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未定 國安基金續護盤台股…已投入77億銀彈

「非常不爽俄國」川普:50天內沒達成和平協議 將對俄課100%關稅

今飆37度高溫!留意午後雷雨 周末、下周2熱帶系統接力威脅

不只南海海槽大地震?專家揭赴日旅遊安全區…強震機率、海嘯、對台影響一次看

有地震專家直言,目前確實是南海海溝最危險。中新社
有地震專家直言,目前確實是南海海溝最危險。中新社

撰文‧翁申霖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竜樹諒,日文:たつき諒)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曾精準預言日本311大地震,當中也包括2025年7月5日將有大災難一說,進而引發關注;其中,最受矚目的日本政府提高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機率,使得「南海海槽大地震預言」持續在近來瘋傳。

對此,有地震專家直言,目前確實是南海海溝最危險,但他也指出,日本其實「從南到北通通都有危險」,建議民眾若要前往旅遊的話,盡量選擇沒有靠海的地區。

日漫畫家新書闢謠「末日預言」

「真正的大災難將在2025年7月來臨」這句話,出現在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書腰上,讓作者龍樹諒屢次被推上全球輿論風口。

由於書中記錄的「2011年3月大災變」夢境,事後與311東日本大地震時間相符,讓龍樹諒一夕聲名大噪,尤其「7月5日大地震」的災難夢,自曝光後持續引發全球熱議,甚至衝擊日本觀光旅遊,令亞洲各地赴日旅遊意願下降。

為了平息謠言,也讓外界了解夢境背後的真正訊息,龍樹諒自費出版的新書《天使的遺言》,在6月15日由日本文藝社推出,針對對網路瘋傳的「末日預言」進行闢謠。

他在書中強調,「這次我想說的,不是恐嚇,而是希望透過真實的夢境記錄與人生經歷,提醒大家理性看待災難,轉化成實際防災行動。」

其中,被網路瘋傳的「2025年7月5日凌晨4:18大地震」究竟是從哪來?根據《完全版》的責任編輯杉山茂勲表示,那段關於「2025年7月」的夢境,其實是龍樹諒在2021年7月5日出版會議當天早上所夢,最後才決定補充並收錄於書中。

至於書腰上那句備受矚目的「真正的大災難……是在2025年7月!」其實是編輯自己的行銷判斷,並非龍樹諒的原意。另外,關於時間、地點等細節,原書中從未提及,網路上流傳的「凌晨4:18」等資訊,也都是錯誤轉述與過度詮釋的結果。

專家:南海海槽地震依舊不容忽視

儘管「末日預言」作者緊急出面闢謠,但日本政府卻確實將未來30年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機率提升到80%。

日本地震研究推進本部預估,未來30年內,約有80%機率會發生規模8至9的大地震。日本土木學會(JSCE)也在6月11日發布最新報告,若「南海海槽大地震」發生,保守估計災後20年經濟損失將上看1466兆日圓(約新台幣302兆元新台幣)。

對此,地震專家郭鎧紋向《TVBS》表示,「南海海槽地震不容忽視!」他表示,發生機率通常是一個時間帶一個機率,「未來30年發生機率是80%,未來20年是60%、未來10年是30%,如果只是去旅遊一週,那遇到南海地震機率是千分之一,只去一天的話大概是萬分之一。」

日本週邊15個規模8以上的的地震中,1944年及1946年的與南海海槽相關,已接近90年至150年的週期規律,郭鎧紋直言,「目前南海海槽確實是最危險的。」

針對北海道官方日前公布強震災損預測,一旦日本海沿岸15條斷層發生強震、出現海嘯,最嚴重可能導致週邊村鎮7500人喪命。郭鎧紋表示,日本現在從南到北「通通都有危險」,他建議想前往旅遊的民眾,可以前往沒有靠海的城市,「像長野縣、熊本,台積電在那邊設廠,比較沒有臨海」,會相對安全。

海槽是什麼?和海溝有何不同?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說明,當兩個板塊發生「隱沒作用」時,密度較高的板塊會隱沒到密度較低的板塊下方,並進入地函,進而產生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而海洋板塊在隱沒時,會在板塊交界處形成深海凹地,根據地形特徵又可分為「海溝」和「海槽」。

◎海溝:水深超過6000公尺,形狀狹長、兩側坡度陡峭的深海凹地,如「日本海溝、馬里亞納海溝」等。

◎海槽:海底寬而長的凹地,通常深度少於6000公尺。可能是板塊隱沒造成的較淺凹地,如「南海海槽」;也可能是其它地質作用造成的凹地,如弧後張裂造成的「沖繩海槽」。南海海槽是由菲律賓海板塊往歐亞板塊隱沒形成的,屬於隱沒帶,因此也可能發生海溝型地震。

