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沒大選 戰公投!價值衝撞的一年 兩大黨分別如何出招?

【文/林倖妃】
牽動美中台關係的美國大選剛結束,又逢中國「十四五」首發年,同時,面對台灣蓄勢待發的公投、勞保與健保即將破產……蔡政府的「後小英時代」如何迎擊?國民黨內部又打算如何改革?
反中國情緒高漲,掩蓋社會的價值差異。
回望2020年的台灣政局,或許可以這句話做總結。
因為香港爭民主所引發的反中情緒,讓總統蔡英文得以以史上最高票勝選。
在美中從貿易戰一路到外交戰交手過程,台灣都選擇和美國站在一起,乃至於在美國總統選舉中,遠在1萬2000公里外的台灣人,也有相當比例支持反中態度明確的共和黨參選人川普。
對中國的恐懼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為台灣形塑出近年前所未有的團結氛圍,不論是總統蔡英文或是行政院長蘇貞昌,滿意度始終維持超過五成的高檔,遠高於不滿意。
然而當時序走入2021年,「恐懼」的盛宴或已走向盡頭,取而代之的是價值衝突的顯現。
社會分歧下的文化戰爭
11月風風火火上街頭的秋鬥,已經顯現端倪。
打著「反萊豬、反雙標、反黨國」的秋鬥現場,從凱達格蘭大道放眼望去,粉紅豬氣球簇擁在人群中,而遊行的布條從「拒毒豬 護民主 顧子孫」、「移工本勞 同工同酬」、「吹哨保護 拒絕打壓」,到「基礎年金 世代團結」等等,涵蓋面向多元,卻呈現各種不同議題和價值。
包括食安、年金和勞動、環境等等,「台灣社會在許多議題上,不同政黨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從經濟發展對上環境保護、年金改革引發世代對立等,」成大政治系副教授蒙志成指出,因為意識形態和社會價值分歧所造成的「戰爭」,或稱「文化戰爭」,已逐漸在台灣萌芽。
隨著台灣內部對統獨爭議趨緩,認同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成為共識,國內的價值衝突必然出現,甚至拉扯擴大,成為2021年的主旋律。
對社會動態的敏銳嗅覺,讓不論是執政的民進黨,或是最大在野黨國民黨都在摩拳擦掌,將戰場拉到8月的公投。
民進黨迎戰公投:如何處理民意的選擇
「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公投。因為有些會影響政策方向的公投題目已連署成功,」一位民進黨內重要幕僚透露,包括萊豬進口、能源轉型等,牽涉的不僅是政黨立場,還有政策方向,「有意參選縣市長者都要先經過公投操兵,展現個人實力。」
民進黨著眼公投,不但是為隔年的選舉站穩腳步,直接影響2022年的縣市長佈局,也關係「後小英時代」的政局穩定與否,「美豬進口、能源轉型都是我們的根本立場,無法退讓,因為是價值的選擇,」這位幕僚直言。
他說不出口的是,一旦有個萬一,蔡英文政府也岌岌可危。
2018年公投綁大選,投票結果造成民進黨全面敗退,政策受到空前的挑戰,讓執政黨更不能輕忽公投的後座力,因而在蔡英文重新回鍋擔任黨主席後,黨機器更緊密和地方結合,透過黨務系統掌握各地民情和脈動,並快速回應給行政部門。
國民黨的下一步:史上最弱黨主席拚連任改革
積弱不振的國民黨,更處心積慮運用公投重振聲勢。
議題立場是價值,公投過程卻需「動員」,以累積政治資本,除了內部動員催出黨員,還有外部動員鞏固基本盤,而對年輕的黨主席江啟臣而言,接連在高雄市長罷免和補選中挫敗,讓他更需要從公投中扳回一城,才能快速累積能量。
事實上,橫亙在江啟臣眼前有個更現實的難關,也就是國民黨黨主席選舉。
「江啟臣現在只是名義上共主,而不是實質共主,連立法院黨團要不要聽他的都有變數,」媒體人出身,國民黨議員李明賢分析,江啟臣頂上的公婆長輩眾多,讓他成為史上最弱的主席;相較前主席洪秀柱有軍系的支持,他的處境比洪秀柱更為險峻。
或因如此,在江啟臣領導下的國民黨選擇走上街頭、在國會和執政黨比拳腳對決,無疑都是在拉抬黨內士氣,同時收攏集結反對民進黨的民氣,「他的動作一直是在拚連任,包括佈局都是往拚連任的方向走,」李明賢說。
國民黨接下來需要更清晰的價值論述,「江啟臣在2020年的黨主席選舉中打敗郝龍斌,表示國民黨內部希望改變,」一位資深媒體人觀察,如果他真的想要承擔責任,要和基本教義派切割,拿出政見主張並講清楚,舉起改革的旗幟,讓支持者決定要不要接受,國民黨才有救。
還有兩顆未爆彈:勞保與健保
總而言之,台灣在新一年政局不失穩定,卻也必然衝突不斷。
牽動美中台關係的美國選舉已結束,又逢中國十四五的首發年,強調發展經濟雙循環,國際局勢等於重啟新局,「這一年台灣也沒有大選,可以趁機休息養生,」蒙志成提醒。
「蔡英文提前跛腳的機率,我認為是0,」民進黨立委、黨團書記長莊瑞雄認為,除對岸仍持續打壓台灣,民氣會轉移到支持蔡英文。
其次是民進黨內雖然派系眾多,競爭也激烈,但不致失控,「蔡英文強、大家都強,蔡英文跛腳,人民會把帳一起算在民進黨身上。」意味著沒有人可以從中撈到好處。
但順境中並非沒有隱憂,執政能否贏得民心,始終是蔡英文政府的最大「罩門」。
事實上,除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後的管控配套措施,至今仍無法解除民眾疑慮,2021年還有兩個已經點燃引信、正在倒數計時的未爆彈,即勞保和健保。
勞保基金因為入不敷出,可能在6年內破產,勞保制度改革猶如箭在弦上,調漲保費勢在必行,健保也面臨類似處境,「漲價是從人民荷包內掏錢,攸關每個人切身利益,」莊瑞雄說,這是民進黨需嚴陣以待的關鍵議題。
畢竟民意如流水,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管是民進黨或國民黨,應該都有相當深刻的體會。
【延伸閱讀】
搶吃蘋果Micro LED大單 台廠靠面板終極技術扳回一城?
高CP值失能險不賣了!明年起剩貴一倍的長照險,怎麼買才划算?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