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鐵點數大盜落網!他爽花70萬點數…去全國電子買iPad、Macbook

資策會董座打破慣例要薪水 王鴻薇揭「賴友友」背景:待遇高人一等

陸「國宴打包第一人」?全紅嬋被目擊提袋打包 陸網評價兩極

520就職/最懂賴清德的卓榮泰 如何領導最受企業期待的財經內閣?

30年政壇老將卓榮泰初任行政首長。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30年政壇老將卓榮泰初任行政首長。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文/鄭閔聲;圖片/黃明堂攝】

520總統就職後,行政院長與內閣團隊也正式到位。最懂賴清德的閣揆卓榮泰,能否領導企業界一片看好的財經部會首長,為新政府未來4年執政打下良好基礎?

5月20日宣誓就職後,賴清德總統隨即簽署行政院長卓榮泰的人事任命令,為「賴卓體制」正式揭開序幕。

過去曾兩度出任行政院秘書長的卓榮泰,一向以身段靈活、善於折衝協調為人稱道,2018年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慘敗後,他也因此受黨內中生代共同推舉當選黨魁,一年任期內挺過蔡賴初選競爭壓力,達成率領全黨重新整隊,進而守住政權的艱難任務。

府院步調一致,賴卓體制最大優勢

無論從過去的政治資歷、近年立下的戰功,以至於和賴清德間的互信默契來看,卓榮泰組閣,就民進黨內而言,都是再合理不過的人事佈局。然而,這畢竟是卓榮泰從政30多年來,首次扮演行政首長角色,他所領導的內閣團隊能如何協助賴清德政府快速贏得民意支持,格外引人好奇。

「卓榮泰的領導風格,是日常業務充分信任分權,但重大決策講究集體共識,不樂見單獨草率的行動,」一位民進黨資深幕僚回憶,卓榮泰在賴清德內閣擔任秘書長期間,曾發文要求各部會推出政策前,先上報行政院審視評估,以免政策思慮不周引發民怨,由此可見基層民代出身的他,十分重視民眾對政府的觀感。

這位幕僚因此預期,卓榮泰接任閣揆後,一切重大決策勢必都會與賴清德充分交換意見,府院步調一致、「如臂使指」,由卓內閣精準有效執行賴清德的施政目標,將是新政府最大的優勢。

新任財經閣員來自產學界,左起行政院祕書長龔明鑫、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長黃彥男、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公共工程會主委陳金德。 (王建棟攝)
新任財經閣員來自產學界,左起行政院祕書長龔明鑫、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長黃彥男、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公共工程會主委陳金德。 (王建棟攝)

拚經濟優先,財經內閣受矚目

關於施政目標,無法擁有完全執政的賴清德,在1月13日當選總統當天就已務實承諾,未來4年將擱置爭議、優先處理各黨派有共識的議題。而黨內一致認為,民生、經濟將是賴清德政府投注最多心力、期待以具體政績確立4年後連任正當性的關鍵領域。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指出,賴清德競選期間提出的「國家希望工程」,是由民主和平、創新繁榮、公義永續三大主軸所構成,除了延續蔡英文路線,維持民主和平現狀外,後兩者都必須提出具體政策加以落實,「拚經濟、再透過合理的分配手段讓全民共享成果,一定是優先項目。」

經濟優先,確實是賴清德一貫的施政風格。

鏡頭轉回2018年12月,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曾主動舉行記者會,檢討民進黨為何在九合一選舉重挫。他將那場失利視為「寶貴的一課」,並直言人民最期待政府做的,是改善經濟,「我相信經濟不是人民唯一的願望,但大家最期待政府把經濟顧好,才能安心追求其他目標和價值。」至今仍讓許多人印象深刻。

由於經濟表現是一切施政目標的基礎,新內閣財經部會首長的人選極為關鍵,賴清德本人也因此著力甚深。

找企業家、政治素人入閣,淡化黨派色彩

擔任副總統期間,賴清德就積極為未來執政做準備,約兩年前籌組的「讀書會」,不僅讓他提前熟悉重大政策,也得以近距離與企業界人士及專家交流請益。當選後,讀書會成員自然成為賴清德佈局新政府人事時的諮詢對象,有些人甚至直接受邀入閣。

一位熟悉賴清德思路的企業界人士觀察,賴清德政府的財經內閣,幾乎沒有民進黨籍人士、連純學者也很罕見,原因是賴清德認為,在朝小野大的國會生態下,財經部會首長應盡可能淡化政治色彩,避免推動政策時陷入黨派之爭;另一方面,他也期待政務官具有實務經驗,能有效面對、解決民怨,因而大舉延攬業界人才入閣。

例如主掌經濟部的前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雖未參與讀書會,但因過去常與民進黨政要互動,也樂於分享對整體產業發展、能源轉型等議題的見解,去年初即受聘為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基金會董事;賴清德思考人事期間,讀書會經濟組召集人、研華科技執行董事何春盛也盛讚郭智輝的產業涵養與思考深度,是合適的經濟部長人選。

候任期間,郭智輝已先展現合作誠意,親赴立法院拜會經濟委員會成員,在野黨立委與這位企業家部長接觸後,也初步留下正面印象。國民黨立委張嘉郡就形容郭智輝「親切」、「理性」,期待未來彼此能在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共同目標上攜手努力。

前資誠創新諮詢董事長劉鏡清,則是在第一次參與讀書會就直言,「政府連續拉高基本工資,無法全面解決台灣低薪問題,必須從產業轉型著手,」讓賴清德留下深刻印象。今年主動邀約這位出身IBM的專業經理人擔任國發會主委,負責規劃國家長期發展政策與妥善分配資源重任。

