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7檔殖利率5%起跳!兆豐金、中信金…存股必看這2表!專家教戰2條件選好股

【文.林韋伶】
金融業法說旺季展開,由玉山金(2884)打頭陣後,本周將由台新金(2887)、第一金(2892)、京城銀(2809)等金融業接棒登場,各家公司股利發放政策將是投資人關注的重點之一。
根據中國信託證券投顧以近5年各家金融業的平均股利發放率,以及預估2024年每股盈餘(EPS)的數字來看,群益期彙總殖利率高達8.16%傲視群雄。
彙總殖利率預估可望在5%以上的,則有第一保(2852)、台產(2832)、元大期(6023)、群益證(6005)、王道銀行(2897)與康和證(6016)。
縮小範圍看金融股、銀行股族群部分,殖利率最高為王道銀行的5.17%,其它存股族的最愛,像是兆豐金(2886)、中信金(2891)、國泰金(2882)、永豐金(2890)殖利率則可望在4%以上。
而永豐金股利週五(3/21)出爐,每股配發現金股息0.91元、股票股利0.34元,股利合計1.25元,創下歷史新高,配發率達71.4%,優於往年60%~65%水準,以週五22.1元收盤價計算,股息殖利率4.12%。
身為許多存股族最愛玉山金,在上周五公布佳績,於2024年繳出獲利創歷史新高的成績。不過,由於玉山金董座黃男州在公司股利發放政策上說法偏保守,部分法人預估,發放金額可能不如去年的1.4元,玉山金股價在法說會當天站上30元後,一路走跌。
可以預期,在接下來陸續登場的法說會中,各家公司股利發放政策將是投資人關注的重點之一,究竟有哪些金融股值得投資人特別關注呢?根據中國信託證券投顧以近5年各家金融業的平均股利發放率,以及預估2024年每股盈餘(EPS)的數字來看,群益期彙總殖利率高達8.16%傲視群雄。
此外,彙總殖利率預估可望在5%以上的,則有第一保(2852)、台產(2832)、元大期(6023)、群益證(6005)、王道銀行(2897)與康和證(6016)。
不過,對於偏好金融股與銀行股的投資人說,對於殖利率的預期可能要稍微下修一些,若將比較的目標集中在金融股與銀行股族群,殖利率最高的為王道銀行的5.17%,其它存股族的最愛,像是:兆豐金(2886)、中信金(2891)、國泰金(2882)、永豐金(2890),殖利率則可望在4%以上。
回顧2024年金融業的表現,中國信託證券投顧投資研究部經理江釗亨分析,整體表現穩健,特別是壽險業因投資收益大幅增長,帶動獲利亮眼演出,「第三季的未實現損益(URCG)仍維持數百億甚至上千億元的水準,顯示投資資產的價值穩步回升」。
江釗亨預估,在股債市表現仍可期的環境下,金融業在2025年可望仍有不錯的成績。以股市來說,台股仍維持在2萬點以上區間震盪,美股標普500指數(S&P 500)同樣維持高檔震盪,並未出現明顯下行壓力;因此,金融股基本面優勢將比市場預期更為樂觀。
此外,債券市場從年初的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4.7%~4.8%的偏空走勢,到2月轉多,殖利率下修到4.3%~4.4%,可望進一步支撐金融業的投資收益。
股債市表現可期、銀行利差調整得當 金融股2025年表現不悲觀
江釗亨也補充說明,銀行業在去年下半年利差調整表現優於預期,使銀行端的存放利率壓力減緩。
在選股策略上,江釗亨認為應該透過兩道關卡來篩選,首先挑殖利率4%以上的個股,接著再從中選出本淨比較低的標的。
永豐投顧則分析,由於高利率環境延續,銀行存放利差可望維持,而在避險成本改善、匯率影響正向的情況下,壽險產業營運環境可望轉佳。
金融股怎麼選最好?永豐投顧:首推中信金、富邦金、國泰金
在選股邏輯的部分,永豐投顧與江釗亨持相同看法,看好雖然銀行股評價創高不易,但可佈局存、放款結構調整較有彈性,手續費收益動能較強且現金殖利率較高的銀行股。至於在壽險股的部分,則建議選評價較低、財務體質佳、配息相對無慮的壽險公司。
綜合以上的選股條件,永豐投顧相對看好中信金、富邦金與國泰金表現,並分別給予42元、101元,以及75元的目標價。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2025日本櫻花開花、滿開最新預測!東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福岡…14城市賞櫻景點、交通全攻略
00878、00919、0056…月領9萬股息,高息ETF天王能久抱?一個條件:它可當亂流降落傘
退休月領10萬存股術!0056、00919...存多久能零成本?配息、報酬比一比:這檔甜甜價出現
三星電子共同執行長韓宗熙猝逝,享壽63歲…休假赴醫院治療突心臟驟停,醫:致命前兆有6個!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