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雪崩式出走中國?一個匿名本土企業家預言:3年內爆發

【採訪整理/黃亦筠;圖片/邱劍英攝】
近20年前台灣筆電供應鏈一舉搬到中國,類似的大遷徙潮會再出現?一位企業家觀察,川普點燃一把火,讓台商開始移出中國,「30%是一個關鍵,」2023年會發生什麼大轉折?
美中關係攤開來看,川普會敗選,但「川普主義」不會退潮。拜登路線,我預測應該是政治上好話說盡,科技上走攔阻路線。
AIT(美國在台協會)拜訪過我們很多次,以前AIT和台灣企業的互動就是恭賀新喜、握個手,美國商務友好往來這樣。
但前陣子來詢問很仔細,這帶給我們很大的震撼,包括到美國和印度的佈局狀況,和中國佈局狀況。
後來AIT辦了論壇談decoupling(脫鉤),主要就是談重組全球供應鏈。台灣正是美國要在全世界重組供應鏈之中,一個關鍵伙伴。
過去台灣電子供應鏈沒有動,是因為以前沒有川普,所以沒有徹底執行供應鏈重組;現在如果執行徹底,3到5年,中國就會落後,因為中國基礎科學不足夠。
因此拜登時代,美中脫鉤會繼續,因為這牽涉美國的基礎競爭力。
客戶就像粽子頭,一拉就一串外移
就拿AIT關心台商外移去的印度來說,過去要不要去印度,大家拖了5、6年,但最近半年卻像急行軍。過去到印度設廠要送件審核,一般要3個月到半年很正常,但現在走綠色通道,一週就通過。台廠沒具體承諾,因為怕刺激中國,但印度當地政府很積極。
這背後代表著蘋果已經在動手。蘋果以前沒那麼積極,但最近半年很積極,當然跟川普那邊希望它有動作有關。因此搬遷供應鏈這件事情,拜登上來也不會緩和。
我老實講,理智上,3、5年前大家就要逐漸規劃離開中國,因為工資太高、少子化、法規愈來愈嚴苛。可是當時供應鏈卻是你不敢動、我也不敢動,需要一個粽子頭。粽子頭往往是客戶,一拉就一串。
這就像當年HP決定去重慶,供應鏈有生意能做就整個過去。因此有強而有力的誘導,可能不用5年,縮短到2、3年。目前強而有力的力量,恐怕背後就是美國政府的政策。
關鍵是,供應鏈只要跨過30%移出,中國就會有雪崩式的移出潮。因為前面的30%移去譬如越南,當地供應鏈就逐漸建起來,加上在中國成本高,廠商為什麼要留在中國?
但光東南亞有個缺點,如果印度不加入,東南亞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替代中國14億人口。但如果是N+1,東南亞任何一個國家+印度近14億人口,那數據就遠遠壓過中國,工資又遠遠便宜。中國基本工資約1萬台幣,是印度的5倍。
因此如果2020動手,2023年恐怕會有一個大轉折;3年內如果供應鏈往東南亞到位的話,中國恐怕會雪崩式移出。
這就像2001年台灣筆電供應鏈突然一下都搬去中國,最遲去的是華碩,因為華碩有做品牌和製造,毛利比較高。但到2003年不得不去中國設廠,因為發現連買個模具都要跑到上海或崑山,台灣買不到了。
20年河東、20年河西。2023年可能會像2003年,供應鏈如果到位,廠商你不去也不行。
但未來,供應鏈效率不會那麼高,因為跨國。品牌也要去適應供應鏈轉變。
美中貿易戰摩擦只是一顆石頭,丟下去後掀起一大片水波。移動這件事是回不去了,以前是缺少一個主導性的契機,莫名其妙,川普點了那把火。
【延伸閱讀】
揭開蔡英文突襲六輕祕辛 為何六輕無法降空污,由燃煤改燒天然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