要你的Android手機開機,Google就會開始透過「cookie、識別碼以及其他Google默默儲存在Android手機的數據」、透過預先安裝的預設應用程式,開始追蹤你的手機。

學者們警告,儲存任何這些數據都不需要經過使用者的同意,你也無法選擇退出。

這是第一項揭露Google預先安裝應用程式儲存的cookie及數據的研究。

即使你不打開這些應用程式(app),追蹤也會開始。三一學院的報告說,你無法選擇不要,這與Chrome瀏覽器處理cookie的政策方向背道而馳。

這些被質疑的預設應用程式,包括Google的Play商店和Play服務。這個問題的本質,與過去幾個月幾乎「偷偷安裝」在所有Android手機的SafetyCore照片掃描應用程式引發的爭議很相似,也就是透明度的問題。

壞消息是,根據三一學院研究者們的說法,不像SafetyCore,你沒辦法完全阻止Android手機的追蹤。你必須要定期停用,或是重設廣告ID,也要相當頻繁地檢查app的權限。這樣你能夠限制追蹤的發生,但沒辦法完全阻止追蹤。

如果要完全阻止追蹤,你必須要換掉作業系統,這是唯一阻止這類數據外洩的方法。

都柏林三一學院這項研究,逮到Android設備使用cookie計算廣告瀏覽和點擊次數,跟Android ID一同儲存起來,其中Android ID被視為一種「永久裝置與用戶識別碼」。有許多專家警告,應該重設或是停用這個識別碼,和那些常見的追蹤cookie。

研究團隊表示,「對於儲存任何這類cookie和其他數據,Google沒有徵求、獲得用戶的同意,也沒有陳述目的,用戶也無法選擇退出這些數據儲存行為。」

「這些數據多數都被儲存下來,即使是裝置恢復原廠設定後處於閒置狀態,沒有開啟任何Google應用程式也一樣。這些應用程式並不是為了回應用戶明確的服務要求而設置的。」

都柏林三一學院電腦系統教授雷斯(Doug Leith)告訴《愛爾蘭科技新聞》,「我們都知道,當我們造訪一個網站時,這個網站儲存廣告和追蹤cookie前必須取得我們的同意」,但是「應用程式儲存的cookie獲得的注意遠遠不如網頁的cookie,有一部分原因是更難偵測,我們早該仔細審視這些cookie。」

這份報告出爐的前幾天,Google才宣布要重新開放「裝置指紋識別」這個爭議性的決定。Google在2019年宣布停止這項服務,當時的說法是「開發者已經找到方法,透過用戶各有不同的細微資訊差異,像是使用什麼裝置、安裝什麼字體,來產生獨特的識別碼,藉此再不同網站之間追蹤一名用戶。不像cookie,用戶無法清除他們的指紋數據,因此沒辦法控制他們的資訊如何被搜集。我們認為這破壞了用戶的選擇權,是不對的」。

而Google 現在決定重新啟用裝置指紋識別,給出的理由是新的「隱私保護」科技能給我們更多可選擇性,決定手機能夠、不能夠做什麼。

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深入探討了數據立法與法規的灰色地帶,儘管這項研究是科技研究,而不是法律研究。

學者們表示,Google的數據儲存行為,令人不禁懷疑是否違反歐盟電子隱私指令和GDPR數據保護法規。

這不是第一次都柏林三一學院和雷斯教授提出報告揭露Google的數據做法。

2022年,他們警告「Google Messenges和Google Dialer應用程式傳送給Google的數據,會告訴Google這些訊息或通話是何時撥打、接收的。」

「Google Dialer傳送的數據包括撥打時間和長度,甚至可以連結兩台裝置的資訊,連電話號碼也傳給Google。」

2021年,這個團隊的研究了「現代iOS和Android裝置送回給蘋果和Google伺服器的遠測流量,發現Google從Android裝置蒐集的遠測數據,比蘋果從iOS蒐集的數據多出20倍。」

值得警惕的是,「iOS和Google Android都會傳送遠測數據,儘管用戶明確選擇不要回傳數據。」

雷斯表示,做完這次研究後有通知Google這些發現,並且等到Google回應後才發表。Google只簡短地回應說,不評論法律方面的問題,並沒有承認犯下任何過錯或是做出不當聲明,也沒有回應是否打算就軟體儲存的cookie做出任何更動。

雷斯認為最新的研究對數據監管機構來說不啻一記警鐘,呼籲監管單位迅速採取行動保護Android手機用戶。

(資料來源:Forbes、TheRegister)

【延伸閱讀】

「錄取資格被撤回」,川普下重手,赴美深造要三思

獨家|輝達GB200出貨卡關解方,為何靠台玻?

40歲後腹部脂肪怎麼消?4個簡單運動,輕鬆瘦小腹

全台醫護荒!每4位護理師1位來自這所科大,超過50%大醫院「阿長」出自這裡

專家:最快樂的人每天做十件小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逢甲大學用放大退休金留才!信託+機器人理財是什麼?

今年農曆年後,逢甲大學校長王葳在上百名公私立大學校長面前,分享「顧問式員工福儲信託」,看似冷門的主題,背後竟是受教育部所託。

中國不玩關稅數字遊戲 卻密謀推倒美債?

美中貿易戰的規模令許多交易員措手不及,不僅引發全球股市的拋售潮,也波及美國國債市場。

川普關稅戰背後 一場不只是經濟的貿易衝突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價目表,對台灣的稅率高達32%,令許多人驚訝的是,即使台積電上月已宣布對美國高達1600億美元的投資,台灣得到的關稅卻仍高於日韓。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川普權力再大 比不上全球消費者

川普政治談判宛如直播秀,素人政治家擺脫過往外交禮節,也不同於傳統的嚴謹談判,因此更增加了世局的複雜性。

巨大、美利達、達方怎麼打E-bike賽局?有哪些電動自行車產品?

電動自行車在台北自行車展一字排開,昔日電子代工大廠、科技巨頭早已搶進E-bike賽局,產業的未來走向哪裡?

觀光客暴增、每人平均在日本花5萬 若日幣走強會怎樣?

便宜的日圓對日本觀光成長與GDP貢獻很大,但如果日圓變得強勢,會怎麼樣?專家預期日圓什麼時候會變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