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軍工業躍世界第8 為何台追不上?漢翔、亞航、龍德造船…老謝:因這事發展停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記者林伯東/攝影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記者林伯東/攝影

【文.謝金河】

過去幾年,台灣的人均所得追上南韓,台積電完全打敗三星,還有台股從2020年連續上揚,每一年都超過南韓,這都是讓台灣人覺得很欣慰的事。

不過南韓有一些產業,台灣始終追不上,像是南韓在生技產業的發展,在CDMO,生物相似藥,南韓有兩三家公司擠進市值前10大。南韓的影視產業,流行音樂,或者是美食的黑白大廚,南韓的優秀,台灣始終跟不上。

今年南韓又誕生了一個新產業:軍工產業!到去年底止,南韓的軍工產業製造能力排名世界第八,但南韓去年拿到波蘭58億美元的K2坦克及K9自走炮,躍升為全球軍火貿易出口增長第二名的國家。

今年美國,日本,台灣股市都下跌,但南韓上漲6.7%,今年上漲的都是軍工股,這其中,韓華海洋大漲107.5%,第二名的現代ROTEM,這家公司也是桃園機場捷運的承包商,今年股價上漲67%,第三名是韓華航太(Hanwha Aerospace),今年上漲58%,全是軍工企業。

南韓去年有4家公司搶進全球100大軍工企業,除了韓華航太,還有韓國航空宇宙產業公司(KAI),去年KAI股價從40850漲到95000韓元,漲幅超過一倍。第三是LIG NEX1,這家公司一年來股價上漲79%。然後是現代ROTEM,主力產品是K2黑豹主戰車。

這些年,韓華集團在石化業節節敗退,但是旗下韓華航太,韓華海洋,韓華系統,都成為軍工產業的超級巨星。這次元大發行的航太防衛科技ETF,韓華航太及韓華系統都是核心持股。

台灣在小英政府時代全力加持軍工產業,台灣在百大軍工只有中科院進榜,經濟部長郭智輝說台灣要把無人機產業發展成為兆元產業,但嘉義縣的無人機預計算卻被砍掉50%。過度刪減國防預算也引來美國警告,也讓軍工產業發展停滯,很可惜。

韓華航太的崛起最早是台灣漢翔有一批人在馬總統決定停產IDF後,整個團隊被韓國挖走,如今南韓收成,台灣還在掙扎。政府執政不過半,也使漢翔,亞航,龍德造船,中信造船,台船腳步放慢,台灣失去發展機會,這個落後值得關注!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爸爸遺產全給大哥,女作家傷心又震驚…一趟埃及之旅領悟:父母心中的公平,是所有孩子都過得好

勞保年金選月領,要60歲、65歲還是70歲領最划算?達人公式試算:「這方式」能多領近40萬

別再相信長期買進0050發大財!想靠0050提早退休,每年至少存股200萬...All in市值型ETF致富的3個前提

我把00929全換00713,這季股息多領5萬!月薪33K小資戶靠3檔高息ETF,衝出年股息180萬元:財富自由這樣複製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借15萬連本帶利還19萬...信用小白陷負債輪迴!《金保法》能終結高利放貸亂象?

一支網路動畫影片、近百名大學生受害的詐騙案,讓「先買後付」等新興借貸亂象浮上枱面,融資租賃業務量高達7千多億規模,卻因監管力道不足逐漸失序,政府與業者必須聯手補破網。

川普關稅政策天天反覆 正和「這勢力」拉鋸中!杜奕瑾:美方篩選可信任夥伴「2面討好已成過去式」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加關稅的政策反反覆覆,周一(4/14)稱關稅豁免清單是「假新聞」,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受訪時透露,智慧型手機、電腦和其他一些電子產品都將納入半導體的範疇。

台股上沖下洗 進場時機怎抓?傳產、科技、高股息ETF…15%策略造抗跌組合

隨2025年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台積電領銜的科技類股與市值型ETF績效落後。

所得稅報稅繳稅延長申報期!比照新冠作法…川普暫緩關稅 郭智輝拆背後意義

美國再度戲劇性調整關稅措施,處處劍指中國。行政院長卓榮泰周四(4/10)表示,接下來90天把握時間和機會,和美國進行直接有效的談判,爭取國家最大利益,也維護產業國際競爭力,並指示財政部研議比照COVID-19期間,延長5月開始的報稅期間。 對於美國關稅政策再度急轉彎,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法院答詢時提到,他研判這是美國的談判手段,台灣只能提出因應辦法。 他認為美國可能是為避免誤判,所以願給有意談判的國家暫緩90天,之後有90天能慢慢談。

川普「停止發瘋」全球股市鬆口氣 史上最大外線交易?罕見有元首在社群喊進場時機

全球股市因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動盪不安,才高喊「絕不改變關稅政策」的他,4/9突然宣布暫緩政策,超過75國的關稅降至10%、為期90天;但在此政策宣布前,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搶先發文「現在是進場的好時機!」讓不少人傻眼。 隨後美股聞訊大漲打破紀錄,台股今(4/10)日開盤也大漲噴發,讓部分人苦笑這種「先發call訊再抬轎」到底算不算史上最大規模的外線交易。

台第4大金控將誕生!為何金管會未對「新新併」提但書?關鍵是鬆綁ICS相關規定

金管會過去因中信金未提新壽財務評估與增資承諾,因此「緩議」其合併新光金,如今卻同意台新金對新壽「未來十五年不須增資」,標準顯然不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