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傳》搶先看!5大產業預言:用AI與火箭留住地球文明

【文/天下編輯部;圖片/天下雜誌出版】
特斯拉顛覆汽車產業、SpaceX改寫太空規則,星鏈也在烏俄戰爭中發揮作用。《天下》精選最新出版的《馬斯克傳》書中,馬斯克針對人工智慧等五大領域的看法。
52歲的馬斯克,參與投資的PayPal改寫了貨幣歷史;電動車特斯拉顛覆百年汽車產業;太空事業SpaceX改寫冷戰以來,國家主導宇宙探索的規則;低軌衛星的星鏈佈局,將戰爭推向新格局。
他怎麼推動腦中想像的未來?以下整理《馬斯克傳》中,對自動駕駛、特斯拉、人工智慧(AI)、人機介面與地球文明的預言:
自動駕駛:向人類學習
馬斯克陣營的自動駕駛軟體,已改變訓練方法,由神經網路路徑規劃器(neural network path planner)取代規格基準法(rule-based approach),讓自駕軟體有了「向人類學習」的能力。
過往的規格基準法,系統由攝影機取得視覺資料,辨識車道與標線、行人、車輛、交通號誌等物件;接著,軟體會依照一套規則運作,如紅燈停車。工程師得手動撰寫與更新十萬行C++程式,將這些規則應用在各種複雜情境中。
但新方法,汽車不再只是依據規則決定適合的路徑,而是用神經網路,向數百萬個人類行為案例學習後,選擇其中一條適當路徑。
目前,特斯拉還是靠輝達GPU(圖形處理器)來做訓練,但馬斯克目標,今年特斯拉AI團隊就能用自行設計的晶片與基礎設備組成的超級電腦「Dojo」,來訓練自駕軟體與人形機器人。
特斯拉:將是人工智慧公司
未來特斯拉不只是一家汽車公司,也不只是一家乾淨能源公司。
如果能整合全自動輔助駕駛、Optimus機器人與Dojo機器學習超級電腦,它將成為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不僅能透過聊天機器人在虛擬世界運作,也能在實體工廠與道路上運作。
AI:要與人類價值觀一致
馬斯克2012年開始透過投資DeepMind,來密切關注人工智慧的發展。他擔心,機器可能擁有超高智商,超越一般人,或許甚至會決定消滅人類。
他主張,除非我們建立保護機制,否則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人類將會變得無足輕重,甚至是滅絕。
他強調,人類意識是宇宙中珍貴的閃光,不能讓它熄滅。
他也是OpenAI最早期的投資人,他與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均認同公司目標是人工智慧的一致性(AI alignment),也就是希望人工智慧系統與人類的目標及價值觀一致,避免機器人傷害人類。
方法之一是讓機器與人類密切合作。機器應該是個人意志的延伸,而非不受控制、自行設立目標與議題。
人類需要開發某種形式的通用人工智慧,讓它能夠推理與思考,並將追求真相視為指導原則;且應能交付重大任務,例如建造更強大的火箭。
人機介面:邁向大腦連接電腦
賈伯斯一一年過世前參加的最後一場董事會議上,親自測試了人機介面的另一次大躍進:Siri。
為達成「人工智慧的一致性」,馬斯克認為,最終極的人機介面,將是某種讓電腦與我們大腦直接連線的狀態。
譬如在我們的顱骨內植入晶片,然後透過晶片將大腦的訊息傳遞給電腦,及接收電腦回傳的訊號,如此一來,資訊往返傳遞的速度就能加快百萬倍,真正達成人機共生的目標。
他於2016年創辦了Neuralink,已經在羊、豬、靈長類等動物上試驗過,目標今年進行人體試驗,不過尚未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批准。
地球文明:必須備份到火星
馬斯克堅持必須建造可以飛到火星的火箭,原因是一旦發生世界大戰、小行星撞地球或是人類文明崩壞,這或許是保留人類意識的一種方法。這也是馬斯克的終極目標。
他希望人工智慧能應付更偉大、關乎人類生存的問題,它將「盡其所能追求真相,認為了解宇宙很重要,這可能促使它想要保護人類,因為我們是宇宙中很有趣的一部份。」
(雜誌原標題:用AI與火箭留住地球文明 別讓人類意識熄滅/責任編輯:曹凱婷)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