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萬海空降第一 2022營運績效50強:連3年上榜的是?

【文/楊孟軒;圖片/謝佩穎攝】
必須3年皆獲利的營運績效50強,展現企業堅強實力。今年兩家航運亂世豐收同登榜首,改寫長年落榜命運;IC設計入榜最多家,繼續稱霸榜單。最新排名還有哪些焦點?
「公司營運好不好,看這些專業經理人睡得好不好就知道。坦白講我睡得還不錯,連作夢都會笑,」3月的法說會上,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神色自若,道出的這番話,逗得全場法人媒體笑聲不斷。
航運帶動相關產業雨露均霑
太平盛世總是平淡、要賺錢得靠亂世,是航運業的真實寫照。2021年是海運史上前所未見的榮景,疫情造成缺工塞港使運費狂飆,最具指標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過去一年漲了75%、過去兩年漲了近4倍。
這也讓《天下》營運績效50強榜單出現全新氣象,長榮和萬海並列第一,稅後純益相較前一年成長超過8倍。
近洋線的霸主萬海(1名),早在2020年就積極租船及購買二手船,部署運價高檔的遠洋美國航線,去年看到顯著成效。
而長榮(1名)今年預計增加19艘新船,運能已在5月超越日本ONE,一舉躍居全球第6大船商。
不僅航運公司賺到飽,周圍相關產業也受惠。貨物承攬業者台驊(4名)、中菲行(12名)雙雙入榜。海運業務營收佔比超過七成的台驊,去年更是大賺近3個資本額。
榜單中,貨櫃三雄獨缺陽明,原因是營運績效50強的入榜條件是過去3年皆須獲利,陽明在2019年虧損43億,而成為遺珠。
陽明無緣上榜,但子公司好好國際物流(37名)是台灣少數位於自貿港區的冷鏈倉儲物流業者,提供報關、保稅倉、加工及配送等服務,去年營收成長超過八成,扮演港埠後勤關鍵角色,被視為陽明成長的第二曲線。
中南部房市熱,在地建商出頭
2021年台灣房市依舊火熱,特別是在中南部,入榜的3家建設公司都是地區性在地建商,分別是僅在高雄推建案的永信建設(18名)、台中在地建商大城地產(37名),以及嘉義發跡、目前在台中與新竹兩大房市熱點發展的豐謙建設(9名)。
半導體爆發,IC設計霸榜
疫情以來晶片大缺貨,延續去年的盛況,半導體上游IC設計類仍是營運績效50強最大贏家,多達14家企業入榜。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台灣IC設計業2021年產值1.2兆,年增超過四成。
IC設計三雄去年都創下營收獲利新高,老大哥聯發科(12名)去年大賺超過1000億,在製造業僅次於鴻海與台積電;而聯詠(5名)跟瑞昱半導體(31名)更是連續3年入榜。
天鈺(3名)去年營收翻倍,除了主力的大中尺寸顯示器驅動IC,近年投入電子書和電子標籤市場,成為全新成長動能。晶豪科技(6名)加強客製化SoC記憶體發展也看到結果,去年營收成長超過五成。
拓墣產業研究報告指出,去年終端應用積極拉貨和漲價效應,IC設計廠商都創下營收獲利的歷史新高。展望2022年,消費電子需求已逐漸放緩,但在高速運算和車用電子等應用需求仍舊強勁。
電動車、加密貨幣炒熱電子類
電子類也不遑多讓,共有8家進榜。
半導體封測設備廠萬潤(34名),打入台積電和日月光的設備供應鏈,營收成長超過七成。
而電動車和5G相關料件需求火燙,生產ABF載板的南亞電路板(18名)、被動元件龍頭國巨(18名),以及石英元件廠台灣晶技(31名)、銅箔材料廠金居(37名),都繳出漂亮成績單。
此外,去年NFT大爆發,加密貨幣挖礦需求連帶激增,加上宅經濟發燒推動電競發展,顯示卡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帶動板卡大廠微星(26名)和技嘉(8名)去年營收雙雙創下新高,微星的稅後純益年增1倍、技嘉更超過2倍。
隨著全球逐漸與病毒共存,受疫情所惠的半導體、電子業及航運業,高成長能延續多久?考驗著企業未來調整應變的能力。
【延伸閱讀】
從前只把台廠當殺價工具 台積為何回心轉意,帶本土隊友超車外商?
全球十大IC設計,台灣首度佔4家、中國0 「靠補貼跟我們比還很遠」
賺一天抵一年!長榮海運獲利漲9倍,只輸台積 張國華還不滿意?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