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電次數激增五成!撐不過暴雨、地震 台灣老弱電網怎麼救?
【文 劉光瑩】
停跳電成新常態?台電一度已改善的配電事故,在403花蓮大地震後,發生次數比去年同期暴增。哪些地區最容易停電?天災不會消失,台灣電力系統如何提升韌性?
《天下》獨家取得台電數據,配電事故次數從10年前的一年2萬多次,降到去年6000多次,剩不到三分之一。但今年403大地震後,情況改變。今年1至3月的配電事故次數,比去年同期要低;但4月比去年多了30%,5月增加48%,6月增加51%。
地震、極端氣候影響設備
「這問題最近也很困擾我們,」台電發言人蔡志孟受訪時直言,看到數據退步,高層也覺得訝異。台電目前歸結出兩個原因,都跟天災較有關係。
第一,就是4月3日的花蓮大地震。蔡志孟說,地震當天絕大多數台電發電機組表面看起來沒事,但很可能劇烈搖晃之下,許多接頭或零件鬆掉,導致後續故障機率變高。再來,是近來午後大雷雨愈加頻繁,配電設備忽冷忽熱,雨量又大,導致設備更容易受損。
用電快速增加地區,停電事故多
再仔細看數據,會發現在某些區處,配電事故發生的次數成長特別明顯。包括桃園、北西、苗栗等區處,停電次數都比去年大幅成長,甚至倍增。
對此,蔡志孟指出,可能因為某些地區人口與用電都快速成長,但電網更新速度跟不上。換句話說,想改善停電狀況,配電設備的更新實屬必要。
然而,外界也有不少質疑,認為4到6月停電次數大增,可能跟4月15日的壓降有關。
4月15日,和平電廠因403地震機組損壞,加上中火兩部機組破管,下午大潭新8號機也跳機,全台電力拉警報,備轉容量率掉到2.8%,台電差一點就要宣布台北基隆限電計劃,最後是靠水力發電全開,緊急啟動需量競價,向用電大戶請求支援電力,才驚險躲過北部停電危機。
區域性的停電事故,也許都算事小,最讓電力學者擔心的,反而是大規模的電網事故風險。「每次停電,都是檢討弱點的最好時機,」大同大學電機系退休教授陳斌魁認為,不要期待電力公司不會停電,系統出問題在所難免,重點是有沒有從每次的事故記取教訓。
需第三方監管,從每次停電提升韌性
他認為,真正急迫的,是要設置獨立電業監管機關。陳斌魁舉例,美國與歐洲各國,停電事故後調查,都不是出事的電力公司自己進行,有公正客觀第三方,才能真正找出問題,對症下藥,這是台灣目前欠缺的。
由現有情況觀之,氣候暴雨暴熱交替已成常態,可以想見用電量必定持續增加,故障的風險一定會有。
許多企業已經未雨綢繆。例如中鋼近期就完成首套1.8MWh(兆瓦時)儲能系統,已開始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接受台電調度協助穩定頻率,另外加裝兩套儲能系統,應用於負載轉移與削峰填谷。
當電力系統的更新,追不上區域人口與用電成長的速度,過渡期的痛苦在所難免。不論是一般人或企業,都應該提高自己對小型事故的容受度,並理解要有穩定用電,必須投入成本與時間,才能打造出真正具韌性的電網。
【延伸閱讀】
鄭文燦曾說「金錢要看破」,給藍營補助比綠營慷慨 涉貪背後的戲劇性政治路
什麼是RISC-V?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都用,中國靠它逃過美國防堵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