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舞關稅大刀 東協為何還加入金磚?台商供應鏈如何應對?

東協國家投入金磚懷抱,可視為在美中角力下的對沖策略。圖為去年10月習近平、普丁出席金磚國家峰會。 Getty Images
東協國家投入金磚懷抱,可視為在美中角力下的對沖策略。圖為去年10月習近平、普丁出席金磚國家峰會。 Getty Images

【文/蔡娪嫣;圖片/Getty Images】

關稅戰煙硝四起、川普磨刀霍霍之際,向來不輕易「選邊站」的東協,三個重量級成員國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為何先後加入中、俄任要角的「金磚國家」?重組供應鏈壓力爆表的台商,該如何評估印、馬、泰加入金磚?

1月6日,東協第一大經濟體印尼,率先成為金磚首位東協會員國;馬來西亞與泰國則自去年10月起以「伙伴國」身分參與,並積極爭取升格。

至此,金磚國家陣容已包含10個會員國及9個伙伴國,整個金磚版圖已囊括全球一半人口(54.6%)、GDP佔全球的42.2%。

金磚會員國包括創始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2010年加入的南非,2024年加入的伊朗、衣索比亞、埃及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及今年新加入的印尼。「伙伴國」分別為馬來西亞、泰國、白俄羅斯、玻利維亞、古巴、哈薩克、烏玆別克、烏干達及奈及利亞。

金磚國家集團一向被視為反美、親中的地緣政經組織,中美各自拉幫結派的當口,東南亞國家加入金磚,代表它們選邊站嗎?印、馬、泰的算盤顯然不是如此。

為何東南亞國家想當金磚一份子?

攤開金磚的多元組成,可看出國家間立場各異。印度、阿聯仍與美國保持戰略合作,馬來西亞採取「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平衡策略。印尼和泰國對中美兩邊都下注,同時也在積極爭取躋身由美國為首的經合組織(OECD)。

金磚國家的著力點,不像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一樣追求成員國間的自由貿易,而更像是建立在「對沖美國風險」基礎上,推動「去美元化」支付系統、分享新興市場紅利。近來最受矚目的倡議是,推動新支付平台「金磚之橋」(BRICS Bridge),在金磚國家之間建立一個類似於SWIFT的跨境支付和結算系統。

到目前為止,金磚組織猶為鬆散,以金磚支付系統取代美元的構想,仍有漫漫長路要走。即便如此,加入金磚對東南亞國家仍具有一定吸引力。

成為金磚一員,代表即便遭到西方金融體系制裁,仍能接觸中國、印度這兩大製造基地與消費市場,以及俄羅斯這個大宗商品與能源供應國。參與多邊組織,也有助於擴大國際影響力。

金磚國家亦是表達對美國主導國際秩序不滿的平台,美國在加薩衝突中對以色列的支持,已損害它在穆斯林人口眾多的東協地區的聲望。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和印尼總統普拉博沃都曾公開批評。

東協國家投入金磚懷抱,可視為在美中角力下的對沖策略,以分散對美元體系的依賴。但若川普重啟強硬貿易戰,東協這波「親金磚」操作能否全身而退,仍有待觀察。

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哈比(Muhammad Habib)即告訴《南華早報》,加入金磚可能會帶來額外開支,例如參加國際會議或支持地緣政治議題,但未必帶來明確經濟效益,「到目前為止,除了地緣政治上的關注度,我還沒有看到金磚能為其成員帶來特殊利益。」

台商佈局供應鏈,宜提防川普對東協動手

在東南亞,台商「中國+N」佈局主要集中在新加坡、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與印尼。台灣前十大電路板廠已陸續進駐北越和泰國,帶動完整供應鏈的形成;馬來西亞以半導體晶圓封測和製造為主,而印尼則聚焦車輛及紡織製鞋等產業。

東協多國近年承接大量從中國轉進的投資,充當轉口美國的橋梁,引發美方對「洗產地」的疑慮;若東協繼續強化與金磚國家的合作,並意圖推動去美元化,更可能觸動美國的政治敏感神經。

