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出走 飯店包住、工地加薪也招不到人…政府開放移工卻綁手綁腳?

今周刊製圖
今周刊製圖

文 / 今周刊編輯部整理

從醫院到工地,你是否發現那些忙碌的身影,正逐漸變得稀少?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來襲,適齡勞動人口逐年減少,一場前所未有的缺工危機,正一點一滴浸蝕台灣的經濟活力,面對這波日趨嚴峻的人力荒,企業該如何調整思惟與對策才能應對?

「狀況,看起來只會愈來愈嚴重⋯⋯。」鄰近台中高鐵站旁的辦公大樓內,窗外正下著毛毛細雨,窗內,白手起家、年紀不到50歲即手握百億元案量的立穩營造董座陳舜智,正娓娓道來他的憂慮。

以住宅建案起家的立穩營造,是中台灣指標營造商,近年跨足休旅業,在日月潭附近推出的頂奢旅宿「遊獵行腳」,過去4年連續獲得巴黎、法國、加拿大、瑞士及新加坡等多個海外建築大獎。

然而面對本業當前市況,陳舜智卻難掩憂愁。他觀察到,過去一年,建案推案需求很強勁,但建案工程進度卻遲緩不前。探究背後原因,陳舜智的答案是:缺工。

「工地主任、專案經理、建築圖面設計師、泥作、鋼筋、水電、塗裝、機電、消防⋯⋯。」他一一盤點,「從管理層到技術工,現在,幾乎全部都缺人。」

陳舜智觀察,近年來,有意願從事營造業的年輕人愈來愈難找,「他們大多偏好可以穿得漂漂亮亮的服務業,或是去跑外送。」另外,即使人招募進來了,陳舜智坦言,許多人最終也很難成為核心戰力。

陳舜智解釋,營造業的技術及管理人員,養成的時間動輒至少5年,「但現在,很多年輕人,他們已沒有那個耐心去走這一段。」陳舜智感嘆。

缺工的後果,一是施工品質的下滑,工期交期的延宕,「例如原本6個月的工期,現在多延長至10個月。」二是薪資成本的大幅上揚,「像是機電工程(人員),近一年薪資漲了至少5成,泥作(薪資)也漲了2成。」

業內也因為缺工爭相挖角,造成員工流動率大幅攀升。他補充,「工人和技師來來去去⋯⋯。」而這一來一去的結果是,「薪資提升了,但人力素質並沒有跟著提升。」陳舜智苦笑表示。

陳舜智的憂慮,是國內許多企業主的共同心聲。在可見的未來,這種困境不會只發生在營建業。

勞動力的短缺,已經開始反映在各行各業的「求人」難度上。缺工產業的兩大特徵就是「勞動力密集」、「服務屬性高」。而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名列第五,正呼應近期備受矚目的醫護荒。

談到缺工,台東池上五星級度假旅館、日暉國際渡假村董事長鄭越才的語氣既無奈又憂慮,「我們不僅包吃,還包住提供宿舍,且有年資獎金,而且我們的起薪,以在地行情來說也不算差,」儘管招聘條件不遜於同業,「但,沒有用,人還是不來。」

回望過去一年,投入飯店業已經十多年的鄭越才仍心有餘悸,「先是花蓮(去年4月3日)地震,接著颱風、土石流⋯⋯,」他逐一細數外在挑戰,「住房率一度掉到4成左右。」

住房率急速下降,但人力的黑洞擴大得更快。「我們過去一整年,只收了不到20份的履歷。」談起去年招募飯店大廳櫃台員工的蕭條景況,日暉副總經理鍾宜臻難掩感慨。「目前整體缺工率,大約6成到7成。」她表示,以日暉的餐飲部為例,不包含內場廚師的編制,應該是45人,「但目前只有10人。」

招才不易,要留人,也愈來愈難。鍾宜臻觀察,過往新人入職,大多可以待上一年半載,現在則少見,「30歲以下的新人,平均大概只能撐2~3個月。」

人力短缺的衝擊,也開始「反噬」實體經濟。例如,商研院近日發布的景氣展望報告即示警,今年下半年,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步入衰退的風險極高。

「因持續缺工現象,導致服務業就業人數成長率下降,反饋到相關就業的領先指標也跟著下行或變遲緩⋯⋯。」商研院景氣預測小組憂慮地表示,一旦「勞動供給面」問題持續惡化,恐轉而衝擊消費市場需求,最終將演變成總體經濟的衰退。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86期)

延伸閱讀》

00918、00919、00878、00915、00929...高股息ETF總體檢!他47歲提早退休:這1檔別再存「跌得比別人快」

1300萬Line pay用戶注意!1動作「存款被清空」…連資安專家都搖頭,一文拆解人心為何被操控

詐騙手法第一名還是它!5月全台被騙走87億「這縣市最慘」…還有阿嬤淪車手,全因被騙扛債只能涉險

延伸閱讀

影/軍人加薪三讀 顧立雄:懇請立院能事先商量研議

疑都更建案起糾紛 男持玩具長槍恐嚇遭逮

調查:缺工和長照需求 第3季醫療生命科學業招募強勁

「老共動不動圍台」民進黨反對加薪 趙少康轟:愧對國軍

相關新聞

上半年營收出爐 誰能抵擋關稅與匯損夾擊?3選股方向 12檔高成長強勢股出列

上市櫃公司上半年營收已全部出爐,緊接是財報密集發布期。眾企業第二季財報勢必受新台幣升值影響。建議投資人可從營收觀察,並參考3個趨吉避凶的選股方向

還稅於民?普發現金1萬背後的憲政與財政風暴:法案踩違憲紅線 陷雙重爭議

藍白聯手強推普發現金法案,號稱「還稅於民」,卻引爆憲政爭議與財政隱憂。學者批評立法院逾權,造成政府財務失衡,為了政治操作而債留子孫。

台積電2奈米戰隊出列!資料中心、蘋果i18…未來5年73兆終端產品都用它

「客戶對二奈米的需求,強勁到做夢也想不到(Never dream about it)。」去年10月,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大膽描述今年下半年即將量產的二奈米,市況超乎預期。

00919、0050…9檔台股ETF受益人逆勢創高 這檔配息維持高水準 存股族用力買

受到川普對等關稅影響,近期股市匯市動盪,連帶台股ETF也受到衝擊,根據最新統計數據,73檔台股ETF受益人近一周減少逾4萬人,總人數來到1122萬8138人終止創高。

台灣出口再創新高!半導體、資通訊產業成扛霸子 傳產卻在夾縫生存 謝金河:有喜也有憂

出口的半年報,告訴大家很多事!

愈來愈多年輕人 住不起台北市...都發局找地、捷運局賣房 TOD政策出了啥問題?

近年來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成為各國政府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政策。不過TOD同時也是一把雙面刃,難以避免推升了房價,導致居住其中的中產階級、基層勞工面臨「仕紳化」,漸漸被迫遷離都市。OURs都市改革組織政策研究員洛書指出,TOD不應只是「在捷運旁蓋共購宅」,更應提供一定比例「可負擔住宅」維持都市多元勞工階級。他認為政府目前各部門對於TOD的落實立場不一、互相拉扯,亦缺乏完善的計畫。建議可導入TIF機制(租稅增額融資),強化捷運興建基金。或是仿效日本的鎖定重要樞紐開發方式、韓國的eTOD明定住宅分配的比例與用途,使都市的發展更加健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