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勞保繳24年…身故時退休金被充公!達人提醒:善用國保可領一筆

經典賽/改寫日漫《棒球大聯盟》結局!網:大谷替吾郎圓夢了

不辦初選!國民黨2024總統提名機制拍板 採徵召方式產生候選人

大腦專家:「超級老人」記憶力特別好的祕訣

天下雜誌/提供
天下雜誌/提供

【採訪整理 樂羽嘉】

長壽學者眼中的「超級老人」(SuperAgers),是年齡在八十歲以上,但認知功能的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好幾十歲。反過來說,你的大腦也可能比你的真實年齡老很多,這是大家想要極力避免的。

西北大學范柏格醫學院的梅蘇蘭認知神經與阿茲海默症中心,設有「西北超級老化研究計畫」,研究記憶力超強的老人,研究已經進行14年。

美國西北大學范柏格醫學院(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精神治療與行為科學教授羅加絲基(Emily Rogalski):說:「超級老人必須擁有傑出的情節記憶,能夠記起每天的事情和過去的個人經驗,不過他們在其他認知測試的表現只要有平均水準就行。」

申請西北大學計畫的民眾,只有10%符合這項標準。

羅加絲基說:「超級老人跟一般老人相比,智商相近,所以我們看到的差異並不只因為智商。」

這項計畫對超級老人做大腦彩色3D掃描和認知測試,每年都做,並分析數據。

多數人的大腦會隨著年齡增長萎縮,但超級老人的皮質(負責思考、決策、記憶)依然厚得很多,比50和60多歲人的大腦萎縮得更慢。

在死後捐獻給研究的超級老人大腦中,內嗅皮質的細胞也更大、更健康。西北行為科學助理教授傑分(Tamar Gefen)表示,那是大腦中第一個被阿茲海默症攻擊的地方。內嗅皮質直接連往另一個關鍵的記憶中心海馬迴,對記憶與學習很重要。

研究也發現超級老人神經細胞裡的神經纖維糾結少三倍。神經纖維糾結是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失智症的標準特徵。

傑分還發現,超級老人大腦的紡錘體神經元較多。一般認為紡錘體神經元有助大腦之間的迅速通訊。另一個理論說紡錘體神經元讓人類在社會環境中有直覺優勢。

如何成為超級老人?

畢業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神經科學家、大腦健康專家邁爾斯坦(Marc Milstein)發現,能夠對大腦命運產生強大影響的,不是基因而是行為。

「超級老人」跟記憶能力較差的人還有什麼區別?一項2021年研究追蹤「超級老人」18個月,指出一個關鍵的區別,就是「超級老人」一生中一直在持續學習新東西。

「超級老人」每天都在學新東西

把大腦想成銀行帳戶,我們會透過學習「儲蓄」,在大腦細胞之間建立新的連結,我們的記憶就位於這些連結之中。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會自然失去部分連結,就像每年提款一樣。但我們一生中儲蓄得愈多,淨資產受到提領的影響就愈少。

一項研究發現,接受愈多教育的成年人,在接受記憶力測試時,額葉愈活躍。額葉中的活動與較佳的記憶力有關。

但較高的教育程度,不是維持記憶力的唯一方法。在另一項研究中,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只要上課、閱讀、書寫、常常閱讀,記憶分數就能與教育程度較高的人並駕齊驅。

哪種學習對大腦健康最好?

要維持大腦健康不變額一定要狂做數獨、填字遊戲,這些遊戲有認知上的好處,但是多數是運用你已經擁有的知識和技巧。

能在大腦中做出新連結的是學習新能力和資訊,而且過程應該要充滿挑戰性。「超級老人」喜歡甚至渴望在學習專業以外新事物的挫折感。

「交叉訓練」你的大腦

用體能訓練來比喻,你不會每天去健身房然後只練上臂,時間久了你會看起來像卜派一樣。

大腦也一樣,例如學習新語言,大腦會運動到跟學習新運動或新樂器不一樣的地方。

你可以交叉訓練大腦,混合心理與肢體的學習活動:

第一天:學習心理上帶來刺激的東西,像是聽一集播客節目、參加線上課程

第二天:做一些需要動作的學習,像是新運動、新的舞蹈、瑜珈姿勢

第三天:去社交,跟朋友喝咖啡或參加晚宴。社交活動也是一種學習,而且能夠對抗失智症。

(資料來源:CNBC、CNN)

【延伸閱讀】

富人與窮人差在哪?就差在240分鐘

年紀大了很難學新東西? 史丹佛大學實證:破解時間密碼,大腦可以更強大

為什麼這麼多人退休後不快樂?哈佛教授:忽略了最關鍵的一步

美國人值大夜班可能嗎?張忠謀26年前暴怒,為何台積3奈米還要出國?

躺著賺的時代過去了 IC設計跌落神壇,聯詠竟拿下新世界第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磨」 台灣最老磨床廠建德翻身做到全球第一

營收不到十億的磨床廠建德,是全球最大平面磨床生產商,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靠建德的機台把產品磨到細緻,這家老牌家族企業卻一度深陷呆帳、呆貨危機。本業做保健食品又斜槓建商的董事長李金旆,是怎麼改造建德,從虧損到毛利率超過40%,傲視業界?

IG創辦人回歸!用ChatGPT技術打造「文字版抖音」 會成為下個世代的熱門嗎?

將IG以7億多美元賣出的兩位創辦人,這次挾著最新AI技術,推出「優質新聞App」。外媒封它為「文字版抖音」,能創造出抖音的旋風嗎?

獨家專訪》國防部長邱國正:當你認為不可能開戰 就危險了

曾在立法院表示「2025年中國有全面進攻台灣的能力」,國防部長邱國正接受《天下雜誌》獨家專訪,解析他如何評估開戰時間,以及兵役延長的必要性。

台灣不是唯一 美、日也缺蛋! 全球蛋荒3大罪魁禍首

近兩年,雞蛋供應不足問題反覆在國內上演,但這一次連美國、日本也嚴重受害。行政院長陳建仁承諾缺蛋問題可望於3月初緩解,但在多重因素交互影響下,高蛋價恐是未來新常態。

ChatGPT已經「有意識」了嗎?會不會消滅人類?科學家這樣說

近期,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愈來愈讓一些人不安,他們不斷分享AI看似「人」一般的回應。但AI真的有「意識」嗎?它對人類又可能造成什麼危害?

可能被ChatGPT取代 風險最高的4種白領工作

人工智慧(AI)或許可以幫一些白領工作者省去不少時間,但也可能會取代他們。哪4種白領工作被AI取代的風險最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