新任國發會主委劉鏡清。 (王建棟攝)
新任國發會主委劉鏡清。 (王建棟攝)

劉鏡清就任前接受《天下》專訪時也不諱言,自己是賴清德親自徵詢的人選,賴交付他的任務相當繁重,主要是規劃總體經濟政策,但包括國土發展、交通建設、醫療保健支出等涉及國家資源分配的重大政策,國發會也應提供專業意見。

即使是學界出身的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過去也曾有財政部保險司歷練,並擔任多家金控、人壽獨董多年,閒暇時更積極投書報端評論時政。金融圈樂觀期待,依彭金隆對產業的了解,有機會導正金管會由事務官主政時期,重監理輕發展的狀況。

熟悉賴清德的企業界人士分析,企業主與高階經理人出任部會首長的優勢,不只是首長本人的能力與經驗,更著眼於他們背後的人際網絡,能從一般政治人物看不見的視角提供政策建言,使執政團隊的關注範圍更加全面。

不只業界對「重實務、輕黨派」的財經內閣寄予厚望,學者也正面評價新政府的第一波人事鋪排,「不從黨內與學術界找人,是內閣人事的最大亮點;從候任首長的發言,也可以期待他們就任後能務實推動政務,而非流於口號,」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佑宗分析。

政治素人能否適應國會砲火?

儘管外界一面看好,但新政府仍有相當顯著的挑戰必須克服,其中最大的難關,無疑是如何與朝小野大的立法院互動。更何況新國會成立3個多月來,朝野氣氛並不和諧,在賴清德就職前3天,藍綠立委甚至在院會爆發肢體衝突。

「出身業界的政治素人,能不能適應國會生態和在野黨的強烈砲火,沒有人有把握,」一位執政團隊成員私下表達憂心。

「立法權存在的意義就是監督行政權,在野黨固然重視國家勝於黨派,但立法院對行政部門提出的政策,絕不會像過去8年一樣照單全收,」國民黨團書記長洪孟楷直言,近期朝野氣氛可說是劍拔弩張,若民進黨團未來仍堅持強硬姿態、拒絕溝通協調,只會讓賴清德政府更難推動國政。

身兼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的吳思瑤也坦言,未來4年執政團隊內部的配合必須更加緊密,「府、院、黨、黨團就像四個輪子,要建立更綿密的協調機制,」才能掌握合理政策的話語權,團結因應在野陣營杯葛,例行的行政立法協調會報、黨團各政策小組與相關部會的聯繫,因此都要完全進入戰鬥狀態。

除了團結對外,行政團隊內部能否快速建立合作默契,也將直接影響卓榮泰內閣表現。

「包括院長在內,所有重要部會首長都是賴清德信得過的人,也有明確的施政目標,但這些人彼此間並沒有共事經驗,」民進黨資深幕僚分析,內閣中不乏總統欽點的外部人士,這些人若意見出現分歧無法達成共識、動輒要求總統親自裁決,恐將影響施政效率與整體團隊運作。

最熟悉賴清德施政理念的卓榮泰內閣,能否符合企業界預期,以創新思維回應民意,或許半年內就能見分曉。

【延伸閱讀】

高雄蛻變全解析:迎來台積與天團、綠地冠六都 從追趕台北到「忘了台北」

一頭銀白頭髮、濃濃台灣國語 南投囡仔魏哲家,和韋小寶哪裡像?

就是不愛輸!蘇姿丰VS.黃仁勳戰到台灣 她展示了哪些AI軍火?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799期;訂天下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賴清德百億學生海外圓夢基金 教育部將分3年編列

從五星市長到總統…賴清德如何拆解國會僵局?醫界出身的他 從政資歷完整

立院程委會再封殺NCC人事 國民黨團:在等卓榮泰態度

已裁罰8案!端午節慎防非洲豬瘟 卓榮泰要求嚴守邊境

相關新聞

生了就會愛? 研究:14%的父母後悔生孩子

「生了就會愛」是常聞的「勸生詞」,然而,愈來愈多為人父母者發現他們並沒有內建父愛母愛,甚至後悔擔綱這個終身無法卸下的角色。後悔派的家長該如何解套?旁觀者又能如何協助?

Fed在股市歷史高點時降息 股、債後市會怎麼走?

聯準會今天一口氣降息兩碼,而此時正值美股在歷史高點盤旋。在股市高點降息,通常會怎麼影響後市?歷史可以給我們答案嗎?

碳費每噸300起跳!排碳大戶數量第一名不是鋼鐵業 哪個產業佔多數?

糾結了大半年的碳費費率,也許還沒那麼快拍板,但仍是台灣進入碳有價時代的里程碑。為何從環境部、專家學者到企業界都認為,下一步走向碳總量管制,才能夠真正促進實質減碳?

鴻海協造全台唯一AI做回收!清潔隊不再狂加班 技術還賣到美國

電腦不只會挑土豆,還會挑垃圾。

《黑神話:悟空》爆紅 台廠也受惠!背後靠的是「最爛商業模式」?

中國單機遊戲《黑神話:悟空》引發全球熱潮,「悟空經濟」甚至讓台灣硬體業者也跟著受惠。為什麼高盛會評估中國單機遊戲迎來了「轉捩點」?《悟空》爆紅會為中國帶來更多高端遊戲嗎?

小草集結挺柯文哲 台灣政黨第三勢力不會瓦解?

捲入京華城弊案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遭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戴著手銬走上囚車的畫面,透過媒體的鏡頭放送到全台各角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