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6年漲近3成、透支求助爸媽 北漂二寶爸:人生好難只能撐著

【文/鄧凱元;圖片/黃明堂】
負責發布景氣對策燈號的國發會,也是行政院通膨對策的幕僚單位。為平抑物價,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行政院將祭出各項政策手段。
結婚生子的雙薪上班族黃天生(化名),每天一大清早的例行行程,是從汐止坐火車到南港,先把2歲的小兒子送到托嬰中心,再花40分鐘到台北市區的公司上班。
6年前,他原本希望以2萬元,先在離辦公室近一點的南港租房子,但找到的空間對小家庭而言,不是太小,就是過於老舊,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汐止,租了有2房的電梯大樓。
他算著,生下老二後,每個月要繳的房租與托嬰費,忽然抬起頭看著來訪的記者苦勸,「人生好難,生小孩要三思。」
受到通膨和租金上漲的影響,他的人生走到今年更是難。4月,房東告訴黃天生,因為央行升息,每個月要付的房貸多了幾千元,必須調漲房租,從2萬漲到2萬3。房東還預告,如果央行再升息,明年簽約時,要再次調漲房租。
對比剛搬到汐止時,每個月1萬8的房租,6年來已漲近3成。
黃天生不是沒想過換便宜一點的房子,但打開租屋網,租金對比又漲了一波。
每月繳完開支,四口剩萬元吃飯
和太太都擁有國立大學碩士學位,他們在畢業後曾遠赴中國工作,而後回台灣定居。目前分別擔任軟體工作者,以及學術單位的助理,兩個人加起來月薪9萬多,卻幾乎月月透支。
從南部北漂到台北,黃天生說北漂小家庭對物價感受很深,因為沒有後援,只能把兩個小孩送到托嬰中心,一個送私立幼稚園,一個送到非營利托嬰中心,加起來月費超過2萬5。
薪水匯進後,每個月繳完房租、網路費、通勤費及雜支等固定開銷,幾乎所剩無幾,「每個月如果有剩一萬多吃飯,就算很多了,」他說。
最近碰到外食費上漲,更是雪上加霜。在南港外食,一家四口吃一餐下來最少500元起跳,因此他們大多回汐止,拎個便當回家吃。如今連偶爾到餐廳吃燒肉大快朵頤,都會讓他咬緊牙根、狠不下心。
手頭最緊的時候,是每年的1、2月,除了固定支出外,還要負擔兩個小孩近5萬元的保險費,以及2、3萬元的註冊費。
「那個月要多吐8萬元,我們多半用年終支應,不然就是請父母協助,」他說。原本今年要全家搬回南部,但因為太太的工作還要收尾,只能繼續過著北漂的日子,「我們就是撐著,」他苦笑。
上進的黃天生希望能改變生活,把漫長的通勤當成進修的黃金時光,買了Podcast上的主管養成課程,希望能換到收入更好的公司或晉升主管職,才能擺脫難以喘息的日常。
但即便如此,仍不知苦日子何時才有結束的一天。
【延伸閱讀】
媽媽自己挑好壽衣 提提研創辦人:面對死亡,才能珍惜活著的當下
台灣學生徒手打造的「台灣厝」,如何打敗80組國際團隊、奪下綠能建築首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