針對金磚國家,川普早已放話,若嘗試削弱美元儲備貨幣地位,將對這些國家徵收100%關稅,使它們失去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面對金磚吸納東協國家,與印、馬、泰的積極態度相比,越南顯得較為謹慎。越南也獲邀成為「伙伴國」,但遲未明確表態。原因在於越南是東南亞對美出口最大的國家,擔心加入這個由中俄主導的組織會損害與美國的經貿關係。

在川普第一任內,美國主要針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促使大批製造業湧入東南亞。而這一次,川普揚言將對全球加徵關稅,特別對美國貿易赤字國加徵10%至20%關稅,東協無法置身事外。

越南是美國第四大貿易逆差國,分析師預計,如果關稅矛頭對準東協,越南將受衝擊最深,其次是泰國、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而印尼因經濟相對內向,影響則較小。美智庫ITIF(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針對美國39個盟國評估「川普風險指數」,揭示泰國恐遭殃。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資深經濟學家丘偉賢(Denis Hew)認為,川普2.0到來,跨國公司將面臨更大壓力,要求將更多業務從中國轉移到美國。

東南亞樂觀看待「中國+1」紅利

即使川普加徵關稅壓力升高,東南亞仍有不少樂觀主義者。

「美國人愛我們,中國人也愛我們,我們不必選邊站,」泰國商務部長皮猜認為,在川普領導下,美中貿易戰可能會升級,但這只會讓美泰的感情升溫。

許多東協官員預計,就算是最糟糕的關稅情境發生,也能複製川普第一任內的「中國+1」現象,只要美國對中國、東南亞加徵的關稅相差夠大,供應鏈就會繼續為了降低成本,而向中國以外轉移,從而讓東南亞繼續受益。

金磚國家首度將觸角深入經濟最具活力的東南亞,恰逢馬來西亞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未來金磚與東協互動勢必更加密切,也將考驗東協在美中之間維持平衡的能力。

對台商而言,雖然早已在東協建立龐大供應鏈與生產據點,面對可能的大規模關稅戰與嚴格「洗產地」查核,仍需不斷調整與分散佈局,以確保在瞬息萬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維持產銷韌性與足夠彈性空間。

【延伸閱讀】

輝達狂催單、台積產能翻倍還不夠!盤點6家台積CoWoS本土聯軍,誰是大贏家?

績效超車玉山金,永豐金迎娶京城銀 空降總經理如何帶落後金控翻身?

超低生育率的主因?諾獎得主新研究:男女「家事時差」是關鍵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817期;訂天下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俄烏和平協議尚未取得共識 美國政策重塑全球能源版圖

川普助攻 金價今年已漲10%!3000美元恐高檔震盪…3個關鍵曝續漲理由

Mercedes-Benz可能在美國生產C-Class或E-Class?都是因為川普!

【重磅快評】台灣放棄烏克蘭 賴清德還空談民主聯盟

相關新聞

逢甲大學用放大退休金留才!信託+機器人理財是什麼?

今年農曆年後,逢甲大學校長王葳在上百名公私立大學校長面前,分享「顧問式員工福儲信託」,看似冷門的主題,背後竟是受教育部所託。

中國不玩關稅數字遊戲 卻密謀推倒美債?

美中貿易戰的規模令許多交易員措手不及,不僅引發全球股市的拋售潮,也波及美國國債市場。

川普關稅戰背後 一場不只是經濟的貿易衝突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價目表,對台灣的稅率高達32%,令許多人驚訝的是,即使台積電上月已宣布對美國高達1600億美元的投資,台灣得到的關稅卻仍高於日韓。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川普權力再大 比不上全球消費者

川普政治談判宛如直播秀,素人政治家擺脫過往外交禮節,也不同於傳統的嚴謹談判,因此更增加了世局的複雜性。

巨大、美利達、達方怎麼打E-bike賽局?有哪些電動自行車產品?

電動自行車在台北自行車展一字排開,昔日電子代工大廠、科技巨頭早已搶進E-bike賽局,產業的未來走向哪裡?

觀光客暴增、每人平均在日本花5萬 若日幣走強會怎樣?

便宜的日圓對日本觀光成長與GDP貢獻很大,但如果日圓變得強勢,會怎麼樣?專家預期日圓什麼時候會變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