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的機率有多大?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指出,日本的研究人員根據古地震紀錄進行的推算,南海海槽大約每100至200年會發生一次大型地震。

距離上一次南海海槽發生地震(1946 年昭和南海地震)已過了79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的機率正在增加。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應力累積、釋放的過程會不斷循環,但地震週期不完全有規律。日本地震研究推進本部預估,未來30年內,約有80%機率會發生規模8 ~ 9的大地震。

南海海槽地震對台灣有直接影響?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說明,若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台灣距離震央有一段距離,不會受到直接影響。

然而,如果地震引發海嘯,台灣的沿海地區確實需要防範海嘯的影響,特別是基隆北海岸,宜蘭沿岸,氣象署將持續關注全球地震動態。

台灣今(2025)年也更新了「海嘯作業發布要點」。當太平洋沿岸各國發生地震,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TWC)會接收各地的地震資訊,評估發生海嘯的可能性,並向各國發送海嘯報文。

氣象署收到海嘯報文後,就會依據海嘯嚴重、緊急的程度,發布不同程度的海嘯預警。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74歲名醫林芳郁罹失智症,太太林靜芸:他當了16年決策領導人,5年前突然病了…10個失智前兆必看

0050分割「1張不到5萬」,但賺得會比0056多?哲哲賣光400張狂撈千萬揭:投資100萬40年後差多少

星巴克「買一送一」限時18小時再來一次!星冰樂、那堤、星沁爽…18款任選…本周超商咖啡優惠總整理

0.2067!日圓換台幣「快要除以5」,現在該衝去換匯?林氏璧「7建議」教如何血拚最划算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愈來愈多年輕人 住不起台北市...都發局找地、捷運局賣房 TOD政策出了啥問題?

近年來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成為各國政府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政策。不過TOD同時也是一把雙面刃,難以避免推升了房價,導致居住其中的中產階級、基層勞工面臨「仕紳化」,漸漸被迫遷離都市。OURs都市改革組織政策研究員洛書指出,TOD不應只是「在捷運旁蓋共購宅」,更應提供一定比例「可負擔住宅」維持都市多元勞工階級。他認為政府目前各部門對於TOD的落實立場不一、互相拉扯,亦缺乏完善的計畫。建議可導入TIF機制(租稅增額融資),強化捷運興建基金。或是仿效日本的鎖定重要樞紐開發方式、韓國的eTOD明定住宅分配的比例與用途,使都市的發展更加健全。

漢翔、龍德造船…陸制裁8家軍工業 謝金河:國台辦認證 為台在去紅供應鏈加分

中國幫忙認證台灣八大軍工產業。 今天國台辦譴責八家軍工企業分裂國家,將這些企業列入管制清單,就好像是中國幫台灣認證有競爭力的八家軍工企業。

土城家暴男釀憾事!保護令為何阻止不了?律師3點分析:關鍵時刻這樣做

新北市土城區周一(7/7)發生一起殺人案,有家暴前科的謝姓男子先是違反保護令,開車追撞妻子及小姨子後再持刀及棍棒攻擊2人,兩人送醫後雙雙宣告不治,引起社會譁然。 綜合媒體報導,謝姓男子與妻子結婚11年,育有2女,婚內曾多次對妻子暴力相向,直到今年6月妻子才成功申請保護令。日前,謝男又因違反保護令移送偵辦,但因情節輕微而無保請回。謝姓男子獲釋後又再度犯案甚至釀成悲劇,更讓不少人納悶保護令究竟有何效力?

「1元台幣兌5日圓」匯率升到夢幻價 !達人授教戰祕笈 11檔存股口袋名單曝光

過去投資人多以基金或ETF參與日股,近年複委託交易熱,可關注具中長線潛在報酬的優質標的。 而台幣兌日元匯率升破夢幻價,此際更是利用便宜日圓布局日股的好機會。

環球晶股價走低300元 營收下滑逾1成、獲利腰斬過半...沒搶到AI商機?衰退背後真相

相較於去年一度超過600元的股價,環球晶圓今年股價一路走低,如今在300元左右徘徊。市場競爭與投資上的雙重威脅,是它發展上的兩大難關。

《大而美法案》過關!川普擴企業優惠、砍綠能補貼 台灣企業赴美迎禮包

甫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延續川普過去的減稅改革,更加大企業優惠措施。但台灣企業赴美是否能真正受惠?而法案終止綠能補貼的措施,可能撼動全球的綠能布局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